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张景岳生平传略

张景岳(1563—1640),名介宾,字会卿,号景岳,又号通一子,明代浙江绍兴人。祖籍四川省绵竹县,其先世在明朝初期以军功授以绍兴卫指挥,遂定居浙江。张景岳才思敏捷,凡天文、音律、兵法、象数等无不通晓,有较扎实的文学、史学、哲学基础。

张景岳一生经历丰富。万历初年,张居正出任明朝内阁首辅,颁布考成法,改革官制,明令官职不论大小,一概不准世袭。张家世授的绍兴卫指挥使,可能也到此为止。这大约是张景岳14岁就随父进京,另谋出路的原因之一。从此以后,他在北方地区生活了40多年。据《张景岳传》记载:景岳父亲张寿峰为“定西侯客”(一说为“定西侯”的门客,一说为驻外迎送宾客的官名)。他随父至京后,除了接触天下名人学士外,主要就学于当时的名医金梦石,并“尽得其传”。

张景岳虽早年从师学医,但并未以医为业。《景岳全书·鲁超序》称其“壮年好谈兵击剑,思有所用于世”;林日蔚的跋文说其“壮岁游燕、冀间,从戎幕府,出榆关(今山海关)、履碣石、经凤城、渡鸭绿”,说明他的壮年是在军中度过的。在“渡鸭绿”之后,因无所就才“翻然而归”。考之《明史》和《中外历史年表》(中华书局1961年2月版),“渡鸭绿”时正是万历壬辰年(1592)5月,日本大举侵犯朝鲜、逼王京的时间。朝鲜王李昖奔平壤、走义州,求援于明朝。同年7月,明偏师来援攻平壤未克;12月明大军至义州。在打败日军后第2年(1593)7月撤军回国。据此推断张景岳自军中返回时已31岁左右。因其从军时间较长,又曾学过医,故除作为幕府参谋外,兼为军民治病。

张景岳卸军职返回京师后,专心致志于医术,真正开始了职业医家的生涯。《景岳全书·卷七·伤寒典》曰:“万历乙巳岁,都下瘟疫盛行,凡涉年衰及内伤不足者,余即用大温大补兼散之剂,得以全活者数七人。”万历乙巳即1605年,时张景岳43岁,距南返尚有15年。他参加了京都及其周围瘟疫流行的救治,取得较好的疗效。《景岳全书·卷七·辨舌色》:“余在燕都,尝治一王生患阴虚伤寒……前后凡用人参、熟地辈各一二斤。”《景岳全书·卷二十五·积聚》:“余在燕都,尝治愈痞块在左胁者数人,则皆以灸法收功。”这两案都指明诊疗地点在燕都(即北京)。《景岳全书·卷三十四·秘结》:“朱翰林太夫人,年近七旬,于五月时,偶因一跌即致寒热……及余诊之,见六脉无力,惟头面上身有热,而口则不渴,且足冷至股。余曰:此阴虚受邪,非跌之为病,遂以理阴煎加人参、柴胡,二剂而热退。”后又继发腹胀,大便不通,群医欲用寒冷,景岳“坚执不从”,仍以“前药更加姜、附,倍用人参、当归,数剂而便即通,胀即退”。翰林学士在明代为二品高官、内阁成员,集中在京师办公。若非名医,不可能频频出入这样的大官府第为其太夫人诊病。此案病情复杂,景岳明辨标本,力排众议,应手取效,医术确是精湛。这也可作为张景岳行医于京师,且医术、医名均已很高的佐证了。《张景岳传》称其“为人治病,沉思病原。单方重剂,莫不应手霍然,一时谒病者辐辏其门”,为当时张景岳在京师行医盛况的真实写照。

张景岳以医家身份在京师生活了比较长的时间,名噪京师,“时人比之仲景、东垣”,“沿边大帅皆遣金币致之”。这使他仍时有机会出关外,为边塞将士治病,并得以了解当时辽西的军事、政治形势。他曾在辽阳道中预言:“不出五年,辽其亡矣。”后来事实果然证明了这一预言。世事变化和局势的急转直下,更促使他“决意石隐,避世壶中”,连京师也不愿久留。返回会稽之后,张景岳继续行医于“浙东、西,何止活万人”。与此同时,收徒授业,潜心著作。在这期间,先后到过西安和开封,为曾经担任河南学政、江西布政使司右参政的叶秉敬及其母亲看病。后来《类经》的刊行,得到叶秉敬的大力赞助。

青年时代,拜当时的名医为师。中年时代,又曾从戎幕府,经过了河南、河北、东北等地区,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至五十余岁,张景岳才返回乡里,全心研究岐黄之术。由于张景岳不但人生阅历丰富,又有大量临床经验。因此,不仅在中医基本理论方面很有研究,且在临床治疗方面亦颇有造诣,成为明代著名医家。余姚大文学家黄宗羲于《南雷文定前集》卷十为之作传,曾说:“是以为人治病,沉思病原。单方重剂,莫不应手霍然。一时谒病者,辐辏其门,沿边大帅,皆遣金币致之。其所著《类经》,综合百家,剖析微义,凡数十万言,历四十年而后成。西安叶秉敬,谓之海内奇书。”充分说明张景岳学经两富的成就,著有《类经》《类经图翼》《类经附翼》《景岳全书》《质疑录》等。

张景岳“备历南北”,“涉历不少”,但他并不讳避谈及没有亲身诊治过的疾病。如在论述岭南瘴气时,《景岳全书·卷十四·瘴气》言:“予未经其地,此不过臆度之见耳。”晚年得子的张景岳,衰病垂暮之日,大概男嗣均不足以承其业,所以把《景岳全书》的稿本托付给女婿和外孙。去世那一天,“自题其象,召三子而诲之,莞尔而逝”,享年78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