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经济师《商业经济专业知识与实务(初级)》复习全书【要点精讲+历年真题详解】
- 圣才电子书
- 6159字
- 2021-04-09 17:02:43
第二节 商品流通形式
一、商品流通基本形式
1.商品流通基本形式的内涵
商品流通过程对于交换的当事人来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即买和卖。买和卖的两端一极是货币(G),另一极是商品(W),商品和货币在空间位置上互换和时间上继起的顺序不同,形成商品流通的两个不同阶段,W—G和G—W。
从直接生产过程来看,G—W是购买过程,而W—G是销售过程,而从整个社会再生产总体来看,买和卖构成的流通过程则成为两个生产过程的中介。构成商品流通两个阶段的买和卖,实际上是作为商品的二重性在流通过程中的表现形式。
商品流通的两种基本的形式:
(1)流通形式是W—G—W,被称为简单商品流通形式;
(2)流通形式是G—W—G′,被称为发达的商品流通形式。
2.商品流通基本形式的特点
(1)简单商品流通形式的特点
简单商品流通形式(即W—G—W)有如下特点:
①先卖后买,卖的目的是为了买;
②商品是流通过程的出发点,货币是过程的中介,以卖开始,以买结束;
③流通的最终目的是取得使用价值。
(2)发达商品流通形式的特点
发达商品流通形式(即G—W—G′)有如下特点:
①先买后卖,买的目的是为了卖;
②货币是流通过程的出发点,商品是过程的中介,以买开始,以卖结束;
③在G—W—G′的流通形式中,商品经营者为购买商品所支付的货币仅仅是暂时垫付,通过商品的出售,货币又重新回到商品经营者的手中,是为卖而买,垫付的货币最后从流通中取回,而且在量上发生了变化,即产生了增量。
【例1.12】下列关于简单商品流通形式和发达商品流通形式的表述正确的有( )。[2005年真题]
A.两种流通形式没有本质的区别
B.简单商品流通形式流通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取得使用价值
C.发达商品流通形式流通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取得使用价值
D.简单商品流通形式流通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货币的增值
E.发达商品流通形式流通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货币的增值
【答案】BE
【解析】简单商品流通形式与发达商品流通形式有着本质的区别,这是由商品生产的性质所决定的:简单商品流通形式(即W—G—W)先卖后买,卖的目的是为了买,是为了取得使用价值;发达商品流通形式(即G—W—G′)先买后卖,买的目的是为了卖,是为了货币的增值。
【例1.13】“G—W—G′”这种商品流通形式的特点有( )。[2008年真题]
A.先买后卖,买的目的是为了卖
B.货币是流通过程的中介
C.商品是流通过程的中介
D.以买开始,以卖结束
E.货币在量上发生了变化,产生了增量
【答案】ACDE
【解析】发达商品流通形式(即G—W—G′)有如下特点:①先买后卖,买的目的是为了卖;②货币是流通过程的出发点,商品是流通过程的中介,以买开始,以卖结束;③在G—W—G′的流通形式中,商品经营者为购买商品所支付的货币仅仅是暂时垫付,通过商品的出售,货币又重新回到他的手中,是为卖而买,垫付的货币最后从流通中取回,而且在量上发生了变化,即产生了增量。
二、商品流通环节
1.商品流通环节的含义
(1)商品流通环节是指商品从生产领域向消费领域转移过程中所经历的交换行为。一次交换行为就构成一个流通环节。在商品的交换过程中,每经过一道流通环节,就要进行一次交换。分析流通环节,就是分析商品从生产者手中转移到消费者手中所经过的交换(转手)的次数。
(2)商品流通采取发达的商品流通形式,从价值形态上考察,要经过商品的购进和销售,从实物形态上来看,要经过商品的储存和运输。在流通的过程中,购进和销售环节使商品发生了价值形态的变化,形成商流环节,又称为经营环节;而储存和运输环节,使商品实体发生了空间位移或必要的短暂停留,这形成了物流环节,又称为流转环节。
