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肿瘤的中医病因病机学

中医学重视整体观,认为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主要是由于正气虚损、阴阳失衡,脏腑功能失调,以致邪毒乘虚而入,蕴聚于经络、脏腑,使机体阴阳失调,气血功能障碍,导致气滞、血瘀、痰凝、毒聚,相互胶结,日久形成肿瘤。癌瘤的生长又会进一步耗损正气,正不遏邪则又助长了癌瘤的发展。肿瘤是一种全身性疾病的局部表现,全身属虚,局部属实。肿瘤的治疗以扶正祛邪,调整阴阳平衡为原则。

一、肿瘤的病因

中医学对病因的认识是在整体观指导下,采用“审证求因”的方法加以认识和分类的。肿瘤作为一类疾病,其致病因素十分复杂,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邪毒外侵

风、寒、暑、湿、燥、火六淫邪气是主要的外感病邪,与癌瘤的发生密切相关,在古代文献中尤为重视。如《灵枢·九针论》说:“四时八风之客于经络之中,为瘤病者也。”指出外邪“八风”停留于经络之中,使瘀血、痰饮、浊气积于体表而成瘤病。在《灵枢·刺节真邪》记载:“虚邪之入于身也深,寒与热相搏,久留而内着,……邪气居其间而不反,发为筋瘤,……为肠瘤,……为昔瘤,……为骨疽……为肉疽。”说明虚邪、寒热等可以导致瘤的发生。隋代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恶核候》中指出:“恶核者,是风热毒气,与血气相搏结成核,生颈边。又遇风寒所折,遂不消不溃。”六淫邪气侵袭人体,客于经络,扰及气血,使阴阳失衡,脏腑失调,气血受阻,日久成积,积久而成为肿瘤。《诸病源候论》云:“积聚者,阴阳不和,脏腑虚弱,受于风寒,搏于脏腑之气所为也。”《医宗必读·积聚篇》也说:“积之成也,正气不足,后邪气踞之,”明确指出外邪侵袭人体主要是由于正气亏损所致。

此外,外邪侵袭致癌,与季节气候、居处环境均有关系,主要从口鼻或肌肤途径入侵机体,可单独或合并其他因素共同致病。现代医学所谓的生物、化学和物理等致癌因素包括病毒、烟毒和射线等,这些外来致癌物质不外乎属古人六淫邪气或疫疠之气的范畴。

2.七情内伤

七情是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的异常变化,早在《内经》时期就认识到精神因素与癌症发生发展的关系,如《素问·通评虚实论篇》对噎膈的发病曰:“膈塞闭绝,上下不通,则暴忧之病也。”,明代王肯堂在《医学津梁》更加明确指出:“由忧郁不开,思虑太过,忿怒不伸,惊恐变故,以致气血并结于上焦,而噎膈之症成矣。”七情内伤,导致人体气机升降失常,气血阴阳失调,脏腑功能紊乱,日积月累而成肿瘤。后世医家十分重视情志致癌,如《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云:“乳岩由肝脾两伤,气郁凝结而成。”《格致余论》指出:“……忧怒抑郁,朝夕积累。脾气消阻,肝气横逆,遂成隐核……又名乳岩”,对失荣的论述指出:“忧思恚怒,气郁血逆与火凝结而成”,《外科证治全生集》中归纳乳岩的病因为“阴寒结痰,此因哀哭忧愁,患难惊恐所致。”《疡科心得集》曰:“舌疳者……由心绪烦扰则生火,思虑忧伤则气郁,郁甚而成斯疾,其证最恶。”可见情志不畅,肝气不舒,脉络受阻,血行不畅,渐致血瘀、痰凝、湿聚,相互交结,成为肿瘤发生和发展的关键。现代研究也证明突然强烈的精神创伤或者长期持久的精神刺激,如精神紧张、焦虑抑郁、失望和悲伤等,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及转归、预后等存在着密切的因果关系,其原因主要在于长期不良情绪常可导致内分泌功能失调,与降低机体免疫功能有关。古人强调情致病因素,特别是忧思郁怒在乳岩发病中的作用与现代医学对乳腺癌的病因认识不谋而合。

