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社区健康的影响因素

对于社区人群的健康影响因素,现代医学模式从生物、心理及社会三个层面进行了全方位探求。现代医学模式认为人的健康问题应置于完整的社会系统中去理解,把生物的个体如实地放置在他所处在的社会关系中去理解。因此,健康影响因素包括:生物遗传因素、行为与生活方式因素、环境因素及医疗卫生服务因素,健康状况的恢复与此紧密相关。社区卫生服务正是通过其特有的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对于社区人群健康进行全方位管理,提高人群健康水平。
一、生物遗传因素
(一)概述
现代医学模式不是否定生物遗传因素对健康的影响,而是更准确地认识这种影响。生物遗传因素对健康的影响主要包括生物性致病因素、心理因素、遗传因素三个方面。
(二)生物遗传因素的分类及对健康的影响
1.生物性致病因素
是指细菌、病毒、螺旋体、立克次体等可引起的疾病的病原微生物或人体寄生虫。随着预防医学的发展和诊疗技术的提高,生物性因素致病概率在不断下降,治愈率在不断提高,其对健康的危害正在逐步减弱。
2.心理因素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因素的致病作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今后,心理性问题对人类健康的危害将会进一步加重,必须严加防范。
3.遗传因素
遗传因素对健康的影响分为遗传性疾病和遗传体质两个方面。前者是指遗传缺陷性疾病如血友病、白化病、蚕豆病、精神性痴呆和有遗传倾向的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后者是指体质功能如胖瘦、心脏功能天生低下等,但是通过后天的营养和运动等能够加以改变的。有遗传倾向的疾病也可通过改良生活方式及行为习惯等达到预防或延缓发病的目的。
二、行为与生活方式因素
(一)概述
生活方式是人在社会化发展进程中逐步形成的行为习惯,与人类健康状况关系密切。在经济社会现代化发展进程中,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的变革给人们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带来了巨大变化,随着医疗服务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疾病谱、死因谱也发生了明显改变。WHO认为,60%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由不良的行为生活方式导致的。既往研究表明,人类死亡谱的前10位死因中,与行为生活方式有关的占37.7%。由此可见,健康的行为与生活方式的培养和保持是预防疾病、保证身心健康的重要环节,可明显降低慢性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二)行为与生活方式的分类及对健康的影响
1.健康的行为与生活方式
基本特点包括:有益性、规律性、和谐性、内外一致性。1992年WHO总结了预防医学的最近研究成果,即健康的“四大基石”,包括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假如一个人能做到这四条,其寿命至少可延长10年。
2.常见不良行为与生活方式
包括吸烟、酗酒及不良饮食行为等。
(1)吸烟行为:
吸烟危害很大,是世界范围内人类死因的第二大因素。据WHO估计,2008年全世界吸烟人数约13亿,占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左右,每年有500多万人口死于因吸烟导致的相关性疾病,估计到2025年因吸烟导致的死亡人数将增至每年1000万。研究表明,肺癌的危险性与每天吸烟量以及吸烟持续时间呈正相关,吸烟者较不吸烟者肺癌发病率高15~30倍。中国各大城市肺癌发病率居各种癌症的首位,尤其是男性患者,吸烟的占70%~80%。为减轻吸烟产生的疾病负担的增加,中国于2003年11月10日正式签署《烟草控制框架公约》,控制吸烟行为。
(2)酗酒行为:
过量的、无节制的饮酒行为称之为酗酒。酗酒严重影响个人的身心健康,急性酒精中毒甚至危及生命,当血液中的酒精浓度达到或超过33mmol/L时,人体可能会出现昏睡、昏迷,甚至导致呼吸和循环衰竭而亡,而慢性酒精中毒导致的生理、心理危害,如酒精性肝硬化、酒精性中毒性痴呆、酒精依赖等也十分严重;同时酗酒这种病态行为也为个人人际关系、家庭和谐、社会治安带来一系列不良影响,人酗酒后自控力普遍降低,如酒后失言打架、酒后驾车严重危害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3)不良饮食行为:
在现代社会,一方面随着生产力、生产方式的进步,人们的体力消耗越来越少;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不断改善,随之而来的暴饮暴食、偏食、挑食、厌食、进食不规律等一系列不健康的饮食方式都容易打破消化系统的正常活动规律,对消化器官造成各种急、慢性损害,如长期不吃早饭容易导致胆结石等;同时还会促进慢性疾病的形成和发展,例如饮食过量而肥胖已经司空见惯,肥胖导致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等代谢综合征的出现,最终长期缓慢发展形成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恶性肿瘤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4)其他不良行为与生活方式:
其他的不良行为与生活方式很多,如久坐不动是各种心脑血管疾病的健康危险因素之一,婚外性行为是感染性传播疾病的高危因素,吸食毒品可使艾滋病等性传播疾病的发病率大大增加,所以,通过合理方式(心理干预、健康教育、政策引导等)对不良行为与生活方式进行干预控制是非常必要的。
三、环境因素
(一)概述
环境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繁衍的重要条件,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心理环境,环境因素是影响健康的最重要的因素。
(二)环境因素分类及对健康的影响
1.自然环境
又称物质环境,包括原生环境和次生环境。原生环境指的是未受人类影响的、天然形成的环境;次生环境主要是受人类影响而形成的生产和生活环境。人们不断地进行生产活动,发展社会经济,同时也改造了环境。人群的健康和疾病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无论是原生环境还是次生环境,都存在大量的健康促进因素或危害因素,人们在改造世界追求经济效益取得巨大胜利的同时,引起的生态破坏不可避免地导致健康促进因素减少、危害因素增加,例如自然环境中的水、空气、食物等受到病原微生物、化学毒物的污染,对人群健康产生危害,2013年10月,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将“室外空气污染”确认为“一类致癌物”,雾霾天气成为呼吸系统疾病患者以及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间接“杀手”;生态环境中的全球气候变暖、噪声污染及海洋污染等问题对人类生存和发展造成巨大威胁。
2.社会环境
又称非物质环境,包括一系列与社会生产力、生产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因素,例如社会地位、经济收入、居住条件、人口状况,以及政治、文化、卫生保健、社会关系等,都与健康密切相关。社会环境对健康的影响具有发散性、恒常性、积累性、交互性的特点。贫困者所面临危险因素的机会要超过富裕者;文化程度低的所受危险因素的侵害要超过文化程度高的。另外,如社会带来的工作紧张及生活压力,以及在人际关系中的矛盾等,均对健康产生严重的危害,例如失眠、焦虑、抑郁、谵妄等,严重者将会产生自杀或伤害他人等恶劣后果。
3.心理环境
主要包括个人的性格、情绪以及心理应激等方面。心理因素不仅是某些特定疾病的病因或发病诱因,而且在很多疾病的发展、转归等方面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医疗卫生服务因素
(一)概述
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服务在健康促进方面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二)医疗卫生服务的功能及对健康的影响
1.医疗卫生服务的基本功能
医疗卫生服务是社会用于防治疾病,促进健康的有效手段,主要通过预防、治疗、康复及健康教育等措施,降低人群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通过心理、生理及社会全方位的保健措施,维护人群健康,提高生存质量。
2.医疗卫生服务与健康
卫生工作方针的正确与否、医疗卫生机构布局是否合理,医疗技术水平的高低以及卫生服务质量的好坏,群众就医是否及时、方便,医疗费用是否合理等都会对人群的健康和疾病的转归产生重要的影响。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到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使得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重要性不断凸显,因此,三级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分工协作,逐步建立“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充分发挥整个医疗卫生服务系统在防治疾病、促进人群健康上的作用,势在必行。医疗卫生服务的开展需要国家财政支持和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需要恰当处理好医疗和预防的关系,需要把供方利益与需方利益恰当地结合起来,把医疗卫生服务与自我保健结合起来。因此,实现医疗卫生服务健康效益最大化,必须把握好医疗卫生改革的方向,合理分配使用卫生资源,科学组织实施卫生服务,从而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良好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