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第2版)【教材精讲+考研真题解析】讲义与视频课程【20小时高清视频】
- 圣才电子书主编
- 6079字
- 2022-03-07 11:40:30
1.2 重难点解读
一、传播
1定义
传播学:一门“泛化”的科学交叉学(与各学科之间互相影响和互相渗透)。
(1)国外学者对传播的定义
①库利(社会学角度):传播是指人与人关系赖以成立和发展的机制——包括一切精神象征及其在空间中得到传递、在时间上得到保存的手段。它包括表情、态度和动作、声调、语言、文章、印刷品、铁路、电报、电话以及人类征服空间和时间的其他任何最新成果。
【评价】强调了传播的社会关系性,把传播看作是人与人的关系得以成立和发展的基础。
②皮尔士(符号学或语义学角度):传播即观念或意义(精神内容)的传递过程。
【评价】强调符号作为精神内容的载体在传播中所起的特殊作用。
③施拉姆:传播至少有三个要素——信源、讯息和信宿。
④阿耶尔:传播在广义上指的是信息的传递,它不仅包括接触新闻,而且包括表达感情、期待、命令、愿望或其他任何什么。
【评价】
人和人之间的社会互动行为的介质是作为意义和符号、精神与物质统一体的“信息”。
信息科学的引入,扩大了传播学的视野:传播并不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而是自然界和社会的普遍现象(比如动物之间也会存在传播行为,动物的吠叫声就是一种信息)。
⑤戈德的“共享说”:传播就是变独有为共有的过程。
⑥格伯纳的“互动关系说”:传播可以定义为通过讯息进行的社会的相互作用。
⑦贝雷尔森和塞纳的“符号说”:运用符号——词语、画片、数字、图表等传递信息、思想、感情、技术等。这种传递的行动或过程通常称为传播。
⑧霍夫兰的“目的、影响、反应说”:传播是某个人(传播者)传递刺激(通常是语言的)以影响另一些人(接受者)行为的过程。
(2)国内主要学者对传播的定义
①郭庆光(本书观点):传播是指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②邵培仁:传播是人类通过符号和媒介交流信息以期发生相应变化的活动。
③胡正荣:传播是信息的流动过程。传播包含两个要素——信息(传播的材料)、流动。
④张国良:传播即传受信息的行为(或过程)。
(3)本书关于传播的定义和特点
传播是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2.传播的特点
(1)社会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共享意味着社会信息的传播具有交流、交换和扩散的性质。
(2)社会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传播产生于一定的社会关系,是社会关系的体现;传受双方表述的内容和采取的姿态、措辞等,无不反映着各自的社会角色和地位;社会关系是人类传播的一个本质属性,通过传播,人们保持、改变既有的社会关系并建立新的社会关系。)
(3)从传播的社会关系性而言,它又是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总是在传者和受者之间进行,包括传受和反馈等过程。
(4)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之一,是传受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传受双方必须对符号意义拥有共通的理解,拥有大体一致的生活经验和文化背景)
符号化—符号解读—反馈(再符号化)
符号化:将自己要表达的意思转换成语言、音声、文字或其他形式的符号;
符号解读:信息接收者对传来的符号加以阐释、理解其意义的活动;
反馈:在符号解读基础上再次符号化。
【举例】课堂的教学,教学相长。
(5)传播是一种行为,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系统。
“行为”的角度:把社会传播看做是以人为主题的活动,考察人的传播行为与其他社会行为的关系。
“过程”的角度:传播的动态和运行机制。
“系统”的角度:把社会传播看做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的集合体”,考察各种传播过程的相互作用及其引起的总体发展变化。
二、传播与信息
1信息的定义
信息是物质的普遍属性,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运动形式。
【举例】黑云闪电是暴风雨即将到来的信息;男生送的玫瑰是向女生求爱的信息。
2.信息的功能
反映事物的内部属性、状态、结构、相互联系以及与外部环境的互动关系,减少事物的不确定性。
3.信息的分类
(1)两分法:非人类信息和人类信息。
(2)三分法:物理信息、生物信息和社会信息。
4.社会信息
(1)社会信息的定义
社会信息是指人类社会在生产和交往活动中所交流或交换的信息。即除人的生物和生理信息以外的,与人类的社会活动有关的一切信息。
(2)社会信息与自然界其他信息的联系和区别
①联系
作为信息的一种类型,社会信息也是以质、能、波动的形式表现出来。精神内容的载体都表现为一定的物质讯号,作用于人的感觉系统并引起反馈。即社会信息也具有物质属性(至少就精神内容与载体的不可分离性而言)。
②区别(社会信息的特点)
a.社会信息及其传播并不单纯地表现为物理或生物条件的作用或反作用,而且伴随着人的精神和心理活动,伴随着人的态度、感情、价值和意识形态。
b.社会信息的物质载体(符号系统)本身,是与物质劳动密切相关的精神劳动的创造物。因此,社会信息是物质载体与精神内容的统一、主体与客体的统一、符号与意义的统一。
(3)社会信息的本质
信息是由物理载体和意义构成的统一整体。
【总结】社会信息是物质载体与精神内容的统一、主体与客体的统一、符号与意义的统一。
5.信息科学对传播学的贡献
(1)把信息的概念引进了传播学领域,提高了传播学理论表述的科学性和严谨性。
(2)拓宽了传播学的视野,使它能够把人类社会的传播活动放在更大的系统和环境中加以考察,有助于探索人类社会传播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
三、传播学——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
1社会传播的系统性
社会传播是在一定的信息系统中进行的,这些系统称为社会信息系统。社会传播的五种基本形态——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都是不同类型的社会信息系统,它们具有不同的结构和特点,具有不同的运动规律,执行不同的社会功能。
(1)人内传播。指个人接受外部信息并在人体内部进行处理的活动。人内传播具有典型的系统性。
(2)人际传播。指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息传递,它是由两个个体系统的相互连结所形成的新的信息系统。
(3)群体传播。指自然发生的社会群体,如家庭、亲友、社交圈、阶层、世代等更大的系统内的信息传递。其重要功能之一是帮助个人实现社会化。
