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紫癜风

【概述】
紫癜风是一种常见的非感染性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以表面有一层角质薄膜的红色或紫红色多角形扁平丘疹为典型皮损,常见于四肢、口腔及外阴部黏膜,多同时受累。常见于成年人,在长期慢性发展过程中,丘疹常呈各种特殊形状或不同的排列。属于现代医学扁平苔藓范畴。
祖国医学对此病早有记载《证治准绳》:“夫紫癜风者,由皮肤生紫点,搔之皮起,而不痒痛者是也。”古代医家对本病的病因早有一定的认识,如清·吴谦《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总由热体风邪、湿气侵入毛孔,与气血凝滞,毛窍闭塞而成。多生面项,斑点游走,延蔓成片,初无痛痒,久之微痒”;很多医家认为,本病的发生是由于患者的禀赋不足,失于调养,劳伤肝肾,或素体血热,日久耗阴,复感风湿邪热,郁阻肤腠,脾失运化,湿热内生,气血不畅,瘀阻脉络所致。湿热内蕴与血虚风燥是发病的重要因素。
【病因病机】
陈彤云教授认为本病的发作是由于患者素体阴血不足,脾失健运,湿蕴不化,复感风热,湿热凝滞,发于肌肤而成;或因肝肾不足,阴虚内热,虚火上炎而致。病因主要有风、湿、热、瘀等,与肝、脾、肾关系最为密切。
【辨证论治】
陈彤云教授认为辨证时须把握肝、脾、肾的脏腑定位,并结合风、湿、热、瘀等要点,分析皮损特点。皮疹肥厚、浸润,表面紫红色、光滑,瘙痒明显,女子白带多,舌质淡,苔白,脉缓,为脾失健运,风湿蕴阻经络所致;口腔黏膜可见有白色条纹或网纹,有时伴充血或糜烂,有灼痛感或有味觉异常,伴口干咽燥,头昏耳鸣,潮热,眠差多梦,疲劳乏力,纳差,舌质红,光滑无苔,脉细数,为肝肾不足、阴虚火旺所致。斑色紫暗者属血瘀;斑色淡、白属气滞。治疗上将本病分为三个证型加以辨证论治。
1.风湿蕴阻证
辨证要点:
病程一般较短,皮损呈环状或线状排列;皮疹肥厚、浸润,表面紫红色、光滑;瘙痒明显;脘腹痞闷,纳呆,肢体困重,大便溏泄不爽,女子白带多。舌质淡,苔白,脉缓。
陈彤云教授认为:这是由于患者素体阴血不足,脾失运化,湿蕴不化,复感风邪,湿热凝滞,气机不畅,肌肤失养而发。风湿蕴肤,则皮肤瘙痒;湿热蕴结脾胃,运化失司,气机受阻,升降失常,故见脘腹痞闷,纳呆,大便溏泄不爽;湿热下注,则女子白带多。
治疗宜疏风利湿,活血通络。主要药物有蝉衣、白僵蚕、白鲜皮、地肤子、车前草、土茯苓、苦参、鸡血藤、首乌藤、丹参等,重在祛风利湿。方中蝉衣、白僵蚕、白鲜皮祛风止痒;白鲜皮、地肤子、土茯苓、苦参清热利湿;车前草清热利湿、利尿止泻;所谓“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故用鸡血藤、首乌藤、丹参养血活血通络;诸药合用,风除湿去痒止,气血调和,则皮疹消退。如脘腹胀满,呕恶厌食,加陈皮、厚朴、木香理气;肢体困乏,纳差,加茯苓、白术、白扁豆健脾。
2.阴虚火旺证
辨证要点:
皮疹多见于黏膜部位,临床常见口腔黏膜白色条纹或网纹、紫红色斑,伴充血或糜烂,有灼痛感或有味觉异常;可伴有口干咽燥,头昏耳鸣,潮热,疲劳乏力;纳差,多梦,大便干结,小便短黄。舌质红,光滑无苔,脉细数。
陈彤云教授认为:这是由于患者肝肾不足,风湿热邪,蕴于肌腠之间,日久不得疏泄,虚火上炎,熏蒸于口腔黏膜而发。肝肾不足,清窍失养,故见头晕耳鸣,眠差多梦;阴虚火旺,则口干咽燥,潮热,大便干结,小便短黄。
治疗宜滋补肝肾,滋阴降火。方用沙参麦冬汤加减。主要药物有沙参、麦冬、金银花、玄参、知母、女贞子、玉竹、熟地、白芍、茯苓等。全方重在滋阴降火,补益肝肾。方中沙参、麦冬、玉竹、知母、玄参生津润燥;知母、玄参、金银花合用降虚火;女贞子、熟地补益肝肾;熟地、白芍养血敛肝;茯苓防滋腻太过而健脾利湿;诸药合用,肝肾健,虚火降,则皮疹消退。如皮损糜烂结痂,伴纳差,疲劳乏力,加生白术、生薏仁健脾利湿。