3.饮食失宜

饮食是人类维持生存和健康的必要条件,但是饮食失宜也是导致疾病的重要原因,《内经》云:“饮食自倍,肠胃乃伤。”饮食失宜包括饮食不节,饮食不洁和饮食偏嗜等不同方面,《灵枢·百病始生》云:“卒然多食饮则肠满……则并凝聚不得散,而积成矣。”说明饮食失节则损伤脾胃而成积。《金匮要略》:“秽饭、馁鱼、臭肉……食之皆伤人……六畜自死,皆疫死,则有毒,不可食之。”明确指出不洁饮食,包括腐败霉变、腌制熏烤之品等,邪毒从口而入,损伤肠胃可致病,也可能是致癌的因素。饮食偏嗜也常常导致人体脏腑气血的偏盛偏衰,也是导致肿瘤的形成的原因,如《医碥·反胃噎膈》说:“酒客多噎膈,饮热酒者尤多,以热伤津液,咽管干涩,食不得入也。”又如《临证指南医案·噎膈反胃》谓:“酒湿厚味,酿痰阻气,遂令胃失下行为顺之旨,脘窄不能纳物。”《医门法律》亦云:“过饮,多成膈症,人皆知之。”“茧唇乃阳明胃经症也。因食煎炒,过餐炙煿,又兼思虑暴急,痰随火行,留注于唇”“茧唇膏梁所酿,暴怒所结,遂成斯疾”。综上,无论暴饮暴食、贪凉饮冷、饮食不洁,或饮食偏嗜、过度饮酒、恣食膏粱辛辣炙煿之品等,最易损伤脾胃,脾失健运,不能输布水谷精微,湿浊凝聚成痰,痰阻气机,血行不畅,脉络壅滞,痰浊与气血相搏结,乃成癌瘤类疾病。现代医学各种饮食相关的致癌因素都可归属中医饮食失宜的范畴。

4.正气亏虚

中医学从疾病发病学角度认为任何疾病的发生都与人体的正气虚损密切相关,《素问·评热病论篇》指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灵枢·百病始生》述:“是故虚邪之中人也……留而不去,传舍于肠胃之外,募原之间,留著于脉,稽留而不去,息而成积。”强调积证的形成主要由于正气不足,脏腑功能失调,气血瘀阻而形成。隋代《诸病源候论》中:“积聚者,由阴阳不和,腑脏虚弱,受于风邪,搏于腑脏之气所为也”,明确提出了脏腑虚弱,阴阳失调是本病发生的根本原因。金元时代百家争鸣,金代张元素《活法机要》则提出“壮人无积,虚人则有之。脾胃怯弱,气血两衰,四时有感,皆能成积”的论断,认为脾胃虚弱是积聚形成的病机关键。明代张景岳谓:“凡脾肾不足及虚弱失调之人,多有积聚之病”,把积聚的发病归为脾肾不足。李中梓在《医宗必读》明确指出:“积之成也,正气不足,而后邪气踞之”,强调只有正虚才是积聚发生的根本原因,邪气只是发病的外部条件。各种邪气,无论是风、寒、暑、湿、燥、火四时不正之六淫邪气,还是内伤七情、饮食、劳逸,以及痰饮瘀血等各种病理因素的损伤,只有通过正虚这一内因才能引起肿瘤的发生。可见,正气虚损是形成肿瘤的内在依据,邪毒外侵是形成肿瘤的外在条件。因此,正气不足,脏腑功能失调是肿瘤的形成的主要原因。

5.劳逸失度

劳逸失度是指劳累和安逸失于常度而言。过劳是指劳累过度。其中,体劳过度可耗伤气血,脑劳过度可暗耗阴血,房劳过度则耗伤肾精,均可导致正气亏虚而发病。如明代《外科正宗》谈到骨瘤的形成:“房欲劳伤,忧恐损肾,致肾气弱而骨无荣养,遂生骨瘤。”过逸是指安逸过度,不参加运动和劳动,使气血运行不畅,机体抵抗力下降,导致肿瘤的发生。

此外,久病伤正、年老体衰也是导致人体正虚的原因之一。年龄越大,积损正虚,正气亏虚的可能性越大,肿瘤发生的可能性越大。历代医家均指出,肿瘤发病与脏腑功能失调、年龄、性别有关。如隋代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中指出:“癥者,由寒温失节致脏腑之气虚弱,而饮食不调,聚结在内。”申斗垣曰:“癌发四十岁以上,血亏气衰,厚味过多者所生,十全一二。”明代张景岳云:“少年少见此症(噎膈),而唯中年丧耗伤者多有之。”