群体传播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帮助个人实现社会化。不仅如此,在社会化过程基本完成之后,它依然对个人的社会态度和社会行为发挥着重要的制约作用。
【举例】单位里的小道消息。
(4)组织传播。与自然发生的群体相比,组织是一个结构秩序更为严密的社会集合体。
【举例】企业(加多宝)的信息管理。
对内:协调企业组织内部的分工和合作关系。
对外:与市场和社会沟通,提供、搜集信息和得到反馈(公关,危机处理,广告)。
(5)大众传播。
①大众传播的特点:a.大众传播是专业传播机构从事的有组织的传播活动;b.传播对象是广泛而分散的、不定量多数的一般社会成员;c.采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大量生产、复制和传播信息;d.传播内容是公开的,有别于私下或内部传播活动;e.大众传播也有反馈机制,但这种反馈一般是滞后的,受众对传播过程缺乏即时的干预能力。
②大众传播的作用:a.大众传播是人们获得外界信息的主要来源;b.大众传播是实现国家和社会目标的重要手段;c.大众传播是社会上各利益集团争取和维护自身利益的工具;d.大众传播是社会文化和娱乐的提供者。
2.社会信息系统的特点
(1)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开放性系统。
(2)社会信息系统是由各种子系统相互连结、相互交织而构成的整体。
(3)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具有双重偶然性(double contingency)的系统。
双重偶然性:由德国社会传播学家鲁曼提出,是指传播的双方都存在着不确定性,因此,通过传播所做出的选择有受到拒绝的可能性。双重偶然性是人类社会信息系统所特有的属性,因为它以人为主体,人类的活动既受到生物运动规律的制约,又受到精神和心理的运动规律的制约,使得社会信息系统成为多变量的系统,如果处理不当,便会引起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
(4)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自我创造、自我完善的系统。
社会信息系统具有主动性、创造性和改造能力,是活的机体,因此,能不断发现和克服社会信息系统的障碍因素和传播隔阂,不断自我修复,走向完善。
3.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与社会发展
社会信息系统存在众多可变因素,参与系统活动的个体或群体精神和心理活动十分丰富,这导致社会信息系统比物理或生物信息系统更复杂,更具有不确定性,也容易产生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
(1)传播障碍。包括结构与功能障碍,如传播制度是否合理、传播渠道是否畅通、信息系统各部分功能是否正常等。
(2)传播隔阂。由于社会信息系统存在众多变量,系统更复杂,更具有不确定性,加之系统的参与者具有特定的价值观、利益、意识形态和文化特写,因此产生了传播上无意的误解或有意的曲解,即传播隔阂。传播隔阂包括个人之间的隔阂,个人与群体的隔阂,成员与组织的隔阂,群体与群体、组织与组织、世代与世代、文化与文化的隔阂等。
【举例】大学生与农民工的交流,“知沟”。
4.传播学的任务
传播学必须通过对社会信息系统系统及其各部分的结构、功能、过程以及互动关系的考察,探索、发现克服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的科学方法,找到社会信息系统良性循环的机制,由此来推动社会的健全发展。
5.传播学的学科性质
(1)作为社会科学,传播学研究的焦点始终是人,以及人在社会信息系统中的主体活动。传播学也探讨信息技术,但它并不从事纯粹的技术开发,技术开发属于信息工学的领域。传播学所关注的是信息技术发展的社会影响问题。
【理解】以人为本,杜绝泛技术论,而是要强调技术对人和社会的影响。
(2)作为应用科学,传播学应该为发现和解决社会传播实践中的问题提供科学合理的方法。在这个方面,传播学的价值就在于它引导人们从信息系统的角度考虑问题。
四、精神交往理论与马克思主义传播观
1在人类交往活动的大系统中把握传播
(1)需要解决的问题:从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立场出发,树立科学的传播观:
①传播学对行为主义和实证主义方法过分崇尚,导致视野的狭窄;
②作为一门社会科学,需要哲学世界观的指导;
③将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作为指导思想,才能探索社会信息系统良性运行的规律,理顺我们社会的传播结构和传播关系。
(2)马克思、恩格斯对交往的研究
①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等著作中提出了精神交往理论,他们认为,人类的总体活动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生产,一类是交往。交往是一个体现人的总体活动关系性的概括性范畴,它既包括以物为媒介的人与人之间的物质交往关系,也包括以“语言”为媒介的人与人之间的精神交往关系。交往与生产密不可分。
人类的生产活动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物质生产,即生产必需的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与此相应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物质交往活动;一类是精神生产,即表现在某一民族的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形而上学等的语言中的生产,与此相应的则是人与人之间的精神交往。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构成了人类生产活动的总体,而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则构成了人类交往活动的总体。物质交往与精神交往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两者的辩证运动推动着人类交往活动的总体发展。
可以用图1-1对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交往理论做一个简要概括。
图1-1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交往理论示意图
②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的理论为确立科学的唯物主义传播观提供了重要的出发点,理由如下:
