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病因和发病机制
(一)病因分类
1.特发性膜性肾病
病因不清。
2.家族性膜性肾病
仅有很少的家族性聚集的报道,并未明确致病基因。
3.继发性膜性肾病
约占膜性肾病的30%。
(1)感染:
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梅毒、血吸虫、HIV、幽门螺杆菌等。
(2)自身免疫性疾病:
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桥本病、结节病、干燥综合征等。
(3)肿瘤:
各种实体瘤和淋巴瘤。
(4)药物及重金属:
青霉胺、硫普罗宁、金、汞,较少见还有锂、甲醛、非甾体类消炎药及卡托普利等。
(二)发病机制
膜性肾病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但已认识到是由针对肾小球上皮细胞膜上某些抗原的自身抗体与该抗原结合后,脱落并沉着于上皮细胞下,再激活补体而引起损害。首先发生功能改变的是肾小球足细胞,继而肾小球滤过屏障的通透性发生变化,因而出现蛋白尿。该状态的持续存在,又会累及肾小管间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