3.气滞血瘀证
辨证要点:
病程较长,皮疹呈紫红色、褐色,或伴色素沉着,微痒;口腔黏膜可见白色网纹或斑纹,有粗糙、麻木感,可有充血或糜烂,或有刺痛感;常伴口苦咽燥,面色暗淡,月经失调;腹胀纳差;眠安或多梦;便干尿黄。舌质暗红,苔黄,脉弦。
陈彤云教授认为:此型患者多因外受风湿热之邪,搏于肌肤,气机不畅,气滞血瘀,肌肤失于濡养而发于肌肤。气机阻滞,运化失常,故见腹胀纳差;妇女气郁血瘀,冲任经脉受阻,则月经失调;气血瘀滞而化热,故见口苦咽燥,便干尿黄。
治疗宜活血化瘀,理气解毒。方用桃红四物汤加减,重在养血活血。主要药物有当归、生地、红花、赤芍、桃仁、枳壳、柴胡、甘草、川芎等。方中生地替换熟地,既能滋阴补血,又免滋腻太过;当归、赤芍、川芎养血活血;桃仁、红花加强活血作用;柴胡行气;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以达到行气、活血化瘀的作用。如情志抑郁或急躁易怒,胸胁胀痛,加白芍、陈皮、枳壳行气疏肝;如痛经,加益母草、蒲黄调经止痛;如脘腹胀满,加木香、厚朴。
【典型医案】
医案一
刘某,女性,26岁,2010年5月11日初诊。
主诉:
躯干起红斑、痒2月。
现病史:
患者2月前曾发生外感,愈后躯干部出现红斑,痒感明显,近日红斑增多,痒感加重;伴周身乏力,纳谷不香,口不干,大便偏稀。
舌脉:
舌淡红边有齿痕,苔白,脉缓。
皮科情况:
躯干部散见指盖大小多角形的紫红色斑块,边缘清晰,表面光滑,浸润,上有少量细薄鳞屑,皮损呈环状或线状排列。
辨证:
风湿蕴阻证。
治则:
祛风利湿,活血通络。
方药:
白鲜皮10g,地肤子10g,苦参15g,防风10g,当归10g,川芎10g,丹参15g,鸡血藤15g,白术15g,茯苓15g。21剂水煎服,早晚饭后分温服。
二诊(2010年5月27日):
服药半月后,躯干部无新发皮损,腹部红斑颜色较前为淡,脱屑不多,仍痒,纳可,大便调。舌暗红,苔薄白,脉沉。上方去防风,加刺蒺藜10g,僵蚕10g,以加强祛风止痒的作用。14剂,服法同前。
三诊(2010年6月10日):
服药2周后,病情进一步好转,痒感明显减轻,腹背部皮损部分消退。纳可,二便调。舌暗红,苔薄白,脉沉。上方加首乌藤15g养血祛风止痒。14剂,服法同前。
【医案分析】
患者典型皮损表现为指盖大小多角形的紫红色斑块,边缘清晰,表面光滑,浸润,上有少量细薄鳞屑,皮损呈环状或线状排列,以躯干部为主,皮损痒。根据典型皮损表现﹑分布及症状,诊断为紫癜风(扁平苔藓)。皮损为淡红,表明其热象不重;皮损发展较快,痒感明显,为风邪较盛;周身乏力,纳谷不香,大便偏稀,舌淡红边有齿痕,苔白,脉缓,为湿盛阻碍气机所致。陈彤云教授在治疗上以祛风利湿,活血通络为大法。方中用白鲜皮、地肤子、防风、苦参、僵蚕祛风利湿以止痒;白术、茯苓健脾利湿以扶正;当归、川芎、丹参、鸡血藤、首乌藤养血活血通络。全方共奏祛风利湿,活血通络之效,风除湿祛痒止,气血调和,皮损消退,疾病愈。
医案二
王某,男,45岁,2009年11月25日初诊。
主诉:
口腔反复起红斑、破溃1年余。
现病史:
患者1年多来口腔反复“溃疡”,在北京口腔医院病理诊断为口腔“扁平苔藓”,口服维生素治疗效果不显。现症见:口腔左侧白色斑片,痒感明显,伴有腰酸乏力,烦躁;纳可,轻度口干,夜寐欠安,二便调。
舌脉:
舌质红,苔少,脉细。
皮科情况:
左侧口腔颊黏膜见白色扁平丘疹,部分融合成片,表面有网状条纹,皮损轻度浸润,周边轻度炎性红斑。
辨证:
阴虚火旺证。
治则:
滋补肝肾,清解虚热。
方药:
北沙参15g,石斛15g,玉竹10g,麦冬10g,茯苓15g,夏枯草15g,黄柏10g,盐知母10g,肉桂3g,白芍15g,熟地10g,生白术15g。14剂水煎服,早晚饭后分温服。
医嘱:
忌食辛辣、鱼虾蟹等发物。