综上,中医学认为无论外感六淫邪气,还是七情内伤,饮食劳倦等各种致病因素侵犯人体,均可导致机体阴阳失衡、脏腑功能失调,导致气滞、血瘀、痰凝、毒聚,相互胶结,日久形成肿瘤。

二、肿瘤的病机

肿瘤的基本病理变化为正气亏虚,气滞、血瘀、痰凝、邪毒等相互凝结,日久积滞而成为有形之肿块。

1.正气亏损

正气与邪气相对而言,是人体功能的总称,包括人体正常功能及所产生的各种维护健康的能力。正气亏损可因先天禀赋不足形成,也可由后天失养或积损正虚形成。

中医学十分重视人体的正气,早在《内经》就提出这一发病原理,认为疾病产生的根本原因是正虚,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如果人体正气相对不足,邪气乘虚入侵,则进一步使人体阴阳失调,脏腑经络功能紊乱,导致疾病的发生。对于恶性肿瘤来说更是如此。如果人体的正气亏损,病邪亢盛,机体抗邪无力,不能制止邪气的致癌作用,机体不断受到病理性的损害,癌肿就会发生、发展。人体正气虚弱,脏腑生理功能就失调、紊乱,瘀血、痰湿等病理产物就因此而自生,造成了肿瘤的病理学基础。《外证医案》则明确指出:“正气虚则成岩”。正气不足,脏腑功能失调是恶性肿瘤形成的主要病机。

肿瘤属于慢性消耗性疾病,癌瘤的生长又会进一步耗损正气,正不遏邪则又助长了癌瘤的发展。大多数肿瘤患者,特别是晚期肿瘤患者,正气亏虚表现尤为明显。肿瘤损耗正气,不但可以导致局部复发转移,正气不束邪,毒邪走窜,蚀骨淫脑,变证丛生,危及生命。

古人十分重视脾和肾两脏在正气亏损中的作用,明代著名医学家张景岳说:“脾肾不足及虚弱失调之人,多有积聚之病。”肾为先天之本,即是人的先天遗传的身体素质。脾为后天之本,是指后天通过饮食、调养等对体质的影响。所以正气虚弱,可以首先在脾、肾功能失调上表现出来,或脾气失健,或肾气不足等。如果此时失去调治,或病久以后,进一步损伤各脏的气血、阴阳和津液,甚至伤及阴精、元气等人体的基本物质,到晚期至虚之候出现时,病就难治了。所以在治疗肿瘤病的任何阶段,始终要抓住正气亏虚这一个病机,采取适当适时的扶正疗法,是掌握治疗肿瘤病主动权的关键。

2.气滞

中医学认为人体各种功能活动都依赖气的作用。气的功能活动称为气机,表现为升降出入,运行全身,增强和调节各组织器官的功能和补充各组织器官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气的运行失常和升降出入的异常称为“气机失调”,是肿瘤产生的重要原因。如《临证指南·郁证》云:“郁则气滞,其滞或在形躯,或在脏腑,必有不舒之现症……不知情志之郁,由于隐曲不伸,故曰气之升降开合枢机不利。”引起气滞的原因很多,或由情志不舒,或邪毒外侵,或因痰、湿、食积、瘀血等阻碍气机;或气虚,运行无力而滞;脏腑功能障碍也是形成气滞的重要原因,如气滞在胸,肺失宣肃可见胸闷咳喘,气滞在肝,失于疏泄可见胸胁胀闷疼痛,气滞在胃,升降失司可见胃脘痛、嗳气、恶心呕吐等。引起气滞的病因不同,但病机相同,可见于肿瘤的各个阶段,在肿瘤的早期尤为多见。

3.血瘀

人体正常情况下,血液在脉中周流不息地运行,灌溉五脏六腑,濡养四肢百骸。如果某些原因使血液运行不畅,阻滞在经脉之中,或者溢于经脉之外,瘀积到脏腑器官里,形成了瘀血,日久不散,就可能生成肿瘤。瘀血阻滞是肿瘤的主要病因病机之一。历代许多医家都曾有关于瘀血与“石瘕”“癥积”“噎膈”等肿瘤病之间联系的论述。清代王清任《医林改错》云:“肚腹结块,必有形之血”。强调气滞血瘀在癌肿的形成中的重要作用。瘀血是指血液运行迟缓和不通畅的病理状态,引起血瘀的成因有多方面,或气滞血瘀,或气虚血瘀,或寒凝血滞,或邪热煎熬致瘀,或外伤致瘀等。因瘀血而致癌肿的病机主要为血瘀气滞,瘀血积聚,发为肿块。瘀血是血瘀的病理产物,同时瘀血阻于脉络,又可导致血瘀。血瘀可以是全身,也可是局部,可发生在脏腑、经络、九窍等任何部位。现代医学研究显示肿瘤患者普遍存在的血液高凝状态可能与中医的血瘀相关。