(3)商流环节和物流环节在发生时间上的分离,又会形成几种不同的商物分流形式,主要表现为:
①商流在前,物流在后的短时期分离,如预购;
②物流在前,商流在后,如赊销、分期付款;
③商流迂回,物流直达,如企业间的“三角结算”;
④只有商流,没有物流,如房地产交易;
⑤商流与物流的“极端”分离,如期货交易。
【例1.14】商品从生产领域向消费领域转移过程中所经历的交易行为称为( )。[2012年真题]
A.商品流通渠道
B.商品流通形式
C.商品流通管理
D.商品流通环节
【答案】D
【解析】商品流通环节是指商品从生产领域向消费领域转移过程中所经历的交易行为。一次交换行为就构成一个流通环节。在商品的交换过程中,每经过一道流通环节,就要进行一次交换。
【例1.15】商流环节和物流环节在发生时间上的分离会形成几种不同的商、物分流的形式。房地产交易属于( )的形式。[2008年真题]
A.商流在前,物流在后
B.物流在前,商流在后
C.商流与物流极端分离
D.只有商流,没有物流
【答案】D
【解析】商流环节和物流环节在发生时间上的分离,会形成几种不同的商物分流形式,主要表现为:①商流在前,物流在后的短时期分离,如预购;②物流在前,商流在后,如赊销、分期付款;③商流迂回,物流直达,如企业间的“三角结算”;④只有商流,没有物流,如房地产交易;⑤商流与物流的“极端”分离,如期货交易。
2.商品流通过程
商品流通过程,是指商品从生产领域向消费领域运动的经济过程。
(1)流通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流通过程的两个阶段——买和卖是紧密衔接、不断循环的,它们互为条件又互相作用,互相联系又互相制约,不断交替,不断循环,构成了不间断运行的商品流通过程,保证了社会再生产的正常进行;
(2)流通过程是价值运动和使用价值运动的统一,经过流通过程,商品实现了价值和使用价值,而这种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实现,是不间断进行的,也是在动态中实现的,同时,价值的补偿和使用价值的更替也都是统一于流通过程之中的,二者互相联系,不可分离。
(3)流通过程的作用包括:
①流通过程是生产过程得以实现的必经阶段;
②流通过程可以实现商品的使用价值,并且是实现商品价值的必要手段;
③流通过程还是剩余价值或剩余产品的价值的实现条件;
④流通过程也是生产过程获得生产要素的必要途径。
3.商品流通时间
(1)商品流通时间及其组成
商品流通过程包括商品的购进、运输、储存和销售四个基本环节。商品在经历这四个基本环节时均需花费一定的时间,由此就形成商品的购进时间、运输时间、储存时间和销售时间,即商品流通时间。商品流通时间是指商品在流通领域停留的时间,即商品从生产领域晦消费领域转移过程中所经历的时间。
①商品购进时间
商品在购进时会伴随货币转化为商品的过程,其转化过程所需的时间就是商品购进时间,购进时间的长短与购销地之间的距离、商品的价格、市场供给状况以及购进方式等有着密切的联系。
②销售时间
商品购进以后,要进行销售,完成商品到货币的转化,其转化过程所需的时间是商品的销售时间,销售时间的长短取决于商品是否适销对路、价格是否合理、销售服务的水平、促销策略的选择以及市场占有率等因素。
③运输时间
商品的生产和消费在空间上存在着距离,必须经过运输才能使商品从产地转移到销地,这其间所经历的时间,就是商品的运输时间,运输时间的长短取决于产地和销地之间的距离、运输工具及运输方式的选择、运输环节的多少、运输路线和运输组织的合理化程度等因素。
④储备时间
为消除商品生产和消费上的时空差异,保证流通过程的连续性,就必须形成一定数量的商品储备,由此产生商品在流通领域的暂时停滞,形成商品的储存时间,储存时间与购进时间和销售时间直接相关。
【例1.16】商品通过过程由商品流通的基本环节构成,商品流通的基本环节包括( )。[2011年真题]
A.商品购进
B.商品销售
C.商品运输
D.商品储存
E.商品流转
【答案】ABCD
【解析】商品流通过程,包括商品的购进、运输、储存和销售四个基本环节,商品在经历这四个环节时均需花费一定的时间,由此就形成了商品的购进时间、运输时间、储存时间和销售时间,即商品流通时间。商品流通时间是指商品在流通领域停留的时间,即商品从生产领域向消费领域转移过程中所经历的时间。
