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彤云中医皮科经验集要
- 曲剑华 刘清
- 3487字
- 2020-08-28 16:59:27
十七、热疮
【概述】
热疮,又称“热气疮”,病名出自晋·葛洪《肘后备急方》。本病相当于现代医学的单纯疱疹,是由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病毒性皮肤病。表现为红斑基础上迅速出现的簇集性小水疱,破后糜烂、渗液、结痂,愈后遗留色素沉着;局部自觉灼热、刺痛和瘙痒感,可伴发局部淋巴结炎及淋巴管炎;多见于成年人;好发于皮肤黏膜交界处,特别以口唇、鼻孔周围多见,亦可见于会阴部;多在热病之后或高热过程中出现;病程一般1~2周,可以自愈,但易于反复发作。
【病因病机】
陈彤云教授指出,在《诸病源候论·热疮候》中:“诸阳气在表,阳气盛则表热。因运动劳役,腠理则虚而开,为风邪所客。风热相搏,留于皮肤则生疮。初作瘭浆,黄汁出,风多则痒,热多则痛”;《圣济总录·热疮》中:“热疮本于热盛,风气因而乘之,故特谓之热疮”,皆是对本病病机的具体描述,并将本病归纳为外感风热毒邪,客于肺胃二经,热气蕴蒸肌肤;或由肝胆湿热下注,阻于阴部而成;或因反复发作,热邪伤津,阴虚内热所致。其中,若先天不足,外感热毒,热毒炽盛,毒入营血,内攻脏腑将出现危重症候。
【辨证论治】
陈彤云教授中医造诣的启蒙源于父亲陈树人先生,陈树人老先生擅治温热病,因此,陈彤云教授自幼耳濡目染,临证善于运用温热病的辨治思路,多根据病位的深浅、病势轻重的趋势,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陈彤云教授认为本病的发生与风热、时毒有关,亦属温病范畴。治疗上常运用温病学所创立的卫气营血、三焦辨证的理论体系,根据不同时期,采用不同的治法。初起在肺卫应宣肺透疹;出疹期肺经热盛,宜清肺透疹;后期邪热伤津,宜养阴攻毒。用药上更是轻证时“但用轻剂解之,即便痊可”,而重症采用重剂治疗。并根据前人“疹宜透发,勿宜补气”的经验,主张初透之际,不可早用凉泻,免致邪遏热伏,疹不外透,毒郁于内,而致变证。认为轻者使用重剂克伐太过,易伤气血,又有引邪入里之弊。
1.心火炽盛,兼感外邪
辨证要点:
多见于热性病后,红斑及簇集性小水疱,自觉局部灼热刺痒;伴口干,口渴,心烦急躁,小便黄赤,大便干燥。舌尖红,苔白,脉滑或数。
陈彤云教授认为若患者心经郁热,再加外感风热时毒,则常见此证型。治疗心经火热证的常用方多选导赤散,治法上不宜苦寒直折,而宜清心与养阴兼顾,利水以导热下行,使蕴热从小便而泄。
治宜清解余毒,清心利水。常以导赤散加减。主要药物有生地、木通、淡竹叶、生甘草等。方中生地甘寒而润,入心肾经,凉血滋阴以制心火;木通苦寒,入心与小肠经,上清心经之火,下导小肠之热,两药相配,滋阴制火而不恋邪,利水通淋而不伤阴,共为君药。竹叶甘淡,清心除烦,淡渗利窍,导心火下行,为臣药。生甘草梢清热解毒,尚可直达茎中而止痛,并能调和诸药,还可防木通、生地之寒凉伤胃,为方中佐使。
2.肺胃湿热,兼感外邪
辨证要点:
皮疹色淡红,水疱饱满,刺痒胀痛,破后结痂或糜烂、渗出;伴口腻或渴不欲饮,小便黄,大便干或黏滞不爽。舌质红,舌体胖大,苔白腻或黄腻,脉滑或缓。
陈彤云教授认为,若炎性水疱,周围红晕明显,则为湿热或时毒所致。多以清解肺胃、利湿解毒为法。
治宜清肺胃热,利湿解毒。常以黄连解毒汤加减。黄连解毒汤可以泻火解毒,治疗三焦火热证。其中黄连擅长于清热燥湿,清热解毒,作用于中焦;黄芩则主要作用于上焦;黄柏主要作用于下焦;栀子清热利水,使热邪从小便排出。可加车前子、泽泻、茯苓、冬瓜皮、萆薢等利湿之品。
3.气阴两伤证
辨证要点:
常见于病史久,反复发作患者。水疱色淡,痒痛症状不显;伴面色 白,少气懒言,畏寒肢冷,脘痞纳呆;舌质淡,苔少或无苔,脉细数。
陈彤云教授认为若是病程日久、反复发作者,易有气阴不足之弊,故清解余毒的同时,需加用益气养阴、扶正固表的治疗。
治宜益气养阴,扶正固本,清解余毒。常用人参固本汤、玉屏风散加减。其中人参、黄芪益气固表;熟地,天冬,麦冬,五味子滋养阴津;白术健脾利湿;知母、黄柏清上炎虚火。共奏扶正清解余毒之功。
【典型医案】
医案一
王某,男性,23岁,2010年2月16日初诊。
主诉:
口唇部起水疱3天。
现病史:
外感发热1周后出现口唇部起水疱,局部灼热、刺痒;伴口干,口渴,心烦急躁,小便黄赤,大便干燥。
舌脉:
舌尖红,苔白,脉滑略数。
皮科情况:
上唇部炎性红斑,其上簇集性绿豆大小张力性水疱,疱液略浑浊,少许结痂。
辨证:
心火炽盛,兼感外邪。
治则:
清解余毒,清心利水。
方药:
