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理论创造能力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但并不死板、教条地时时处处唯马克思主义是从,而能够根据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情况,创造性地转化、运用马克思主义,使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用中国具体实际“化”马克思主义,在马克思主义中融入中国因素,形成“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再以此指导各项工作,从而取得了世界上其他政党难以企及的胜利和成就。当然,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并不是一开始就形成的思维方式,而是在经历了多次经验教训之后总结出来的,但是随着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强大,这种理论创造模式已经趋于定型化,成为一种占主导的理论创新方式。正如张维为所指出的:“中国模式的哲学观主要是实践理性,也就是在‘实事求是’的思想指导下,一切从实际出发,不搞本本主义,不断总结和汲取自己和别人的经验教训,推动大胆而又慎重的体制改革和创新。”张维为:《中国震撼》,100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改革开放之初,针对国内外质疑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性质的声音,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极富政治智慧地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一个创造性的、石破天惊的理论成果:它一方面强调了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性质,为改革开放提供了足够的意识形态合法性,同时又冠以中国特色”,为各项政策措施的推行留足了想象空间这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是绝无仅有的,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极其睿智的理论创造能力

有一些人也许会产生这样的疑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不是有点”?它的社会主义体现在什么地方,它的中国特色又体现在什么地方?实际上,这样思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有点犯了“形而上学”的错误。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要的并不是从理论上割裂地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什么是中国特色,而是要从实践上解决怎样在中国发展社会主义,怎样用发展保持中国的社会主义性质。这恰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妙所在。

回顾到目前为止的整个改革历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协商民主”“中国梦”等,都闪耀着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创造光芒。指导思想形成过程中的每一个重要进展,尽管不乏这样或那样的“左”的干扰,但终归还是强大的理论创造占据了上风。“意识形态代表的是整个国家的发展方向以及党如何带领人民达到这种发展目标的蓝图。如果党不能重建一种新的意识形态,政党的统治能力还会因为经济的继续发展而加速下降。”郑永年:《中国模式:经验与困局》,75页,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0。可以说,经过立党90多年、秉国60多年、改革开放40年的实践,不拘泥于教条的执政思维已经深深地刻印在了每一位中国共产党人的脑海之中,成为不可磨灭的精神基因。中国共产党深知,马克思主义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开辟了通向真理的道路。中国共产党始终对理论僵化、思维停顿保持足够的警惕,始终以高度的理论敏感和理论自觉看待改革中出现的情况和问题,始终以宽广的胸怀接纳包容多方面的理论元素,永远立于时代的理论制高点。如今,在系统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时代课题上,中国共产党又取得了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