【例1.17】商品流通时间是指商品在流通领域停留的时间,商品流通时间包括( )。[2012年真题]
A.售后服务时间
B.储存时间
C.销售时间
D.运输时间
E.购进时间
【答案】BCDE
【解析】商品流通时间是指商品在流通领域停留的时间,即商品从生产领域向消费领域转移过程中所经历的时间。商品流通时间包括商品购进时间、运输时间、储存时间和销售时间四个组成部分。
(2)商品流通时间与流通经济运行之间的关系
①流通时间与流通速度的关系
流通时间与流通速度是商品流转过程中两个密切相关的经济变量,它们互为函数关系。流通速度的快慢决定着流通时间的长短:流通速度越快,周转次数就越多,流通时间就会缩短,意味着商品能更快地完成从生产领域向消费领域的转移过程,更快地实现价值和使用价值,满足社会需要。反之,流通速度越慢,周转次数就越少,就会延长流通时间。从另一个方面来看,流通时间的长短也预示了流通速度的快慢。流通时间越短,说明流通速度越快。
②流通时间与生产时间的关系
社会再生产时间,是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之和。流通时间的增加和减少,不仅影响社会再生产总时间,而且影响生产时间。流通时间的缩短,一方面会使社会再生产总时间缩短,从而加速再生产过程;另一方面又使生产时间相对增加,流通时间与生产时间的比例关系发生改变,而生产时间的增加意味着社会总产品的增加。
③流通时间与流通环节的关系
流通环节是指商品在流通过程中所经历的交换行为,它直接影响流通时间的长短。流通环节越多,流通时间就越长;流通环节越少,流通时间就越短。在流通的运行过程中,要保证流通环节的合理化,减少不必要的流通环节。
④流通时间与流通经济效益的关系
流通时间的长短直接影响流通经济效益的高低。流通时间缩短,使流通过程中的损耗减少、流通费用降低、资金流转加快、劳动生产率得以提高,流通过程得以合理,从而提高流通经济效益;反之,流通时间越长,周转缓慢、资金占用增加,就会降低流通经济效益。
4.商品流通基本环节
一般而言,商品流通过程中所经历的商品购进、商品销售、商品储存和商品运输,称为商品流通过程的基本环节。其中,购进是起点,销售是终点,储存和运输是必要条件。
(1)商品购进
①商品流通过程总是从商品购进开始的。通过“购”,货币转化为商品,即完成G—W的转移,商品脱离生产领域,开始进入流通领域。生产企业的产品实现了从商品到货币的转换,为扩大再生产创造了条件;流通企业则掌握了充足的货源,为其销售提供了物质基础。
②购进的基本要求是要实现购进商品的适用、及时、齐备和经济。
a.适用,是指购进的商品要适应需要,不能卖不出去导致产生积压;
b.及时,是指进货要及时,不能发生拖延,以免造成供不应求而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乃至整个社会生产过程的正常进行;
c.齐备,是指数量要充足,质量要可靠,规格品种要齐全;
f.经济,是指价格要合理。
(2)商品销售
①含义
商品销售是指商品流通企业依据供应原则和消费需求,采取一定的方式,将其所拥有的商品出售给消费者的一项业务活动。
②商品销售的意义
a.通过销售,商品实现了它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完成商品到货币,即W—G的转化,脱离流通领域而进入消费领域,直接满足了消费的需要,最终实现了商品流通的目的。
b.销售是商品流通企业经营活动的中心环节。销售情况的好坏、销售工作的质量、销售方式的更新等都直接影响企业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及其经济效益的提高,从而决定着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和企业生存发展能力的增强,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所在。因此,商品流通企业必须下大力气做好销售工作。
【例1.18】在商品流通的四个基本环节中,构成商品流通企业经营活动中心环节的是( )。[2011年真题]
A.商品购进
B.商品销售
