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杂家理念对生命科学理论构建的影响

海纳百川是生命科学的本性,具有所有学科精髓集合的学科特征。以吕氏为代表的杂家治学理念正符合这一特性。这也是《内经》在构建生命科学知识体系时采纳杂家治学理念的缘由。

杂家是战国后期出现的试图折中、杂糅诸子思想的学术流派,具有“兼儒墨,合名法”特点,其代表作就是秦之《吕氏春秋》和西汉早期、先于《内经》成书的《淮南子》。今人在详论杂家代表作《吕氏春秋》时说:“此书于孔子、曾子、庄子、墨子之言,伊尹、刘子之书无不采辑,不主一家,故内容庞杂。但已亡佚之先秦古籍如阴阳家、农家……之说,可由此可见一斑”。

任何一个学术流派的形成都有其相应的文化背景和时代需求,仅就创立杂家学术流派的《吕氏春秋》而言,为了适应秦国统一天下的政治需要,必须兼采先秦诸子各家之长。其以兼收并蓄的学术立场,以儒家思想为主导,以经过改造的道家理论为基础,兼采各家对其有用的成分融合而成的独特政治思想,顺应了当时秦国即将统一天下的时代潮流。

《吕氏春秋》(以下所引该书内容只标注三级标题)在《易经》“天道虚,地道实”的思想引领下,提出“君虚臣实”“民本德治”的政治主张,这也是以孟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的组成部分。《内经》在构建脏腑关系(《素问·灵兰秘典论》),运气学说中君火(热气)、相火(暑气)和客主加临之“君位臣则顺,臣位君则逆。逆则其病近,其害速;顺则其病远,其害微”(《素问·六微旨大论》),以及方剂组成之“君臣佐使”原则(《素问·至真要大论》)等理论时,就秉承了这一君臣等级理念。

对宇宙本原的认识是战国时期各家学派争论的焦点,《吕氏春秋》继承并发挥了道家精气理论,认为宇宙的本原是极其精微的物质——精气(即太一,又称作“道”)的运动变化而产生精彩纷呈、千姿百态、性质迥异的天地万物。《内经》在“天地合气,命之曰人”“人以天地之气生”(《素问·宝命全形论》)等精气生命观的思想指引下,全面地应用精气理论解释人类存在并与天地万物的关系、人体结构、生命活动、病理变化,乃至指导疾病的治疗和预防,使这一哲学理论成为中医理论体系的基础和核心。如若从哲学背景审视精气概念的发生,先有宇宙万物的形成本原是“气”的观点,《管子·水地》在液态“水”能生万物的启示下,将医学中男女两性媾合时性器官中流溢的像“水”一样能构成胚胎人形之物称为“精”,自此之后,就以“精”解气,把精与气联系在一起。《吕氏春秋》中就有了“气”“精”“元”的概念及相关论述。后来的《淮南子》和《春秋繁露》又有了“元者,万物之本”的观点。可见气、精、元都是先哲们用以解释宇宙万物形成本质的具有相同内涵的哲学概念。就医学理论而言,《内经》在《吕氏春秋》的基础上将气、精、元分论的哲学概念统一为“精气”,稍晚一些的《难经》将气与元分论的哲学概念统一为元气(或“原气”)。《内经》在构建中医理论体系时出于解释医学自身相关知识的需要,形成了具有不同医学内涵的气、精、精气的概念,使这些概念在不脱离哲学的背景下被限定在医学的范畴之内。

吕氏虽然是以儒、道思想构建其政治主张的,但对法、墨、名(如“坚白之察、无厚之辩,外矣”《君守》《别类》)、阴阳、兵、纵横(《不侵》《报更》)乃至工、商、农、学等百余位诸子的学术立场、观点及实例予以征引。勤求古训,博采众长,汲取其中可利用的部分为己所用,充分彰显了杂家“兼收并蓄”的治学理念和学术立场。

《吕氏春秋》的这一理念和学术立场对《内经》理论的形成有十分重要的借鉴作用。如果从先秦文化的角度解读其构建的生命科学理论就不难发现,其采用了兼收并蓄、博采众长的学术态度和立场,因而使得其中所载的医学理论丰富多彩。如对“何脏最贵”的回答中,从统主生命活动的角度,有“心者,君主之官”“主明则下安”“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之论(《素问·灵兰秘典论》);从脾运化水谷精微营养全身的角度,有“脾者土也,治中央,常以四时长四脏,各十八日寄治”(《素问·太阴阳明论》);从肺宣肃营卫之气、津液及其解剖部位尊高的角度,有“肺者,脏之长也,为心之盖也”(《素问·痿论》);从肝应春主升发,能启动整体气机循行运转的角度,有“春甲乙青,中主肝,治七十二日,是脉之主时,臣以其脏最贵”(《素问·阴阳类论》)等。可见,在“人以五脏为本”的前提下,各脏分别在生命活动的不同方面发挥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内经》以杂家“兼收并蓄”的理念汲取不同的学术观点,丰富其所构建的生命科学理论。

此外,诸如三阴三阳的划分、人类体质类型的划分,以及前文所述的对人体生命活动进程的阶段划分、治痿证的方法等,也是对各有其理的不同观点予以博采众长的“兼收并蓄”价值取向的体现。至于杂家论著中的学术观点,《内经》更是信手拈来,为我所用,稍加改动就直接引入其相关的篇论之中,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等篇章之论述五味、五气、五色、五志所伤致病等相关的内容即是其例。

《吕氏春秋》反对用宗教迷信,不相信鬼神,不承认天命的立场,也对《内经》构建的生命科学理论有着深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