4.2 重难点解读

一、传播的基本过程

传播是一个过程,是指传播具有动态性、序列性和结构性。

研究视角:对传播过程的共时性考察,即对传播活动的结构、环节和要素进行剖解和分析。

1.传播过程的构成要素

(1)传播者。又称信源,传播行为的引发者。(个人、群体、组织)

(2)受传者。又称信宿,即讯息的接收者或反应者。(个人、群体、组织)

(3)讯息。由一组相互关联的符号组成,能够表达完整意义的信息。

讯息(message)与信息(information)的区别:一般而言,信息的外延更广,它包括讯息在内。讯息也是一种信息,其特点是能表达完整的意义。在传播过程研究中,学者们通常使用“讯息”的概念,是为了强调社会传播的互动是意义完整的互动。

(4)媒介。又称传播渠道、信道或工具、手段。媒介是讯息的搬运者,是将传播过程的各种因素和环节相互联结的纽带。

(5)反馈。受传者对接收到的讯息的反应或回应,也是受传者对传播者的反作用。反馈是体现社会传播的双向性和互动性的重要机制,是传播过程不可或缺的要素。

2.几种主要的传播过程模式

模式:科学研究中以图形或程式的方式阐释对象事物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具有双重性质:模式与现实事物具有对应关系,但又不是对现实事物的单纯描述,而具有某种程度的抽象化和定理化性质;模式与一定的理论相对应,又不等于理论本身,而是对理论的一种解释或素描。模式虽然具有不完全性,但它是人们理解事物、探讨理论的一种有效方法。

(1)传播过程的直线模式

“5W模式”或“拉斯韦尔程式”(见图4-1)

图4-1  拉斯韦尔的传播过程模式

传播学史上第一个传播过程模式,由传播学奠基人之一拉斯韦尔于1948年在《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一文中提出。

a.基本内容:将传播活动解释为由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渠道、传播对象和传播效果五个环节和要素构成的过程。这五种基本要素即“5W”:Who(谁)、Say swhat(说了什么)、In which channel(通过什么渠道)、To whom(向谁说)、With what effect(有什么效果)。

b.意义:第一次将传播活动明确表述为由五个环节和要素构成的过程,为人们理解传播过程的结构和特性提供了具体的出发点;勾勒出了大众传播学研究的五大领域,即“控制研究”、“内容分析”、“媒介分析”、“受众分析”和“效果分析”。

c.不足:它属于一个单向直线模式,虽然考虑到了受传者的反应(效果),却没有提供一条反馈渠道,因而,这个模式没有揭示人类社会传播的双向和互动性质。

香农—韦弗模式

该模式由美国两位信息学者香农和韦弗于1949年在《传播的数学理论》一文中提出(见图4-2)。

图4-2 香农—韦弗模式

a.基本内容:这个模式是描述电子通信过程的。它的第一个环节是信源,由信源发出讯息,再由发射器将讯息转为可以传送的信号,经过传输,由接收器把接收到的信号还原为讯息,将之传递给信宿。在这个过程中,讯息可能受到噪音的干扰,产生某些衰减或失真。

b.意义:

第一,这个模式导入了噪音的概念,表明了传播不是在封闭的真空中进行的,过程内外的各种障碍因素会形成对讯息的干扰,这对于社会传播过程来说也是一个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

第二,这个模式对一些技术和设备环节的分析,提高了传播学者对信息科技在传播过程中的作用的认识,这种作用在现代信息社会中越来越明显。

第三,这个模式为以文理结合的方法考察传播过程打下了基础。

c.不足:这个模式是一个直线单向过程,缺少反馈的环节,不能完全应用于人类的社会传播。

直线模式的缺陷

a.直线模式容易把传播者和受传者的角色、关系和作用固定化,一方只能是传播者,另一方只能是受传者,不能发生角色的转换;而在人类的传播活动中,这种转换是常见的。

b.直线模式缺乏反馈的要素或环节,不能体现人类传播的互动性质。

(2)传播过程的循环和互动模式

奥斯古德与施拉姆的循环模式(见图4-3)

由美国学者奥斯古德和施拉姆于1954年提出,称为循环模式。该模式中没有传播者和受传者的概念,传播双方都作为传播行为的主体,通过讯息的传授处于你来我往的相互作用之中;参与传播过程的每一方在不同阶段都依次扮演着译码者(执行接收和符号解读功能)、解释者(执行解释意义功能)和编码者(执行符号化和传达功能)的角色,并相互交替着这些角色。这个模式体现了社会传播的双向性和互动性,较适用于人际传播,但在说明大众传播过程方面仍有局限性。

图4-3  奥斯古德与施拉姆的循环模式

施拉姆的大众传播过程模式(见图4-4)

图4-4  施拉姆的大众传播过程模式

这个模式充分体现了大众传播的特点。构成传播过程的双方分别是大众传媒与受众,这两者之间存在着传达与反馈的关系。作为传播者的大众传媒与一定的信源相连接,又通过大量复制的讯息与作为传播对象的受众相联系。受众是个人的集合体,这些个人又分属于各自的社会群体;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之间都保持着特定的传播关系。施拉姆的这个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社会传播过程相互连结性和交织性,已经初步具有了系统模式的特点。