C.商品运输
D.商品储存
【答案】B
【解析】通过销售,商品实现了它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完成商品到货币,即W—G的转化,脱离流通领域而进入消费领域,直接满足了消费的需要,最终实现了商品流通的目的。故销售是商品流通企业经营活动的中心环节。
(3)商品储存
①商品储存指商品离开生产领域进入消费领域之前,在流通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短暂停留,它构成了流通过程的必要环节。这是消除生产和消费的时空差异、适应生产和消费衔接中的复杂性与多样性、保证流通过程连续性的必要条件。通过储存,保证了商品的使用价值,从而为保质、保量、及时、齐备地供应商品创造了条件。
②商品储存的基本要求是储存结构、储备分布及储备量要合理。
a.储存结构合理,意味着储存结构能适应生产和流通对商品需求结构的要求,并能始终保持其间的相互适应关系,既避免超储积压,又避免因规格、品种不齐全造成脱销。
b.储备分布是指商品储备在社会再生产各领域、各地区的分配比例或布置,它与储存总量有直接的联系:
第一,储备分布越合理,越能降低储备总量;反之,就会增加流通领域或生产领域中不必要的商品储备,增加资金占用,造成不必要的闲置。
第二,要按照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运动所规定的最低储存时间限制来确定储备时间,从而保证商品的质量,使有形或无形损耗降到最低限度。
【例1.19】在商品流通过程中,为了消除商品生产和商品消费之间的时空差异,保证流通过程的连续性,既需要形成一定数量的( )。[2011年真题]
A.商品储备
B.商品交换
C.商品分配
D.商品流转
【答案】A
【解析】商品储存指商品离开生产领域进入消费领域之前,在流通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短暂停留,它构成了流通过程的必要环节。这是消除生产和消费的时空差异、适应生产和消费衔接中的复杂性与多样性、保证流通过程连续性的必要条件。通过储存,保证了商品的使用价值,从而为保质、保量、及时、齐备地供应商品创造了条件。
(4)商品运输
①商品运输是指借助运力实现商品在空间位置上的转移。经过运输,能够实现地区之间、部门之间、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经济联系,同时,商品从生产领域真正进入流通领域,进而再进入消费领域,完成其流通过程。
【例1.20】商品流通企业的职能之一是实现商品从生产领域到消费领域的空间转移。从长期来看,商品流通企业必须建立相应的物流基础设施。从短期来看,商品流通企业履行商品的空间转移职能是指( )。[2008年真题]
A.商品运输
B.商品储存
C.商品预订
D.商品赊销
【答案】A
【解析】商品运输是指借助运力实现商品在空间位置上的转移。经过运输,能够实现地区之间、部门之间、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经济联系,同时,商品从生产领域真正进入流通领域,进而再进入消费领域,完成其流通过程。
②要实现商品流通过程的顺畅,就必须合理组织运输,实现运输的合理化。
商品运输合理化,是指按照商品流通的客观规律和生产、消费、运输等各方面的实际条件,以最短的路程、最少的环节、最小的运力、最快的时间、最低的费用,将商品源源不断地、质量完好地从生产地运到消费地。因此在组织商品运输的过程中,必须做到:
a.要选择合理的流向,节约社会运力,提高运输效率;
b.要选择合理的运输方式,铁路、公路、水路、航空和管道运输,要扬其所长,统筹兼顾,综合利用,以最低的运费、最大的运能来保证运输的高效率;
c.要选择合理的运输路线,依据生产力布局,产销地区分布,综合考察运输过程中的各种因素,选择最佳的运输路线,实现最快的运输;
d.要选择合理的运输形式,这些形式包括直达运输、中转运输、联合运输、专业化运输、集装箱运输等,根据商品的具体情况,选用相适宜的运输方式,安全、迅速、经济、方便地完成运输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