临床上气滞与血瘀常常互为因果,同时出现。气为血帅,血的生成要靠气化生,血的运行要靠气推动。气滞则不能推动血行,血液流行不畅则瘀积在局部形成痞块。

4.痰凝

痰和湿是机体的病理性产物,亦是一些难治疾病的发病因素。痰可以引发许多病症,中医有“百病多由痰作祟”之说。痰之为病,非常广泛,可为排出体外的有形之痰,也可指表现为痰的特异症状的无形之痰。元代著名医学家朱震亨说:“凡人身,上中下有块者多是痰。”就是说明体内有肿块如“痰核”“瘰疠”“瘿瘤”等多种疾病都是由痰引起,这些肿瘤相当于现代医学的淋巴瘤、甲状腺肿瘤、某些皮下肿瘤等。

痰在正常人体中是不存在的。痰的产生,无论是外感六淫,还是内伤七情,饮食劳倦等都与肺、脾、肾密切相关,肺、脾、肾三脏气化功能失常,水液代谢障碍,津液不能输布,水湿不化,停滞而成痰。或为邪热烁津,凝结成痰。痰之已成,留于体内,随气升降,无处不到,阻于脏腑,流窜经络,变生诸证。恶性肿瘤不但多表现为局部肿块,而且有四处走窜的特点,与痰的特性十分吻合。

5.邪毒

毒邪有内外之分,外来者多由外来邪毒侵袭机体,广义上讲包括病毒感染、烟草、油烟的污染毒素、职业环境中的化学毒素,生活环境中的空气、水、土壤污染毒素,酒食中的各种毒素等。内生者可为五志过极,脏腑功能失调,气血痰饮等郁结而生,火热不仅能伤阴耗液,又能灼津为痰,灼血为瘀;热极则化毒,热胜则肉腐。或由痰湿瘀血等病理产物,久积体内,阻碍经络脏腑气机,郁而化热生毒,邪毒内生。毒是致病之因,热是毒聚之果,热与毒互结,内蕴脏腑经络而成癌肿。现代医学业已证实,有些肿瘤的发生与某些病毒长期感染有关,如鼻咽癌与EB病毒,宫颈癌与人乳头状瘤病毒,肝癌与乙肝病毒感染,人类伯基特(burkitt)淋巴瘤和成人T细胞白血病等的发生都与病毒感染有关。临床上肿瘤初期可表现为局部肿块,随着病情进展出现蕴久化热,出现局部红肿疼痛,破溃经久不愈。许多癌肿患者在病变过程中又易感染外邪或郁火外发,表现出明显的火热之象,如低热或高热,鼻衄,口臭,咯血,痰黄,口干,便结,尿黄,舌红,脉数等。

近年来有学者认为癌毒是恶性肿瘤之根本,把癌毒定义为已经形成和不断新生的癌细胞或以癌细胞为主体形成的积块,只有当体内有了癌毒,再加上六淫、七情、劳伤和其他因素的诱发,才会产生恶性肿瘤。可见无论是在认识肿瘤的病因还是在探讨肿瘤的病机时,都十分强调肿瘤的病因和病机的特殊性,中医学以“毒”概括其特征是有一定道理的。

肿瘤的形成主要由于正气亏损,正虚包括气血阴阳的亏虚,五脏功能的失调和虚损。气滞、血瘀、痰凝、毒蕴为肿瘤的基本病理变化,它们之间不是孤立的,气机失畅,水津不布则生湿聚痰,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气机郁结又易化火;另一方面,痰凝也可以滞气,化瘀生火;火热能煎熬津血为痰瘀,临床常常可表现为“痰凝气滞”“痰瘀互结”“痰毒蕴结”“痰热互结”,等等。而且正虚亏损、气滞、血瘀、痰凝、邪毒之间是互相影响,互相转化的,肿瘤的病机十分复杂,在临床需详加辨证,审证求因,辨证施治才能取得更好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