德弗勒互动过程模式(见图4-5)

图4-5  德弗勒的互动过程模式

该模式是在香农—韦弗模式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它克服了前者单向直线的缺点,明确补充了反馈的要素、环节和渠道,使传播过程更符合人类传播互动的特点。与此同时,这个模式还拓展了噪音的概念,认为噪音不仅对讯息而且对传达和反馈过程中的任何一个环节或要素都会发生影响,加深了对噪音所起的作用的认识。但这个模式也没有超出从过程本身或从过程内部来说明过程的范畴。

3.传播过程的特点

(1)动态性。其运动特点在形式上体现为有意义的符号组合(讯息)在特定渠道中的流动,在实质上则是传播者与受传者的意义或精神内容的双向互动,即作用与反作用。

(2)序列性。这种序列性表现为传播过程中各环节和因素的作用各有先后次序,按照讯息的流向依次执行功能。

(3)结构性。传播过程的结构即该过程中各要素、各环节之间的相互关系的总体。

二、社会传播的系统结构

1传播过程研究与传播系统研究

2.系统模式下的社会传播结构

(1)赖利夫妇的传播系统模式

1959年,美国社会学家赖利夫妇从社会学角度提出了在社会系统框架中的传播系统模式(见图4-6)。

图4-6  赖利夫妇的传播系统模式

基本内容

任何一种传播过程都表现为一定的系统的活动,而多重结构是社会传播系统的本质特点:

a.从事传播的双方即传播者和受传者都可以被看做是一个个体系统,这些个体系统各有自己的内在活动,即人内传播;

b.个体系统与其他个体系统相互连接,形成人际传播;

c.个体系统不是孤立的,而是分属于不同的群体系统,形成群体传播;

d.群体系统的运行又是在更大的社会结构和总体社会系统中进行的,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意识形态的大环境保持着相互作用的关系。

社会传播系统的各种类型,包括微观的、中观的和宏观的系统,每个系统既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又与其他系统处于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之中。每一种传播活动,每一个传播过程,除了受到其内部机制的制约之外,还受到外部环境和条件的广泛影响。这种结构的多重性和联系的广泛性体现了社会传播是一个复杂而有机的综合系统。

优点:a.这个模式包含了传播的几种形态;b.将传播放置于社会大系统中,有利于对社会传播进行全面的把握。

不足:赖利夫妇的系统模式仅仅是一个框架,并没有对框架进一步具体、细致的分析。德国学者马莱兹克的大众传播过程模式在这方面做得更好。

(2)马莱兹克的系统模式

德国学者马莱兹克于1963年提出大传播过程模式(见图4-7)。他从社会心理学角度研究大众传播,将大众传播过程细分为众多因素构成的复杂的社会过程。

图4-7  马莱兹克关于大众传播过程的系统模式

该模式提出许多影响传播者和受众的因素,指出大众传播的社会制约性和心理变量。他把大众传播看做是包括社会心理因素在内的各种社会影响力交互作用的“场”,这个系统的每个主要环节都是这些因素或影响力的集结点。这个模式说明,社会传播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评价任何一种传播活动,解释任何一个传播过程都不能简单地下结论,而必须对涉及该活动或过程的各种因素或影响力进行全面的、系统的分析。

3.社会传播总过程理论

(1)日本学者的传播总过程研究

社会传播的总过程理论是二战后日本传播学者提出的一种基于马克思主义传播观的宏观过程研究理论,这种理论把传播看作是一个与社会交往形态密切相关的范畴,在研究人类社会传播的历史总体进程的同时,将现代社会的传播特别是大众传播与宏观社会结构联系起来加以考察。以田中义久1970年提出的“大众传播过程图示”为代表。

总过程理论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交往理论出发,把人类的交往分成三类:“能量交往”、“物质交往”和“符号(信息)交往”。符号(信息)交往过程也就是传播过程,它建立在前两种交往的基础之上,与社会生产力、生产关系和意识形态保持着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在阶级社会中,社会传播还是一定阶级结构的体现。

总过程理论把大众传播看作是信息的生产、流通和消费的过程,并对资本主义制度下的传播结构及其本质进行了多方面的分析和批判。总过程理论远远突破了行为主义传播学的理论框架,把传播研究与整个社会结构、与改革社会的目标结合起来。

(2)唯物史观下的社会传播总过程

信息传播属于与人类的精神生产相对应的精神交往活动的范畴。

精神生产是人类特有的两种生产活动之一,属于上层建筑的生产和再生产。它在受到社会经济基础运动规律制约的同时,受上层建筑规律的制约更为直接。

精神生产也存在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运动。

传播学必须把人与人的传播关系与宏观的社会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联系起来加以考察,才能揭示其实质。

作为精神生产关系的传播关系中同样存在着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这些环节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构成了社会传播这个“总体”过程的运动。这个观点,实际上也是辩证唯物论关于社会传播过程的系统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