生地15g,木通10g,竹叶10g,甘草6g,茯苓10g,生薏米15g,泽泻10g,陈皮10g,板蓝根20g,麦冬10g,知母10g,黄柏10g。7付水煎服,早晚饭后分温服。
二诊(2010年2月24日):
服上药7剂后,皮损全部干燥结痂,部分痂皮脱落,局部痒痛症状明显改善,口干渴明显减轻,二便调。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滑。上方去麦冬、知母,继服5日后停药。
【医案分析】
本例患者明确有热性病后期发病的特点,根据诸症显象,辨证明确,导赤散之主证。导赤散为治心经火热证的常用方,又是体现清热利水养阴治法的基础方。方中生地黄、木通、竹叶、生甘草清心利水养阴,主治心经火热证。心火循经上炎,而见心胸烦热、面赤、口舌生疮;火热内灼,阴液被耗,故见口渴、意欲饮冷;心与小肠相表里,心热下移小肠,泌别失职,乃见小便赤涩、刺痛;心火上炎而又阴液不足,故治法不宜苦寒直折,而宜清心与养阴兼顾,利水以导热下行,使蕴热从小便而泄。方中生地甘寒而润,入心肾经,凉血滋阴以制心火;木通苦寒,入心与小肠经,上清心经之火,下导小肠之热,两药相配,滋阴制火而不恋邪,利水通淋而不伤阴,共为君药。竹叶甘淡,清心除烦,淡渗利窍,导心火下行,为臣药。生甘草梢清热解毒,尚可直达茎中而止痛,并能调和诸药,还可防木通、生地之寒凉伤胃,为方中佐使。四药合用,共收清热利水养阴之效。
医案二
刘某,女性,38岁,2008年10月14日初诊。
主诉:
下颌部起水疱伴痒1周。
现病史:
1周前始于下颌部起水疱,渐增多,局部刺痒,微胀痛;伴口腻或渴不欲饮,小便黄,大便干或黏滞不爽。
舌脉:
舌质红苔白腻,舌体胖大,脉滑缓。
皮科情况:
下颌部钱币大小淡红色斑片,其上多数水疱,疱壁紧张,小部分破溃糜烂。
辨证:
肺胃湿热,兼感外邪。
治则:
清肺胃热,利湿解毒。
方药:
黄连10g,黄芩10g,黄柏10g,栀子6g,板蓝根15g,大青叶10g,车前子10g,木通6g,泽泻10g,茯苓10g,冬瓜皮10g,萆薢10g。7付水煎服,早晚饭后分温服。
二诊(2008年10月21日):
服上药7剂后,水疱全部干燥结痂,部分痂皮脱落,少许脓痂未脱。口渴明显减轻,大便调。舌质淡红苔白,脉滑。上方加公英、连翘加强清热解毒力量,继服7剂。
三诊(2008年10月28日):
水疱全部消退,脱皮脱落,局部淡红色斑片,无痒痛感。二便调。舌质淡红苔薄白,舌体略胖大,脉滑。换服除湿丸2周以巩固疗效。
【医案分析】
本例患者诸症显示有胃肠湿热,故选黄连解毒汤治疗。方中黄连、黄芩、黄柏、栀子可清三焦蕴热,通利三焦;板蓝根、大青叶清解毒邪,车前子、木通、泽泻清热利水。二诊时病情控制,但可见脓痂,故加连翘、公英以加强解毒之功。三诊时病情基本已愈,但舌脉之象仍有脾湿,故以成药除湿丸健脾利湿,巩固治疗。
医案三
庄某,男性,40岁,2009年6月24日初诊。
主诉:
面、唇反复起水疱1年余,复发2天。
现病史:
近1年余,间断于面颊、唇周起水疱,伴痒痛,经治约10天左右可愈,但时有复发。2天前劳累后病情反复,唇部、面颊两处新生水疱,轻微痒痛;伴乏力,面色 白,畏寒,自汗肢冷;脘痞纳呆;大便溏,小便调。
舌脉:
舌质淡,苔少,脉细数。
皮科情况:
面颊、上唇两处钱币大小淡红斑,其上可见水疱,色淡,疱壁略松弛。
辨证:
气阴两伤证。
治则:
益气养阴,扶正固本,清解余毒。
方药:
人参10g,党参10g,炙黄芪10g,熟地黄10g,麦冬10g,天冬10,茯苓10g,白术10g,防风10g,炒薏米15g,知母10g,黄柏10g。7付水煎服,早晚饭后分温服。
二诊(2009年7月1日):
服药后部分水疱干涸,无痒痛,乏力缓解;纳可,无腹胀,大便成形,小便调。舌质淡红,苔少,脉细。上方去党参、黄柏,继服7日。
三诊(2009年7月8日):
皮损完全消退,局部淡红色斑片;精神可,仍有少许自汗现象;纳佳,眠安,二便调。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滑。换服成药玉屏风颗粒7日巩固疗效。
【医案分析】
本病患者病史久,反复发作,致气阴两伤,故临证可见乏力,面色 白,畏寒,自汗肢冷,脘痞纳呆,大便溏等症状,皮损亦色淡,痒痛不显,根据辨证选择益气养阴、扶正祛邪之方药。方中人参、党参、炙黄芪、防风益气固表;熟地黄、麦冬、天冬滋阴;茯苓、白术、薏米益气、健脾利湿;黄柏、知母清上炎之虚火;诸药共用以益气固表,扶正清解余毒。二诊时虚火已去,故减黄柏。三诊时病愈,仅有自汗之证,故予玉屏风颗粒固表敛汗巩固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