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周围神经系统
周围神经系统(peripheral nervous system)是指除中枢神经系统以外、分布于全身各处的神经成分,起联络中枢神经(脑、脊髓)与外周器官的作用。 根据与中枢连接部位的不同,将其划分为与脑相连的脑神经(cranial nerve)和与脊髓相连的脊神经(spinal nerve),以及与脑和脊髓相连,主要分布于内脏、心血管和腺体的内脏神经(visceral nerve)。
一、脊神经
(一)脊神经的组成、分布与纤维成分
脊神经共31 对,包括:颈神经8 对,胸神经12 对,腰神经5 对,骶神经5 对,尾神经1 对。每对脊神经与一个脊髓节段相连,分别以前根(anterior root)、后根(posterior root)通过脊髓的前外侧沟和后外侧沟进出脊髓。 前、后根均由许多根丝组成,两者在椎间孔处合成一条脊神经,在合并处后根形成膨大的脊神经节(spinal ganglion),也称背根节(dorsal root ganglion)。 前根由传出性(运动)神经纤维组成,后根由传入性(感觉)纤维组成,合并形成脊神经干后,则二者相混成为混合性。
脊神经节内含有假单极神经元,其中枢突形成后根入脊髓,周围突加入脊神经,分布于皮肤、肌、腱、关节和内脏的感受器。 脊神经的前根纤维为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的轴突;在T1 ~L3 和S2 ~S4 节段还有脊髓侧角和相当于侧角处的内脏传出神经元的轴突,穿出脊髓加入前根,与后根合成脊神经,分布于骨骼肌、平滑肌、心肌和腺体。 因此,根据脊神经的分布范围和功能,将脊神经所含神经纤维分为以下4 类(图2-1-26)。
图2-1-26 脊神经组成和分布模式图
躯体传入纤维:分布于皮肤、肌、腱与关节的感受器,将相应部位的感觉信息传入中枢。
内脏传入纤维:分布于胸、腹、盆腔脏器和腺体,心血管壁的感受器,将这些结构的感觉冲动传入中枢。
躯体传出纤维:分布于骨骼肌,支配骨骼肌的运动。
内脏传出纤维:分布于胸、腹、盆腔脏器及心肌、血管的平滑肌和腺体,支配平滑肌和心肌的运动,控制腺体的分泌。
(二)脊神经的分支
每一对脊神经干出椎间孔后,立即分为4 支,包括脊膜支、交通支、前支和后支。 ①脊膜支细小,经椎间孔返回椎管内,分布于脊髓的硬脊膜、骨膜和脊柱的韧带、血管及椎间软骨盘等;②交通支为连于脊神经与交感干之间的细支,节前纤维组成白交通支,节后纤维组成灰交通支;③后支(posterior branch)较细,由脊神经干分出后经两个相邻椎骨横突之间后行,主要分布于项、背及腰、骶部深层的肌肉和皮肤,其分布范围有明显的节段性;④前支(anterior branch)粗大,分布于躯干前、外侧部及四肢的肌和皮肤。 除12 对胸神经前支保持着明显的节段性之外,其余的前支均交织成丛,再由丛发出分支分布至相应区域的结构。 脊神经前支共形成四个神经丛,即颈丛、臂丛、腰丛和骶丛。
(三)脊神经丛
1.颈丛(cervical plexus)
由第1 ~4 颈神经前支组成。 位于中斜角肌和肩胛提肌起始处的前方,胸锁乳突肌上部之深面。 颈丛包括皮支、肌支和交通支(图2-1-27)。 皮支从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浅出,散开行向各方,分布于枕部耳廓、颈部皮肤、胸壁上部和肩部的皮肤。肌支包括膈神经,分布于颈部深肌群和经颈襻支配舌骨下肌群的分支。
2.臂丛(brachial plexus)
由第5~8 颈神经前支和第1 胸神经前支的大部分构成,穿斜角肌间隙,经锁骨后方进入腋窝。 构成臂丛的5 个脊神经的前支先分支并组合成上、中、下3个干,各干再分出前、后股,再由股组成内、外侧束和后束,3 束分别从外、内、后三面包围腋动脉(图2-1-28)。
图2-1-27 颈丛皮支
