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众说纷纭

1969年10月29日,一根导线将位于洛杉矶加州大学和门洛帕克市的计算机相互连接了起来。紧接着,又有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和犹他大学的两台计算机分别加入。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这4台计算机构成的网络——ARPA网的雏形——竟然就是互联网(Internet)的前身。到今天,经过近50年的发展,互联网包括移动互联网已经遍布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据估算,每秒钟都会有将近100台设备联入互联网,预计到2050年,联网设备会超过5百亿台[1]

1989年,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科学家蒂姆·伯纳斯·李(Tim Berners-Lee)发明了一种超级链接(hyper-link)技术。用户可以通过超链从一个文档跳转到另一个文档。没过几年,这种技术已经相当成熟,成千上万的文档被超链连接成一个互联网之上的新层网络,这就是WWW(World Wide Web),即万维网。

在今天,我们通常会混淆“万维网”和“互联网”这两种不同的概念。但实际上,互联网是指路由器相互连通的物理网络(如图1-1所示,其中每个节点是一个IP地址,连线为路由相连),而万维网则是由不同的文档、多媒体文件连通而形成的逻辑网络(如图1-2所示,其中每个节点都是一个顶级域名即网站,大小对应的是网站的流量,颜色对应的是语言)。

图1-1 互联网的可视化图片来自https://en.wikipedia.org/wiki/Internet_backbone。

图1-2 万维网的可视化(另见彩插)图片来自http://internet-map.net/。

早期的万维网充斥了大量静态的页面:它们一经创建就不能修改,这就使得制作网页的人与浏览网页的人明显地分成了两大阵营。但随着动态网页技术的出现,越来越多的页面内容可以被浏览者修改甚至创建,用户的行为开始成为互联网演化的主要驱动。2004年,蒂姆·奥莱利(Tim O'Reilly)和戴尔·多尔蒂(Dale Dougherty)使用“Web 2.0”这个词来概括这种用户高度参与的万维网世界。

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移动设备的普及,人们开始步入移动互联网时代。据统计,到2014年1月,随着2G、3G、4G网络的发展,移动设备的上网时间开始超过台式机电脑设备的总时间。整个互联网生态也发生了重大变革,巴掌大的手机成为了商家争夺的主战场。移动互联网的便捷性使越来越多的人被“卷入”了互联网。截至2014年,全世界联网的人口比例已经达到了60%之多[2]

被卷入互联网世界的不仅是40多亿人口,更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网络。Facebook、Twitter、微信、QQ等社会化软件的发明,使互联网上的人类不再是一个个孤岛,而是一个个庞大的紧密联系的群体。从BBS到论坛,从社区到社群,人与人之间的连接正在以超乎想象的方式跨时空地产生着,大量的无边界组织正在网络上形成。

种种迹象已经充分表明,互联网变革的不仅仅是技术,更是我们整个人类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