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郭齐勇《中国哲学史》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课后习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
- 圣才电子书
- 995字
- 2020-11-22 12:51:48
第5章 墨子及后期墨家
1.试比较墨子的“兼爱”和儒家的“仁爱”。
答:(1)儒家的仁爱
①儒家“仁爱”是有差等的爱,如对父母的爱与对兄长的爱不同,对自己父母的爱与对别人父母的爱不同。
②儒家主张从亲情出发,推己及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儒家讲“泛爱众”,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2)墨子的兼爱
①墨子的“兼爱”是“爱无差等”。也就是说,他要求人们对别人的爱与对自己父母的爱、对自己亲人的爱,没有差别,一视同仁。
②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傲贱,诈不欺愚。是墨子的治国之道和理想社会。
2.谈谈“三表法”。
答:(1)定义
①三表分为:本之者,原之者,用之者。本之指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原之指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用之指发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
②这就是要以关于古代圣王的历史记载、老百姓的亲身经验和实际运用是否符合国家人民的利益,来判断认识的正确与否。
(2)意义
①他比较重视感觉经验、闻见之知,更肯定古代文献的记载,尤其强调社会效果是衡量诸种学说是非曲直的重要标准。
②“三表法”的确立有积极意义,但依据同样的标准,他也论证了鬼神存在的正确。因为古籍中有鬼神的记载,百姓中有鬼神的传闻,而他认为鬼神的威慑有益于国家治理和人民安定。
3.略述后期墨家名学的特点。
答:(1)以名举实
①也就是“名实耦”,意即概念与事物相统一。举名,就是命名或加名。名用来称谓实,是主观的给予、加予。“名”反映的不仅是事物的现象,而且是它的本质或属性。
②知与不知的区别,就在于能否以名举实。从根源上说,名由实起,名实统一在实,即必须以实正名。
③《墨经》虽然强调以名举实,但它并不是把“名”这个符号指向某种静止、孤立的物件。其“名”(辞、说、辩)始终与变化着的“实”统合在一起,“实”的时空运动场制约着“名”的语义。在《墨经》中,通过“名”(符号)对“实”的刻画,并不是要人把握存在的绝对意义,而是启悟人去洞见“实”的某种特定的联系方式。
(2)以明辩为要旨
在名、辞、说、辩四者中,“正名”“析辞”“立说”是“明辩”的基础,“明辩”则能兼三者之能事。“辩”学“摹略万物之然,论求群言之比”,考察客观事物的所以然,分析比较不同的言论,解决认识真理的方法问题并为社会实践服务。
(3)强调逻辑推理的重要作用
墨家名学建立起了独特的,也是少有的中国逻辑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