图2-1-28 臂丛组成及分支
臂丛的分支较多,分布于胸上肢肌、上肢带肌、背浅肌以及上肢的肌、关节和皮肤。 臂丛的主要分支有:
(1)腋神经(axillary nerve)(C5 ~C6):
发自臂丛后束,行向后外方至三角肌深面。 发出肌支支配三角肌和小圆肌;皮支分布于肩部、臂外侧区上部的皮肤。
(2)肌皮神经(musculocutaneous nerve)(C5 ~C7):
发自臂丛外侧束,肌支支配前臂前群肌(肱二头肌、喙肱肌、肱肌);皮支即前臂外侧皮神经,分布于前臂外侧部皮肤。
(3)正中神经(median nerve)(C6 ~T1):
由发自臂丛内、外侧束的内、外侧根在腋动脉外侧汇合而成。 正中神经在臂部沿肱二头肌内侧沟下行,至肘窝到前臂,达手部。 正中神经在臂部无分支;在肘部、前臂发出肌支,支配除肱桡肌、尺侧腕屈肌和指深屈肌尺侧半以外的前臂前群肌;拇收肌以外的鱼际肌和第1、2 蚓状肌;皮支分布于桡侧三个半指和鱼际的皮肤。正中神经损伤可使鱼际肌萎缩,手掌变平呈“猿手”。
(4)尺神经(ulnar nerve)(C8、T1):
发自臂丛内侧束,经臂部下行,再经肘关节后内侧的尺神经沟至前臂,穿尺侧腕屈肌并有分支支配该肌和指深屈肌尺侧半;最后至桡腕关节上方发出掌支和手背支。 手背支分布于手背尺侧半和小指、环指及中指尺侧半背面的皮肤。 掌支的皮支分布于小鱼际、小指和环指尺侧半掌面的皮肤;肌支支配小鱼际肌、拇收肌、骨间肌和第3、4 蚓状肌。 尺神经损伤可因骨间肌、蚓状肌瘫痪,表现为“爪形手”。
(5)桡神经(radial nerve)(C5 ~T1):
粗大,发自臂丛后束,在臂部沿桡神经沟下降,在肘窝外侧分为浅、深两支。 浅支为皮支,沿桡动脉外侧下降,在前臂中、下1/3 交界处转向背面,并下行至手背,分布于手背桡侧半和桡侧两个半指背皮肤。 深支较粗,主要为肌支,在前臂背侧浅、深两层肌肉之间下降,分支达腕部,支配前臂的所有伸肌。 肱骨干骨折常可致桡神经损伤,表现为前臂背部伸肌瘫痪,呈“垂腕”状。
3.腰丛(lumbar plexus)
由第12 胸神经前支一部分、第1~3 腰神经前支和第4 腰神经前支一部分组成,位于腰大肌深面(图2-1-29)。 肌支支配髂腰肌、腰方肌、腹股沟区的腹壁肌肉、大腿前群和内侧群肌;皮支分布至腹股沟区,大腿前部及内侧部,小腿内侧面和足内侧缘的皮肤。
图2-1-29 腰、骶丛分支
腰丛的主要分支有:
(1)髂腹下神经(iliohypogastric nerve)(T12,L1)和髂腹股沟神经(ilioinguinal nerve)(L1):
两者以共同神经干发自腰丛,在腰方肌前面平行走向外方。 皮支分布于髂区及腹下区皮肤,以及腹股沟部和阴囊或大阴唇皮肤,肌支支配沿途腹壁肌。
(2)股外侧皮神经(lateral femoral cutaneous nerve)(L2 ~L3):
穿出腰大肌外缘,行向外侧,经腹股沟韧带深面达股部,分布于大腿前外侧部皮肤。
(3)股神经(femoral nerve)(L2 ~L4):
是腰丛最粗大分支,下降至腹股沟韧带深面入股三角,随即分为数支。 肌支支配耻骨肌、股四头肌和缝匠肌。 皮支分布于股前部皮肤、小腿内侧面和足内侧缘皮肤。 股神经损伤可致股前群肌功能障碍,表现为屈髋无力、行走困难,膝腱反射消失等。
(4)闭孔神经(obturator nerve)(L2 ~L4):
于腰大肌内侧缘穿出后下行,贴盆腔侧壁向前穿经闭孔膜管至股内侧,分布于大腿内侧肌群和大腿内侧面的皮肤。 损伤后表现为大腿内收力减弱等运动障碍。
4.骶丛(sacral plexus)
由腰骶干(L4,L5)以及全部骶神经和尾神经的前支组成。 位于盆腔后壁、骶骨及梨状肌的前面,髂内动脉的后方。 其分支分布于盆壁、会阴、臀部、股后部、小腿及足(见图2-1-29)。
骶丛的主要分支有:
(1)臀上神经(superior gluteal nerve)(L4 ~S1):
穿梨状肌上孔出盆腔,支配臀中肌、臀小肌、阔筋膜张肌。
