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彤云中医皮科经验集要
- 曲剑华 刘清
- 2538字
- 2020-08-28 16:59:27
二十、水疥
【概述】
水疥好发于儿童,以春秋较多,夏冬亦可见。临床表现为躯干、四肢群集或散在花生米大小略带纺锤形的红色风团样损害,或有伪足,顶端有小水疱,水疱内容清;或淡红色、淡褐色较硬的粟粒大丘疹,搔抓后呈风团样肿大;瘙痒剧烈而影响睡眠。属现代医学丘疹性荨麻疹范畴。
目前认为本病的发生与昆虫叮咬后所致的一种皮肤过敏变态反应有关,常见的昆虫包括臭虫、跳蚤、蚊、虱、螨等。搔抓可引起继发感染,一般无全身症状,局部淋巴结无肿大。
水疥出自《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五,书分疥为大疥、马疥、水疥、干疥、湿疥。巢氏谓:“水疥者,如小瘭浆,摘破有水出,此一种小轻”,水疥是指诸疥中之较轻者。
【病因病机】
古代医家多认为水疥的发生主要是由于先天禀赋不耐,内蕴湿热,加之饮食失调,昆虫叮咬,毒湿热诸邪聚于肌肤而发本病。陈彤云教授认为本病多因禀性不耐,食入腥发之品,脾胃运化失调,湿热郁阻肌肤;或因湿热内蕴,外感虫毒,以致湿热交阻于肌肤;或因肠内寄生虫;或因胎中遗热,蕴于肌肤,复感风邪,风热搏结而发为本病。
【辨证论治】
针对病因病机,陈老在本病辨证时主张脏腑辨证与卫气营血辨证相结合,脏腑辨证多注重脾、胃两经,卫气营血辨证则重视卫分证、气分证。另一方面,仔细分析“湿、热、毒、风、虫”等特点,加以辨证。临证具体辨证论治常从风热、食滞、湿热等方面着手。
1.风热证
辨证要点:
周身风团、红斑,中心有小丘疹或水疱;昆虫刺咬者常可见刺伤;部分糜烂结痂。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
治疗宜清热解毒,疏风止痒。用桑菊饮加减。常用药物有桑叶、菊花、荆芥、防风、蝉衣、金银花、生地黄、苦参、丹皮、生甘草、蒲公英等。
2.食滞证
辨证要点:
皮损为小丘疹及风团、红斑,偶见水疱及糜烂结痂;伴腹胀纳呆,咽干,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舌质稍红,苔白,脉滑。
治疗宜清热消导,疏风止痒。方用小儿香橘丹加减。常用药物有连翘、木香、神曲、橘皮、防风、薄荷、黄芩、栀子、赤芍、焦三仙、焦槟榔、炒莱菔子等。
3.湿热证
辨证要点:
风团样丘疹上的水疱较大(甚或为大疱,个别可见脓疱),糜烂,渗液,痒甚;皮疹多发于下半身;或伴有发热。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疗宜清热利湿,佐以祛风。方用黄连解毒汤加减。常用药物有黄连、黄芩、栀子、野菊花、薏苡仁、土茯苓、滑石、丹皮、泽泻、蝉蜕、黄柏、金银花、连翘等。
【典型医案】
医案一
李某,女,15岁,2011年3月31日初诊。
主诉:
四肢起红斑、小水疱伴痒1周余。
现病史:
1周前四肢出现红色风团,伴痒,自外用激素类软膏,效果不显。近日皮疹逐渐增多,少许小水疱,痒感加重,伴轻度口干口渴,纳谷不香,时有腹胀,大便偏干,日一行。
舌脉:
舌尖红,苔白,脉滑数。
皮科情况:
四肢多数红色风团,部分风团顶部有小水疱,局部少许渗液、结痂;间见少许抓痕、血痂。
辨证:
内有食滞,外感风邪证。
治则:
清热消导,疏风止痒。
方药:
