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之推不言禄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晋侯赏从亡者[1],介之推不言禄[2],禄亦弗及。

推曰:“献公之子九人,唯君在矣[3]。惠、怀无亲[4],外内弃之。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主晋祀者[5],非君而谁?天实置之,而二三子以为己力[6],不亦诬乎[7]?窃人之财,犹谓之盗,况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乎?下义其罪[8],上赏其奸[9],上下相蒙[10],难与处矣。”

其母曰:“盍亦求之[11]?以死谁怼[12]?”对曰:“尤而效之[13],罪又甚焉!且出怨言,不食其食[14]。”其母曰:“亦使知之,若何?”对曰:“言,身之文也[15]。身将隐,焉用文之?是求显也[16]。”其母曰:“能如是乎!与女偕隐[17]。”遂隐而死。

晋侯求之不获,以绵上为之田[18]。曰:“以志吾过[19],且旌善人[20]。”

译文

晋文公赏赐跟随他流亡的人。介之推没有讲自己的功劳,故也没有赏赐他爵禄。

介之推说:“晋献公有九个儿子,只有当今国君在世了。晋惠公、怀公不讲亲情,国内外的人都抛弃了他们。上天没有灭绝晋国,就一定要有国君。主持晋国政权,除了国君还有谁呢?实际上是上天安排的国君位置,而那几位却以为是自己的功劳和力量,这不是太诬枉骗人吗?偷窃别人的财物,还称之为盗贼,何况是贪取上天的功劳以为是自己的力量呢?下面的人把自己的错误认识当作是合理的,上面的人赏赐他们的奸猾行为,上下相互欺骗蒙蔽,这样的人际圈子实在难以相处啊。”

介之推的母亲说:“你何不也去请求爵位俸禄?如果就这样的话,死了又怨谁呢?”介之推回答说:“我认为他们错了而还去效仿他们,罪过就更重了。而且既然我已经说了不满国君的话,就不能再拿晋国的俸禄了。”他的母亲说:“也让他们知道你的情况和想法,怎么样?”介之推回答说:“语言,是用来表白自身行为的。自身即将要隐居起来,哪里还用表白呢?这样做是追求显扬有名。”他母亲说:“你能这样做啊!那我和你一起去隐居。”于是母子隐居一直到死。

晋文公找不到介之推,就把绵上的田地封给介之推作为祭祀他的费用。说:“用这种方式来记载我的过失,并且用来表彰显扬善良的人。”

【注释】

[1]晋侯:晋文公。从亡:跟随晋文公一起出国流亡的人。

[2]介之推:姓介名推。之是语助词。后世讹为介子推。

[3]献公:晋献公。君:指晋文公。

[4]惠、怀:晋惠公、晋怀公。晋惠公是晋文公弟弟,晋怀公是晋惠公的儿子。

[5]主晋祀:主持晋国祭祀,国君的委婉说法。

[6]二三子:犹言“那几个人”,指随晋文公流亡的人。

[7]诬:诬枉不实。有欺骗意。

[8]下义其罪:在下位的人把贪功的错误当成是合理的,应该的。

[9]上赏其奸:在上位的人鼓励赏赐他们的奸邪行为。

[10]上下相蒙:上下的人相互蒙蔽欺骗。

[11]盍(hé):何不的意思。

[12]怼(duì):怨恨。

[13]尤:批评责难。

[14]不食其食:即不拿他的俸禄。前一个食是动词,后一个是名词。

[15]言:语言。文:修饰。

[16]显:显达,出名。

[17]偕隐:一起隐居。

[18]绵上:地名,在今山西介休县南,沁源县西北的介山(一说名绵山)下。为之田:作祭祀介之推的封田。

[19]志:标志,记载。

[20]旌:表彰显扬。

品读

这段文字主要是记载介之推在晋文公封赏跟随流亡大臣时的表现和观点。开头一句交代事情的起因和背景。由于晋献公废长立幼,杀害世子申生造成晋国政治的混乱。公子重耳被迫流亡外国十九年,有一些亲故随从他流亡在外。历史上和后来一直称晋文公这段经历叫“晋文公走国”,非常著名。在秦穆公帮助下晋文公回晋国即位,要封赏跟随自己流亡的有功之人。其他人都纷纷邀功,自己讲述功劳。唯有介之推不说话。而介之推在晋文公饥饿最甚时曾经割股给文公吃,贡献特殊。介之推不居功,不邀赏,和母亲隐居绵山到死。晋文公为表彰善人,弥补自己当时未能及时发现这件事的过错而颁赐绵上之田作为介之推的祭田。

文章很短,却完整记载了这件事情的始末,言简意赅。但却能突出重点。介之推关于“贪天之功为己有”的一段推论,不惮费辞,层层推衍。一说晋献公九子,唯有晋文公在;再说晋惠公、晋怀公昏庸而众叛亲离,才给晋文公机会;三说晋国是大国强国,不能灭亡而必有君主,只有晋文公才适合这个位置了。这样推论后用一句话论断:“天实置之。”晋文公的君位是上天安排的。然后批评那些争宠邀功之人“贪天之功为己有”的错误做法。言之有理,干脆利落。

其后和母亲的对话既进一步表现介之推的高洁,更显示出其母也是位深明大义的女性。能够支持儿子宁可清贫至死也要成全儿子的美德,和儿子一道隐居。这是位伟大的母亲。中国历史上有许多伟大的母亲成全了儿子的英雄行为。孔子的母亲、孟子的母亲、范滂的母亲、陶侃的母亲、欧阳修的母亲、杨万里的母亲都具有这种彪炳千古的精神。

还有一点值得我们思考:介之推的议论,尤其是和母亲的议论,作者是怎么知道的?这大概是口述历史的话题,并不影响我们对故事和言论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