(2)臀下神经(inferior gluteal nerve)(L5 ~S2):
穿梨状肌下孔出盆腔,支配臀大肌。
(3)阴部神经(pudendal nerve)(S2~4):
图2-1-30 阴部神经和坐骨神经分支
穿梨状肌下孔出盆腔,绕坐骨棘后方经坐骨小孔入坐骨肛门窝,发出分支分布于会阴部、外生殖器及肛门周围的肌和皮肤。
(4)坐骨神经(sciatic nerve)(L4 ~S3):
是全身最粗大的神经。 自梨状肌下孔出盆腔,在臀大肌深面下降,至腘窝上方分为胫神经和腓总神经,并降至足部。 坐骨神经在股部发出肌支支配股后群肌(图2-1-30)。
1)胫神经(tibial nerve)(L4 ~S3):
为坐骨神经本干之延续,在腘窝伴腘血管下降,在小腿经比目鱼肌深面下降,经内踝后方入足底。 肌支支配小腿后群肌和足底肌。 皮支分布于小腿后部、足底和足背外侧缘的皮肤。 胫神经损伤时足不能跖屈,呈背屈状态,为“仰趾足”。
2)腓总神经(common peroneal nerve)(L4 ~S2):
发出后沿股二头肌内侧行向外下方。绕腓骨颈向前,穿腓骨长肌分为腓浅神经和腓深神经。 腓浅神经(superficial peroneal nerve)于腓骨长、短肌之间下行,并有分支支配此二块肌肉,皮支分布于小腿外侧、足背和第2 ~5趾背侧皮肤。 腓深神经(deep peroneal nerve)发出后在小腿前群肌之间下行至足背,分布于小腿前群肌、足背肌及第1、2 趾背面相对缘的皮肤。 腓总神经损伤时足不能外翻和背屈,不能伸趾,呈“马蹄内翻足”。
(四)胸神经前支
胸神经前支共12 对,第1 ~11 对走行在相应肋间隙中,称为肋间神经(intercostal nerve),第12 对位于第12 肋下方,称为肋下神经(subcostal nerve)。 肋间神经在肋间内、外肌之间,沿各肋沟前行,在腋前线附近离开肋骨下缘,行于肋间隙中(图2-1-31)。 第1 ~6 对肋间神经于胸骨侧缘浅出为前皮支;第7~11 对肋间神经和肋下神经向前内行于腹横肌、腹内斜肌之间,向内达腹直肌鞘,末支浅出于皮下,分布于腹白线附近皮肤。 在椎间孔之外,肋间神经有交通支与交感干相连。 肋间神经的肌支按节段地支配肋间肌和腹壁的前外侧群,皮支也按节段地分布于胸、腹膜的壁层和胸、腹壁的皮肤。
图2-1-31 胸神经前支及分支
胸神经前支的分布节段性很明显,它们在胸、腹壁皮肤的分布与体表结构的对应关系如下:第2 胸神经(T2)相当于胸骨角平面;T4 相当于乳头平面;T6 相当于剑突平面;T8 相当于肋弓平面;T10 相当于脐平面;T12 相当于脐与耻骨联合连线中点平面。
二、脑神经
脑神经(cranial nerves)是与脑相连的周围神经,共12 对。 从颅侧向尾侧按顺序数为:Ⅰ:嗅神经;Ⅱ:视神经;Ⅲ:动眼神经;Ⅳ:滑车神经;Ⅴ:三叉神经;Ⅵ:展神经;Ⅶ:面神经;Ⅷ:前庭蜗神经;Ⅸ:舌咽神经;Ⅹ:迷走神经;Ⅺ:副神经;Ⅻ:舌下神经(图2-1-32)。
图2-1-32 脑神经概况
脑神经的成分较脊神经复杂,可细分为7 种纤维成分:
(一)嗅神经
嗅神经(olfactory nerve)为特殊内脏感觉性神经,始于鼻腔顶上鼻甲上部和鼻中隔上部嗅黏膜内的嗅细胞,其中枢突聚集成20 多条嗅丝,即嗅神经,穿筛孔入颅,直接连于大脑半球额叶底面的嗅球,传导嗅觉。
(二)视神经
视神经(optical nerve)为特殊躯体感觉性神经。 视网膜中的节细胞轴突在视网膜后部先汇集成视神经盘,然后穿过巩膜构成视神经。 视神经离开眼球行向后内,穿视神经管入颅中窝,连于视交叉。 在视交叉处,来自视网膜鼻侧半的纤维交叉至对侧,来自视网膜颞侧半的纤维不交叉。 一侧颞侧的纤维和来自对侧鼻侧的纤维构成视束(optic lemniscus),大部分经过外侧膝状体换元后形成视辐射(optic radiation),投射至端脑距状裂上、下唇的视皮质。视神经传导视觉冲动。
(三)动眼神经
