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佛教文化(方立天文集·第七卷)
- 方立天
- 2025字
- 2020-08-29 19:06:50
二、触类是道与即事而真
慧能提出“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的宗旨,要求众生排除杂念,不执著事物的相状,不执著事物为实有,返归自性,顿悟成佛。慧能所说的众生的自性就是佛性,佛性作为众生的本性,归属于宇宙万物的真如本性,佛性与真如本性是相等相通的。众生体悟宇宙万物的真如本性,也就返归众生的本性,觉悟成佛。这样众生顿悟成佛就集中归结为这样的问题:众生的杂念、执著、行为和万物的本性关系如何?众生的日常行事与众生的佛性关系怎样?这也就是如何通过修禅顿悟众生和万物的本性问题。围绕着这样的主题,慧能门下衍为南岳怀让、马祖道一和青原行思、石头希迁两大系的禅修方式,南岳一系倡导“触类是道”,青原一系主张“即事而真”。
(一)触类是道
“触类”是指人在禅修中的各种行为、表现,“道”是佛道、佛理、佛性。“触类是道”是说人在禅修生活中的任何行为都是佛道、佛理、佛性的自然流露和表现。马祖道一禅师(709—788)是“触类是道”禅法的主要倡导者。道一原主坐禅,怀让特以磨砖不成镜为喻说明成佛不必坐禅,使他顿然开悟。他继承慧能的思想,提倡“即心即佛”说,认为众生心性与佛性没有差别,人的自心即是佛心,自心就是佛。因此人的一切行为也都是佛道、佛性的表现,是一切皆真。马祖高弟南泉普愿禅师说:“平常心是道。”众生的平常心本来就是佛心,只是因为众生没有觉悟到这一点,随着名言,执著外物,以为实有,形成迷惑:若能一旦回光返照,停止向外追求,返本归源,那就全体都是佛心、佛道,没有别的什么东西;若能了解、觉悟本心就是佛心,那就大道只在目前。禅道触目皆是,行住坐卧,应机接物都合乎佛道,都是佛道的体现。马祖认为,修行成佛的关键在于悟得本心,只要小心护持本心(佛心),使其不受污染,那就不需要另外一些特别的修持,不需要有意识地去作从善止恶的事,只要“纵任心性”,任运自在就够了。如扬眉、动目、哈欠、咳嗽,这些小动作都是佛事。所以马祖在接引前来禅修的学人就采用奇特古怪的教学方法,他不用语言文字来讲佛理,而是用打耳光、口喝、脚踢等动作,刺激诱导门人,教人去思索,返归本心,悟得本心,求得自我解脱。
马祖道一的禅学思想和禅修方式对后世禅宗的影响极大。黄柏希运继承道一的思想和风范,进一步主张“心即是佛,更无别佛。即心是佛”(《黄柏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不仅如此,“此法即心,心外无法,此心即法,法外无心……心即是法,法即是心”(同上)。心不是“见闻知觉”,而是“本源清净心,常自圆明遍照”(同上)。也就是宇宙万物的清净本体。希运排斥人们通常的感性和理性活动,主张直指心源。希运弟子义玄又创临济宗,形成峻烈的宗风。他提倡大机大用,棒喝齐施,把种种机用和一切言句都安措在剑刃口子上,逼人顿悟。在禅宗各派中,临济宗是对修持方式作了最大变革的流派,影响也最大、最久。马祖后形成的另一系沩仰宗,创始人之一沩山灵祐,也主张“以思无思之妙,返思灵焰之无穷,思尽还源,性相常住。事理不二,真佛如如”(《五灯会元》卷九《仰山慧寂禅师》)。强调借寻思的方便以触发顿悟,重视事理并行,识心达本。
(二)即事而真
“即事”是不离开日常行事。“真”,真实、本性、道、理、空。“即事而真”是指在禅修时从个别的事象上体悟,显现出性、理、空来。这种禅法和境界是青原行思门下希迁(700—790)提出的。相传希迁读僧肇《肇论》中“会万物为己者其唯圣人乎”句,深受启发,于是仿照道家《参同契》,也作《参同契》来发挥禅法。希迁所讲的“参”,指参差互殊的万物各不相犯,“同”是讲万物虽然殊异但又是互相渗透的、统一的,是“名异体一”,“契”是说禅修者在日常行事中,要体悟、契会万物既异又同的道理。这个理是众生本心所具有的,由此,理也就是心、本心。理与事并不相同,理是本,事是末,是有区别的。理与事又不分开,是统一的,要互相联系起来看。禅修者在禅观时要善于从具体的事相上体证全体的理,会末归本,返归本源一心,也就达到“即事而真”的境界。希迁倡导的这种禅法,开辟了青原一系的宗风。希迁经药山帷俨再传云岩昙晟,又提出“宝镜三昧”法门,主张在禅观时观照万物应当像面临宝镜一样,镜外是形相,镜内是影子,形影对显,形怎样影也就怎样,镜里的影子就是镜外形相的显现,影即是形。这是通过具体事象以显现出理的形象比喻。昙晟用这个比喻来说明希迁倡导的由个别体现全体的境界。希迁禅法的流传,导致后来曹洞、云门和法眼三宗的成立,这些派系的禅法都是“即事而真”宗旨的阐扬。
“触类是道”和“即事而真”是慧能以后禅宗内部的两种禅法、两种宗风。“触类是道”侧重于道、理,主张理体现到个别的事象上,所见的事象也无不是道。“即事而真”则从客观的事象出发,强调从纷繁复杂的个别事象中看出全体理,所见的各种个别的事象无不是理。从认识论来说,这两种禅法实质是,通过不同的途径,共同达到理事圆融的境界。这两种禅观涉及认识中的个别与一般、殊相与共相的关系,揭示了不同的认识途径,包含着辩证法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