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治疗

5.1 治疗原则

白疕的治疗原则是内外兼治,注重整体治疗,近期疗效与远期疗效并重。中医主要治法有清热解毒、清热凉血、活血化瘀、养血润燥、祛风止痒等。

5.2 分证论治

5.2.1 血热内蕴证

治法:清热凉血解毒。

主方:犀角地黄汤 (《千金方》)、凉血地黄汤 (《外科大成》)加减。

常用药:水牛角 (或羚羊角粉)、地黄、玄参、赤芍、紫草、白茅根、丹参、槐花、地榆、牡丹皮、金银花、忍冬藤、天花粉、土茯苓、甘草等。

加减:热盛者,选加黄连、栀子、生石膏、知母等;痒重者,选加白鲜皮、苦参、蒺藜、乌梢蛇、僵蚕等;咽痛者,选加山豆根、板蓝根、牛蒡子;口干苦者,选加沙参、栀子、生石膏;有糜烂渗出,鳞屑黏腻,舌苔厚腻者,选加薏苡仁、萆薢、茵陈;便秘者,选加大黄、火麻仁、桃仁。

5.2.2 血虚风燥证

治法:滋阴养血润燥。主方:养血润肤饮 (《外科证治全书》)、当归饮子 (《外科正宗》)加减。常用药:当归、地黄、熟地黄、丹参、鸡血藤、何首乌、麦冬、天冬、玄参、白芍、赤芍、天花粉、白鲜皮、板蓝根、草河车等。

加减:心烦失眠者,酌加酸枣仁、首乌藤;便秘者,酌加火麻仁、何首乌;瘙痒者,酌加地肤子、蒺藜。

5.2.3 瘀滞肌肤证

治法:活血化瘀软坚。

主方:桃红四物汤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加减。

常用药:桃仁、红花、当归、川芎、丹参、赤芍、牡丹皮、鬼箭羽、茜草、泽兰、乌梢蛇、土茯苓、白花蛇舌草、香附等。

加减:皮损硬厚者,酌加三棱、莪术;肝郁气滞者,酌加柴胡、枳壳。

释义

●中医治疗:银屑病顽固而难治,各代医家认为本病发病外在因素为风、湿、热、燥、毒,内在病因与热、瘀、燥、虚等相关。针对血热内蕴证的清热凉血解毒法,针对血虚风燥证的滋阴养血润燥法,针对瘀滞肌肤证的活血化瘀软坚法,为目前临床治疗银屑病的三种主要治则治法。此外,开通玄府、温阳发汗,调和阴阳、驱毒外出,扶正补虚等方法,亦为银屑病的辨证治疗开拓了新的思路。

●内服中成药

消银颗粒:主要成分有地黄、牡丹皮、赤芍、当归、苦参、金银花、玄参、牛蒡子、蝉蜕、白鲜皮、大青叶、红花、防风。具有清热凉血、养血润燥、祛风止痒功效。用于血热风燥和血虚风燥型白疕。

复方青黛胶囊:主要成分有马齿苋、土茯苓、白鲜皮、白芷、青黛、紫草、丹参、蒲公英、贯众、粉萆薢、乌梅、五味子 (酒)、山楂 (焦)、建曲。具有清热解毒、消斑化瘀、祛风止痒功效。用于血热夹瘀,热毒炽盛证,治疗进行期白疕。

银屑灵颗粒:主要成分有苦参、甘草、白鲜皮、防风、土茯苓、蝉蜕、黄柏、生地黄、金银花、赤芍、连翘、当归等。具有祛风燥湿、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功效。用于白疕血热风燥证。

克银丸:主要成分有土茯苓、白鲜皮、北豆根、拳参。具有清热解毒、祛风止痒功效。用于皮损基底红,舌红,便秘,尿黄属血热风燥型的白疕。

大黄img虫胶囊:主要成分有土鳖虫、熟大黄、生地黄、水蛭、桃仁、白芍等12味中药。具有活血破瘀、通经消痞功效。用于瘀血内停,腹部肿块,肌肤甲错,目眶黯黑,潮热羸瘦,经闭不行。临床报道用于治疗瘀滞肌肤型白疕。

●治疗白疕的内服中药,往往药性偏寒,脾胃虚寒、胃肠不适及体质虚弱者难以长期服用,临床治疗时建议配合健脾和胃中药同时服用。用药期间需注意监测生化指标、血常规及患者临床表现,若出现生化指标异常、白细胞减少、便血及严重腹痛、腹泻等,应立即停药,并采取相应措施。

5.3 药物外治

可辨证选用清热凉血、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祛风止痒、养血润肤类中药熏蒸、熏洗、浸浴治疗。外用膏药宜用温和润肤之剂,如黄连膏等,每日1~2次。

释义

●外治中药:多采用清热解毒燥湿类中药,如大黄、黄芩、黄柏、土大黄、土茯苓、生地榆、连翘等;凉血活血养血类中药,如姜黄、紫草、红花、茜草、当归、透骨草、丹参、生地黄、玄参等;祛风杀虫止痒类中药,如苦参、白鲜皮、白芷、硫黄、蛇床子、地肤子、苦楝子、百部等。

●外治方法:包括中药熏蒸、熏洗、浸浴、湿敷、涂擦、封包、烟熏等多种治疗方法。药物剂型有软膏、霜剂、油剂、酊剂、醑剂、水剂、巴布剂、硬膏剂等。

●注意事项:进行期及血热内蕴证患者不宜用刺激性强的药物,以免激发红皮病或者脓疱型银屑病;静止期及血虚风燥证、瘀滞肌肤证患者可以涂用作用较强的药物,但是应当从低浓度开始,之后酌情增加。不宜广泛涂用含有重金属、有毒成分的外用制剂。

●其他疗法

西医疗法:常选用抗生素、维生素类、维甲酸类、免疫抑制剂、免疫调节剂、静脉封闭疗法等。

物理疗法:包括紫外线治疗、光化学疗法、光动力疗法等。

针刺疗法:常取穴位大椎、肺俞、曲池、合谷、血海、三阴交;头面部加风池、迎香;下肢加足三里、丰隆。手法中等强度,留针半小时,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症状好转后改为隔日1次。

耳针疗法:常取肺、神门、内分泌、心、大肠穴等;耳穴埋针或压豆。

刺络拔罐疗法:常取大椎、陶道、肝俞、脾俞等穴,每次选1~2个穴位以及皮损部位,用三棱针点刺,然后在穴位上拔罐,留罐5~10分钟,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预防与调护

①预防感染和外伤,在秋冬及冬春季节交替之时,要特别注意预防感冒、咽炎、扁桃体炎。对反复发作的扁桃体炎合并扁桃体肿大者,可考虑手术摘除。

②忌食辛辣腥膻发物,戒烟酒,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

③避免过度紧张劳累,生活要有规律,保持情绪稳定。

④急性期或红皮病型不宜用刺激性强的药物,忌热水洗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