动眼神经(oculomotor nerve)为运动性神经,含一般躯体运动纤维(起于中脑动眼神经核)和一般内脏运动纤维(起于动眼神经副交感核)。 动眼神经自脚间窝出脑后穿过海绵窦,经眶上裂入眶,立即分为上、下两支。 上支支配上直肌、下直肌、内直肌、下斜肌和上睑提肌;由下支分出一个小支叫睫状神经节短根(由动眼神经一般内脏运动纤维组成),进入睫状神经节(ciliary ganglion)交换神经元后,分布于睫状肌和瞳孔括约肌,参与完成对光反射和调节反射。
(四)滑车神经
滑车神经(trochlear nerve)为躯体运动性神经,起于中脑的滑车神经核,由下丘下方出脑后,绕大脑脚外侧向前,穿过海绵窦外侧壁,经眶上裂入眶,支配上斜肌。
(五)三叉神经
三叉神经(trigeminal nerve)为混合性神经,是最粗大的脑神经,含有一般躯体感觉和特殊内脏运动两种纤维,组成感觉根和运动根(图2-1-33)。 两根在脑桥腹面与小脑中脚交界处出入脑。 感觉根在颧骨岩部三叉神经压迹处扩展成扁平的三叉神经节(trigeminal ganglion),该节由假单极神经元组成,自节前面发出三条大神经,称为眼神经、上颌神经和下颌神经。 其中,眼神经和上颌神经为感觉性神经,下颌神经为混合神经。 三条神经的感觉纤维主要分布于面部的皮肤、口腔、鼻腔、鼻窦的黏膜和牙齿、脑膜等处。 三叉神经运动纤维(特殊内脏运动纤维)始于脑桥的三叉神经运动核,组成三叉神经运动根,伴感觉根出脑,后并入下颌神经,分布于咀嚼肌等;运动根内尚含有三叉神经中脑核发出的纤维,传入来自咀嚼肌和眼外肌的本体感觉。
图2-1-33 三叉神经外侧面观
(六)展神经
展神经(abducens nerve)属躯体运动性神经,起于中脑的展神经核,从延髓脑桥沟中部出脑,前行穿过海绵窦,经眶上裂入眶,支配外直肌。
(七)面神经
面神经(facial nerve)属混合性神经(图2-1-34),主要含3 种纤维成分:①特殊内脏运动纤维:起于脑桥的面神经核,该部分纤维出茎乳孔后,主干进入腮腺实质,分支组成腮腺内丛,由丛再发分支支配面肌的运动。 ②一般内脏运动纤维:起于脑桥的上泌涎核,属副交感节前纤维,分别在翼腭神经节(pterygopalatine ganglion)或下颌下神经节(submandibular ganglion)内交换神经元,其节后纤维分布于泪腺、舌下腺、下颌下腺以及腭和鼻腔黏膜,控制黏膜腺体的分泌。 ③特殊内脏感觉纤维,即味觉纤维:其胞体位于面神经管内的膝神经节(geniculate ganglion),周围突分布于舌前2/3 黏膜的味蕾,传导味觉;中枢突止于脑干内孤束核上部。 此外,面神经含有少量躯体感觉纤维,传导耳部皮肤的躯体感觉和面部肌的本体感觉。
(八)前庭蜗(位听)神经
前庭蜗神经(vestibulocochlear nerve)为特殊感觉性神经。 由传导平衡觉的前庭神经和传导听觉的蜗神经两部分组成。
1.前庭神经(vestibular nerve)
传导平衡觉。 位于内耳道底的前庭神经节,由双极神经元组成,其周围突穿内耳道底,分布至内耳的球囊斑、椭圆囊斑和壶腹嵴中的毛细胞,中枢突组成前庭神经,经内耳门入脑,终于脑干的前庭神经核,部分纤维直接终于小脑。
2.蜗神经(cochlear nerve)
传导听觉。 位于耳蜗蜗轴内的蜗神经节(蜗螺旋神经节),其周围突分布至内耳螺旋器(Corti 器)上的毛细胞,中枢突在内耳道聚成蜗神经,伴前庭神经入脑,终于脑干的蜗神经核。
图2-1-34 面神经的分支
(九)舌咽神经
舌咽神经(glossopharyngeal nerve)为混合性神经,含5 种纤维成分:①特殊内脏运动纤维:起于疑核,支配茎突咽肌。 ②一般内脏运动(副交感)纤维:起于下泌涎核,在耳神经节内交换神经元后,节后纤维到腮腺,控制其腺体分泌。 ③一般内脏感觉纤维:其胞体位于颈静脉孔处的下神经节,中枢突终于脑干的孤束核下部,周围突分布于咽、舌后1/3、咽鼓管、鼓室等处的黏膜以及颈动脉窦和颈动脉小球。 ④特殊内脏感觉纤维:其胞体也位于下神经节,中枢突终于孤束核上部,周围突分布于舌后1/3 的味蕾,传导味觉。 ⑤一般躯体感觉纤维:其胞体位于上神经节,中枢突止于三叉神经脊束核,周围突分布于耳后皮肤。