二诊(2009年12月22日):
服药后口腔痒感症状减轻,左侧口腔颊黏膜处仍可见轻度浸润的白色扁平斑片。纳可,大便调,时有腰酸乏力,烦躁,夜寐欠安。舌边尖红,苔少,脉细。上方加生牡蛎15g,川贝10g软坚散结。14剂,服法同前。
三诊(2010年2月3日):
服药后口腔痒感症状继续减轻,皮损面积较前有所缩小,腰酸乏力症状好转,纳可,大便调。舌边尖红,苔薄白,脉细。上方加连翘20g清热解毒。14剂,服法同前。
四诊(2010年4月21日):
服药后口腔痒感基本已除,左侧口腔颊黏膜处白色扁平斑片面积较前明显缩小且变薄,烦躁、夜寐欠安较前好转,纳可,大便调。舌边尖红苔薄白,脉细。上方去肉桂、白芍、熟地,加双花15g、藏青果9g以清热解毒利咽。14剂,服法同前。
【医案分析】
患者因肝肾不足、阴虚内热、虚火上炎于口而发病。肝肾不足,故可见腰酸乏力;阴虚生内热,热扰心神则可见烦躁,夜寐欠安;热伤津,则见口干;舌质红,苔少,脉细,亦为肝肾阴虚,虚火上炎之证。治疗上以滋补肝肾,清解虚热为大法。方中用北沙参、石斛、玉竹、麦冬、白芍、熟地滋补肝肾养阴;黄柏、知母清虚热;肉桂补肝肾之阳,引火归原,阳中求阴,“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阴得阳生而化源不竭”;生牡蛎、川贝、夏枯草软坚散结以消斑片;丹参养血活血通络;连翘、双花、干青果清热解毒利咽。
本例患者病史1年余,口腔黏膜处反复出现皮损,轻度浸润,部分融合成片;久病反复发作,陈彤云教授根据其病史特点,辨为阴虚火旺证,治疗上以滋补肝肾为主,辅以清解虚热,治疗过程中加入生牡蛎、川贝、夏枯草以软坚散结消斑。陈老结合现代药理学研究使用双花、连翘、干青果清热解毒,这三味中药药理学研究其对皮肤的细菌、真菌有抑制作用,而口腔的疾患往往伴有细菌、真菌的感染,真菌、细菌的有效清除,对口腔“溃疡”及皮损的消退是十分有利的。本病例辨证准确,用药合理,中西医结合,故取得了好的疗效。
医案三
赵某,女性,56岁,2009年11月10日初诊。
主诉:
身起红斑,伴痒12年。
现病史:
患者12年前躯干部出现暗紫色红斑,阵发性瘙痒,在当地医院行病理检查,诊断为“扁平苔藓”,口服维生素、抗组胺药及外用激素药等效果不显,暗紫色斑片逐渐增多,瘙痒加重;口不干,大便调。
舌脉:
舌暗红,苔薄白,脉沉。
皮科情况:
背部密集指盖大小的暗紫红色斑块,高出皮面,表面光滑;未见溃疡,糜烂渗出;间见少许抓痕血痂。
辨证:
气滞血瘀证。
治则:
活血化瘀。
方药:
当归10g,川芎10g,丹参15g,鸡血藤15g,桃仁10g,红花10g,沙参15g,枳壳10g,首乌藤15g,夏枯草15g。21剂水煎服,早晚饭后分温服。
二诊(2009年12月1日):
周身无新发皮损,背部斑块较前略平,痒感有所减轻。舌暗红,苔薄白,脉沉。上方加三棱10g,柴胡10g行气破瘀。21剂,服法同前。
三诊(2010年1月5日):
服药后无明显不适反应,背部斑块继续变薄,肩部部分皮损呈消退趋势,痒感明显减轻。纳可,二便调。舌暗红,苔薄白,脉沉。上方加莪术6g,陈皮10g再加强行气活血之力。21剂,服法同前。
【医案分析】
紫癜风(扁平苔藓)临床治疗上根据临床表现常分为风湿蕴阻、阴虚火旺、气滞血瘀三个证型。该患者病程较长,典型皮损表现为指盖大小的暗紫红色斑块,高出皮面,表面光滑,舌暗红,苔薄白,脉沉。证属气滞血瘀证。方中用桃仁、红花、三棱、莪术活血化瘀;当归、川芎、鸡血藤、首乌藤养血活血;陈皮、枳壳、柴胡理气以活血,气行则血行;夏枯草软坚散结,以助血行化瘀。此例患者瘙痒明显,方中有当归、川芎、鸡血藤、首乌藤养血,沙参滋阴润燥,最终达到止痒的效果。本患者治疗以活血化瘀为主导,配合养血理气等方法,注重气血之间的关系,故收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