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这是我第一次发表以交互印证的方式解读《内经》的研究结果,最初有这个想法是源于我求证《本经》中常用药物的药征。《本经》中有一个现象引起我注意,一味药治若干病证;一种病用不同药味。前者揭示不同疾病之间存在相似的证候;后者昭示每一种疾病自然病程的病机始末存在不同的证候特征。有趣的是,用《内经》的病证理论解释《本经》中的这种现象意外地发现《内经》诊疗思维的开放性贯穿药证结合的始终。由此而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内经》病证理论的核心在阐明疾病自身规律,所列举的病证不过是举例而已。这为以交互印证的方式解读《内经》诊疗思维开放性提供了可能。
我之所以注意到《内经》医学思想和诊疗思维的开放性这一枝系,还来源于中国医学史和中医各家学说的启发,从遥远的过去一直到我们现在,每当人们面对着已知或未知的疾病威胁和危险的时候,《内经》总是为解决这些威胁和危险提供了新的希望。许多不朽之作无一不闪烁着《内经》医学思想,其延续《内经》开放性诊疗思维所展现的治病救人的最高尚的表现,始终保持着明显的、历史的统一,《内经》的独特思维与文明的进步之间的密切关系日趋明显。《内经》以自己特有的语言说着自己的话,处处反映着不治已病治未病的开放性诊疗思维,这些医学思想虽久远却没有过时,而是延续至今地、非常活跃地表现在今天的每个生命活动形式,每个健康与疾病交替运动的现象中。在健康与疾病的挑战-回应论坛中,《内经》的医学思想和开放性诊疗思维也许会迟到,但不会缺席!
这项工作的选题均来自临床实践,在经典与临床循环往复的过程中,代谢综合征、慢性肾炎综合征、甲状腺结节和慢性失眠是我遇到的困惑甚多,也是我从经文中获益最多的地方。虽然我在这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工作,以有限的知识去解读这部内涵深邃的经典,不可避免地存在认识上的局限性,况且经文中还有许多未被认识的医学思想,这些病证的临床征象和病机转归依然散落在《内经》的不同章节中,正是这种看似“形散”而“神不散”的独特方式昭示的病证自身内在规律,让我们在面对这些病证的挑战时,能够理清思路,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这足可以鼓起我们的信心!

李晓政

2017年10月于太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