(十)迷走神经
迷走神经(vagus nerve)为混合性神经,是行程最长,分布范围最广的脑神经(图2-1-35)。 含有4 种纤维成分:①一般内脏运动(副交感)纤维:起自延髓的迷走神经背核,于颈、胸腹部的器官旁或器官壁内的副交感神经神经节交换神经元,其节后纤维主要分布于颈、心脏、呼吸器官和咽喉以下至结肠左曲的消化管壁内的神经丛,控制心肌及颈、胸腹各脏器平滑肌和腺体的活动。 ②特殊内脏运动纤维:起自疑核,支配由鳃弓演化的软腭和咽喉肌。③一般内脏感觉纤维:其胞体位于颈静脉下方的迷走神经下神经节(结状神经节)内,中枢突止于孤束核,周围突分布于咽喉以下消化、呼吸器官,直至结肠左曲的胸腹腔内脏,传导内脏感觉。 ④一般躯体感觉纤维:其胞体位于迷走神经的上神经节(颈静脉神经节)内,中枢突止于三叉神经脊束核,周围突分布于硬脑膜、耳廓及外耳道的皮肤,传导一般感觉。
图2-1-35 迷走神经示意图
(十一)副神经
副神经(accessory nerve)为运动性神经,由特殊内脏运动纤维组成,有颅根和脊髓根两部分。 颅根(迷走部)起自疑核,从迷走神经根丝下方出延髓。脊髓根(脊髓部)起自颈部脊髓节段的副神经核,由脊髓前、后根之间出脊髓上行,经枕骨大孔入颅腔,与颅根合并成副神经干后与舌咽、迷走神经一同自颈静脉孔出颅。 颅根纤维加入迷走神经,支配咽喉肌。 脊髓根纤维经颈内动、静脉间行向外下,穿入胸锁乳突肌深面,继续向外下进入斜方肌深面,分支支配此二肌。
(十二)舌下神经
舌下神经(hypoglossal nerve)为运动性神经,由躯体运动纤维组成。 起于舌下神经核,自延髓的前外侧沟出脑,经舌下神经管出颅,继而在颈内动、静脉间下降,在舌神经的下方入舌,支配全部舌内肌和大部分舌外肌。
12对脑神经的顺序、名称、纤维成分、起始和终止的核团、分布范围以及损伤后的表现总结见表2-1-5。
表2-1-5 脑神经简表
续表
续表
三、自主神经系统
自主神经系统(visceral nervous system)是整个神经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主要分布于内脏、心血管和腺体(图2-1-36)。 按照分布部位的不同,可分为中枢部和周围部。 中枢部位于脑和脊髓内,周围部主要分布于内脏、心血管、平滑肌和腺体,故名内脏神经。 内脏神经和躯体神经一样,也含有感觉和运动两种纤维成分。 其中内脏运动神经主司内脏、心血管的运动和腺体的分泌,通常不受人的意志控制,故传统上也常将内脏运动神经称为自主神经系(autonomic nervous system);又因它主要是调控动、植物共有的物质代谢活动,并不支配动物所特有的骨骼肌的运动,所以也称之为植物神经系统(vegetative nervous system)。
(一)内脏运动神经
内脏运动神经和躯体运动神经虽然都受大脑皮质和皮质下各级中枢的调控,但是它们在形态结构、分布范围和功能上却有较大差别,诸如:①支配的器官不同:躯体运动神经支配骨骼肌,内脏运动神经则支配平滑肌、心肌和腺体。 ②纤维成分不同:躯体运动神经只有一种纤维成分,内脏运动神经则有交感和副交感两种纤维成分,而多数内脏器官又同时接受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的双重支配。 ③神经元的数目不同:躯体运动神经自低级中枢至骨骼肌只有一个神经元,而内脏运动神经从低级中枢到达所支配的器官须经过两个神经元(肾上腺髓质例外,只需一个神经元)。 第一个神经元称节前神经元(preganglionic neuron),胞体位于脑干和脊髓内,发出的轴突称节前纤维,至周围部的内脏运动神经节(即植物性神经节,包括交感神经节和副交感神经节),交换神经元。 第二个神经元称节后神经元(postganglionic neuron),胞体位于周围部的内脏运动神经节内,发出的轴突称节后纤维,到达效应器。 节后神经元的数目较多,一个节前神经元可以和多个节后神经元形成突触。 ④节后纤维分布形式不同:躯体神经以神经干的形式分布;而内脏运动神经没有自己独立的神经干,或随脑、脊神经行走,或攀附脏器或血管形成神经丛,再由丛分支至效应器。