黄芩6g,栀子6g,连翘6g,薄荷3g,防风6g,白鲜皮6g,焦三仙15g,焦槟榔10g,莱菔子10g,炒麦芽10g。水煎服,日1剂,连服7日。外用炉甘石洗剂。
二诊(2011年4月7日):
服药后上肢无新生皮损,下肢数个新生丘疹,原丘疹部分消退;二便正常。舌质淡红,苔白,脉滑。上方加茯苓10g,日1剂,连服7日。
三诊(2011年4月14日):
药后四肢丘疹基本消退,局部留有色素沉着斑。舌质淡红,苔白,脉滑。上方加白术6g,日1剂,连服7日。
【医案分析】
此患者风团多位于四肢部,部分风团顶部有小水疱,伴纳谷不香,时有腹胀,大便偏干,舌尖红,苔白,脉滑数,为内有食滞,外感风邪所致,属于食滞证。陈彤云教授在治疗上消导、健脾贯穿始终,同时配以清热疏风之品,方中用焦三仙、焦槟榔、莱菔子、炒麦芽消导化滞;茯苓、白术健脾除湿;黄芩、栀子、连翘、薄荷清热解毒;防风、白鲜皮疏风止痒。同时嘱患儿及家属应注意避免昆虫叮咬,清淡饮食,以防止复发。
医案二
朴某,女,5岁。
主诉:
身上起疙瘩1周。
现病史:
1周前无明显诱因身起丘疹,痒,纳可,眠安,大便2~3日一次。
个人史:
无特殊。
舌脉:
舌质嫩红,脉弦。
皮科情况:
四肢伸侧散在花生米大小的风团样疹,顶端有小水疱。
辨证:
内有积滞,外受风邪。
治则:
健脾消积,疏风止痒。
方药:
荆芥6g,防风6g,茯苓10g,生白术10g,丹皮10g,赤芍10g,白鲜皮10g,地肤子10g,焦三仙30g,焦槟榔6g,炒莱菔子6g。10付,水煎内服。
【医案分析】
小儿丘疹样荨麻疹是季节病,服药10付即痊愈,叮嘱其不吃腥发食物,避免蚊虫叮咬,疹退即愈。但往往第二年还会复发。
陈老诊病,重视望闻问切四诊合参,尤重舌诊,常说:“舌为心之苗,又为脾之外候,苔是胃之气。”观舌以判断外邪的轻重,正邪的消长,病势的进退,以及胃气的存复情况。察舌质的变化,用红、绛、光、裂、淡、嫩和燥润来区分热、燥、津伤的程度及脏腑气血的盛衰。若为肠胃疾病,黄苔主脾胃病、热证、里证,白厚腻苔为中阳不振,饮食停滞或湿浊郁积,上溢于苔。在局部皮损辨证中,陈老认为:一般急性、泛发性、瘙痒剧烈、变化快的皮肤病,多伴有口干渴、尿黄便秘、心烦、发热、面红等,多属阳证、表证、热证、实证;反之,一般慢性、湿润性、厚性、自觉症状轻或不明显的皮肤病,多伴有口黏淡、纳呆、腹胀满等,多属阴证、里证、虚证、寒证。
医案三
许某,女,5岁,2013年6月20日来诊。
主诉:
双小腿起红疹半月余,剧痒。
病情简述:
双小腿散在红色风团样丘疹,顶端已抓破,留有血痂。坐卧不安,喜冷饮,小便黄,大便调。舌质红,脉浮数。
辨证:
血热外受风邪。
治则:
清热凉血,疏风止痒。
方药:
菊花10g,荆芥5g,生地10g,白茅根12g,丹皮10g,竹叶10g,黄芩10g,白鲜皮10g,地肤子10g,生栀子3g,车前草10g,猪苓10g,7付水煎服,早晚饭后分温服。
二诊(2013年6月28日):
服药后皮疹未见新发,痒减轻,二便调,但纳食较差,原方加麦芽、神曲、焦山楂各10g,7付水煎服,早晚饭后分温服。
三诊(2013年7月10日):
患者病情好转,已不痒,食欲好转,二便调。
【医案分析】
此患者病发于双小腿,剧痒,坐卧不安,口干喜冷饮,小便黄,舌质红、脉数,属血热外感风邪之证。治疗宜清血热、疏风,方用生地、丹皮、茅根凉血,黄芩、竹叶清上焦热,菊花、荆芥疏风,白鲜皮、地肤子、车前草、猪苓祛湿止痒,栀子除烦。二诊加麦芽、神曲、焦山楂消导开胃。在治疗中特别叮嘱注意环境卫生,防止蚊虫叮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