a.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精神交往”概念与现代的“传播”概念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b.以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精神交往理论作为理解人类传播现象的基本出发点,可以克服现既往传播学研究,特别是行为主义传播学研究视野的局限性。
c.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精神交往是与精神生产相联系的,离开了精神生产,也就谈不上精神交往。精神交往关系也是与一定阶段上的精神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精神生产资料的占有方式密切相关的。从这个观点出发来观察人类的传播活动,首先要考察精神生产力的水平对社会传播发达程度的制约,其次要考察人们在精神生产过程中的地位以及精神生产资料的占有方式对传播关系的制约作用。
d.从马克思主义观点来看,精神生产既然是一种生产,就必然有它的产品。精神生产的产品在现代社会更多地表述为信息,从事精神产品生产的行业称为信息产业、文化产业或内容产业。信息产品与物质产品的不同点是:一般物质产品的消费是其本身,而信息的消费则是其精神内容(意义)。精神内容的生产与一定的思想、观念、意识、道德、政治、法律、宗教和意识形态相联系,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
e.马克思、恩格斯精神交往理论的启示
不能孤立地考察传播,而应该把它放在人类生产和交往活动的总体(社会大系统)中加以考察;不能抽象地考察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互动,而应该把它放在具体条件下,放在与其他社会因素的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关系中加以考察。
2.从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的辩证关系中把握传播
(1)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的辩证关系
①一定的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与一定的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相适应,这是唯物史观的一个重要前提。
a.人类的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起源于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活动。
b.物质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对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起着重要的制约作用。
c.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关系反映着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关系。
②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与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是一种辩证的相互作用关系。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除了受到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制约以外,还具有其独立性和能动性的一面。
a.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的发展,反过来也推动着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发展。
b.在物质生产达到一定的发达程度之际,精神生产的状态将会成为制约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
c.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具有自身的特殊运动规律。
(2)马克思主义传播观
既不能忽视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基础作用,也不能无视作为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的信息生产与传播的特殊规律。仅强调前者,会导致一种简单的“经济基础还原论”;仅强调后者,也只能使传播学成为一种“头重脚轻”的理论,这也是欧洲政治经济学派以及文化研究的一些学者面临的困境。只有从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的系统观点出发,才能对人类社会的信息生产与传播做出科学的阐释。
3.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传播学
(1)正确处理“批判”和“借鉴”的关系。
对西方传播学理论必须进行全面、系统、客观的分析,既不能全盘接受,也不能全盘否认;既要汲取其中具有科学价值的精华,也要对一些意识形态的偏见和唯心主义的糟粕保持清醒的头脑。把批判和借鉴有机地结合起来,才是对西方传播学唯一可取的态度。
(2)实现传播学的本土化和中国化。
①进展
a.在已经出版的许多传播学著作中,编著者都或多或少地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传播思想进行了发掘。
b.1990年,沙莲香主编的《传播学》一书最早设了一个专章论述“中国的传统传播方式及其特点”。
c.1997年,孙旭培主编的《华夏传播论》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传播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和探索。
d.2008年,白润生主编的《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通史》填补了该领域中的一项空白。
②不足
除了这个领域之外,不能不说传播学在本土化、中国化方面还没有实现重大突破,特别是在建构传播学基本理论体系的领域,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原创研究依然十分少见。
(3)研究传播学,要从为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服务这一基本宗旨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