图2-1-36 内脏运动神经概况
内脏运动神经根据形态结构和功能特点的不同可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部分。
1.交感神经
交感神经(sympathetic division)的中枢部位于脊髓T1 ~L3 节段侧角的中间带外侧核,由此核发出交感神经节前纤维;交感神经的周围部包括交感神经节、交感干以及由节发出的分支和交感神经丛等结构(图2-1-37)。
(1)交感神经节:
交感神经节(sympathetic ganglia)因其所在位置不同,分为椎旁节和椎前节。
图2-1-37 交感神经节和交感干
1)椎旁节:
即交感干神经节,位于脊柱两旁(见图2-1-36,图2-1-37)。 每侧有22~25 个椎旁节,其中颈部常为3 个,胸部11~12 个,腰部4 个,骶部4 个,尾部两侧合为一个奇神经节。 椎旁节借节间支连成左右两条交感干(链),沿脊柱两侧走行,上至颅底,下至尾骨,于尾骨的前面两干合并。
2)椎前节:
呈不规则的节状团块,位于脊柱前方,腹主动脉脏支的根部附近,故称椎前节(见图2-1-37)。 包括成对的腹腔神经节、主动脉肾节和单个的肠系膜上节和肠系膜下节,其中腹腔神经节位于腹腔动脉起始部两侧,其余神经节均位于同名动脉的根部附近。
(2)交通支:
是指每一个交感干神经节与相应的脊神经前支之间相连的纤维。 交通支分白交通支和灰交通支两种。 白交通支主要是由侧角发出的节前纤维随脊神经出椎间孔后,离开脊神经而至椎旁节的一段,因有髓鞘包被而呈白色。 灰交通支是由椎旁节发出节后纤维又返回脊神经的一段,因无髓鞘包被而颜色灰暗,故称之。
(3)节前纤维和节后纤维:
节前纤维由脊髓T1 ~L3 节段中间带外侧核(节前神经元)发出,经脊神经前根、脊神经、白交通支进入交感干后,有三种去向(图2-1-38):①终止于相应的椎旁节,并换神经元。 ②在交感干内上升或下降一段距离,然后终止于上方或下方的椎旁节。 一般脊髓胸上段(T1 ~T5)的节前纤维,在交感干内上升至颈部椎旁节换神经元;胸中段(T6 ~T10)在交感干内上升或下降,至其他胸部椎旁节换神经元;胸下段和腰段(T11 ~L3)在交感干内下降,至腰骶部椎旁节换神经元。 ③穿经椎旁节,离开交感干,组成内脏大、小神经和腰内脏神经,至椎前节换神经元。
节后纤维由位于周围部的内脏运动神经节(节后神经元)发出后,一般也有三种去向(图2-1-38):①经灰交通支返回脊神经,随脊神经分布到躯干和四肢的血管、汗腺、竖毛肌。②攀附动脉走行,形成神经丛,并随动脉分布到所支配的脏器。 ③形成神经,直接分布到所支配的脏器。
图2-1-38 交感神经节前、节后纤维的三种去向
(4)交感神经的主要分布:
交感神经节前、节后纤维分布均有一定规律:①来自脊髓胸1~5 节段中间带外侧核的节前纤维,在交换神经元后,发出节后纤维主要支配头、颈、胸腔脏器和上肢的血管、汗腺和立毛肌;②来自脊髓胸5~12 节段中间带外侧核的节前纤维,在交换神经元后,发出节后纤维主要支配肝、脾、肾等实质性器官和结肠左曲以上的消化管;③来自脊髓上腰段中间带外侧核的节前纤维,在交换神经元后,发出节后纤维主要支配结肠左曲以下的消化管,盆腔脏器和下肢的血管、汗腺和立毛肌。
2.副交感神经
副交感神经(parasympathetic division)的中枢部位于脑干的副交感神经核和脊髓S2 ~S4 节段的中间带外侧核(骶副交感核),由此核发出的节前纤维随相关脑神经和骶神经走行,在周围部的副交感神经节内交换神经元后,发出节后纤维分布于心肌、平滑肌和腺体(见图2-1-37)。 因此,副交感神经节前纤维一般较交感神经长,而其节后纤维则比交感神经节后纤维短。 一个副交感神经节前神经元的轴突仅与较少的节后神经元建立突触联系(1 ∶2),所以副交感神经的作用范围不如交感神经广泛。 副交感神经在周围的分布也不如交感神经广泛。 一般认为,大部分的血管、汗腺、竖毛肌和肾上腺髓质均无副交感神经支配。
(1)副交感神经节:
副交感神经节(parasympathetic ganglia)又称器官旁节和器官内节。颅部的器官旁节较大,肉眼可见,有睫状神经节、下颌下神经节、翼腭神经节和耳神经节。 位于胸、腹、盆腔脏器附近或壁内的副交感神经节都很小,借助显微镜才能看到。
(2)副交感神经的分布:
根据副交感神经节前纤维所随相关脑神经和骶神经的走行,概括介绍如下。
1)随动眼神经走行的副交感节前纤维:
起自中脑的动眼神经副交感核,随动眼神经入眶腔,到达睫状神经节内交换神经元,其节后纤维穿入眼球壁,分布于瞳孔括约肌和睫状肌。
2)随面神经走行的副交感节前纤维:
起自延髓的上涎核,一部分经岩大浅神经至翼腭神经节换神经元,节后纤维分布于泪腺、鼻腔和腭黏膜的小腺体;另一部分节前纤维通过鼓索加入舌神经,再到下颌下神经节交换神经元,其节后纤维分布于下颌下腺、舌下腺及口腔黏膜的腺体。
3)随舌咽神经走行的副交感节前纤维:
起自延髓的下涎核,经舌咽神经分支到耳神经节交换神经元,其节后纤维分布于腮腺。
4)随迷走神经走行的副交感节前纤维:
起自延髓的迷走神经背核,随迷走神经分支到胸、腹腔脏器附近或壁内的副交感神经节交换神经元,其节后纤维分布于胸、腹腔脏器(除降结肠、乙状结肠和盆腔脏器外)。
5)随骶神经走行的副交感节前纤维:
起自脊髓S2 ~S4 节段的骶副交感核,随骶神经出骶前孔,然后从骶神经分出,构成盆内脏神经加入盆丛,随盆丛分支到降结肠、乙状结肠及盆腔脏器附近或脏器壁内的副交感神经节内交换神经元后,节后纤维支配这些器官的平滑肌和腺体。
3.内脏运动神经的功能
内脏运动神经的主要功能是通过交感和副交感神经支配心肌、平滑肌和腺体,以实现对新陈代谢活动的调控。
大部分内脏器官都接受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的双重支配,少数器官(如汗腺、大部分血管、竖毛肌、肾上腺等)例外,只有交感神经支配。 交感与副交感神经在同一器官所起的作用不同,具体表现如表2-1-6 所示。
由表2-1-6 可见,交感与副交感神经对同一器官的作用往往具有拮抗性。 当交感神经使某器官活动加强时,副交感神经则往往使之减弱,反之亦然。 两种神经在功能上是互相对立、互相统一的,借此来调节内脏活动。
表2-1-6 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的主要功能
从机体的活动和能量代谢方面看,交感与副交感神经所起的作用也是互相对立、统一的。 交感神经主管应激性活动,使机体的代谢加强,能量消耗加快;而副交感神经主管建设性活动,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加强能量储备,减少消耗。 当环境急剧变化(剧烈运动、紧张、寒冷等)时,交感神经活动明显加强,广泛动员内脏器官的潜在力量,以适应环境的剧烈变化,于是出现心率加快、血压升高、支气管扩张、瞳孔扩大、消化和排便受抑制等现象;而当机体处于安静或睡眠状态时,副交感神经兴奋加强,出现心跳减慢、血压下降、支气管收缩、瞳孔缩小、消化和排便加强等现象。 交感与副交感神经的活动,是在脑的较高级中枢,特别是在下丘脑和大脑边缘系统的调控下进行的。
4.内脏神经丛
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和内脏感觉神经在分布于脏器的过程中,常互相交织共同构成内脏神经丛(plexus of visceral nerve)。 这些神经丛主要攀附于头、颈部和胸腹腔内动脉的周围,或分布于脏器附近和器官之内。 其中颈内动脉丛、颈外动脉丛、锁骨下动脉丛和椎动脉丛等没有副交感神经参加。 胸、腹、盆部重要的神经丛包括心丛、肺丛、腹腔丛、腹主动脉丛、腹下丛等。 其中心丛的分支随冠状动脉分支分布于心肌;肺丛的分支随支气管和肺血管的分支入肺;腹腔丛的分支可分为许多副丛,如肝丛、胃丛、脾丛、肾丛以及肠系膜上丛等,各副丛则分别沿同名血管分支到达各脏器。 腹主动脉丛分出肠系膜下丛,沿同名动脉分支分布于结肠左曲以下至直肠上段,此丛的一部分纤维下行入盆腔,参加腹下丛的组成;另一部分纤维沿髂总动脉和髂外动脉组成与动脉同名的神经丛,随动脉分布于下肢血管、汗腺、竖毛肌。 腹下丛伴随髂内动脉的分支组成直肠丛、膀胱丛、前列腺丛、子宫阴道丛等,并随动脉分支分布于盆腔各脏器。
(二)内脏感觉神经
人体各内脏器官除有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支配外,也有感觉神经分布。 内脏感觉神经元的胞体位于脑神经节和脊神经节内,也是假单极神经元。 其周围突是粗细不等的有髓或无髓纤维,随同舌咽、迷走神经和骶部副交感神经分布于内脏器官,经内感受器接受来自内脏的刺激。 其中枢突一部分随同舌咽、迷走神经入脑干,终于孤束核;另一部分随同交感神经及盆内脏神经入脊髓,终于脊髓后角。 在中枢内,内脏感觉纤维一方面直接或经中间神经元与内脏运动神经元相联系,以完成内脏-内脏反射;或与躯体运动神经元相联系,以完成内脏-躯体反射。 另一方面则可经过较复杂的传导途径,将冲动传导到大脑皮质,产生内脏感觉。
1.内脏感觉的特点
内脏的功能由于较躯体结构复杂,且每类器官的感觉性质和表现也各有不同。 因此,内脏感觉不具有像躯体感觉神经定位明确的性质。 其特点为定位模糊,性质不清,具体表现在下列几个方面:
(1)脏器的功能不同,所接受的刺激性质也各有区别,如胃的膨满感,肠的鼓胀感,膀胱充盈时产生的尿意,一些疾病引起脏器的发作性绞痛等。 此外,有些内脏器官虽然持续地从机体内环境接受刺激信号,但在日常生活体验中却无明显的感觉产生,如肝、肺、肾等实质性器官。
(2)内脏感觉常具有弥散性,表现为定位不明确,并在自我感觉上产生误认的现象。 如阑尾炎初期,患者往往主诉为上腹部或脐周区疼痛,到后期炎症从黏膜侵及肌层,并刺激腹膜壁层时,才认知为右下腹部疼痛。
(3)内脏对牵拉刺激或痉挛、膨胀等所引起的感觉敏感。
(4)内脏痛阈高,一般强度的刺激(挤压、切割等)均引不起内脏疼痛感觉。 但在病理条件或极强烈刺激下,则可产生痛觉。 例如,胃过度膨胀或一些管状器官的平滑肌痉挛以及缺血导致代谢产物积聚等情况下,则可刺激神经末梢而产生内脏痛。
2.牵涉痛
当某些内脏器官发生病变时,常在体表特定区域产生感觉过敏或疼痛的现象称为牵涉痛(referred pain)。 牵涉痛可发生在有病变的脏器的附近,也可发生于较远的部位。 例如,心肌缺血时,常感到左上肢内侧皮肤有带状的痛感;胆道系统病变,常向右肩部放散疼痛。 牵涉痛的产生原因目前尚无定论,但一般认为来自不同部位的内脏和躯体的传入纤维终末与脊髓内的同一个神经元形成突触联系。 因此,从患病的内脏器官传来的冲动可以传入该汇聚神经元,并可扩散或影响到邻近的躯体感觉神经元,从而产生牵涉痛。
(李金莲)
参考文献
1.朱长庚.神经解剖学.第2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2.李云庆.神经科学基础.第2 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3.李云庆.人体解剖学.第2 版.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2010.
4.张传森,许家军,许金廉.模块法教学——人体系统解剖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5.柏树令,应大君.系统解剖学.第8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