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跬步不休,跛鳖千里”,在钻研《内经》的征程中,愈行愈觉经论之宏伟博大。
没有任何一部医学经典比《内经》更广的了。《内经》成书年代久远,文字复杂,已有的考证资料显示《内经》的文字包括春秋以前、战国时期和西汉时期三种文字,经文中不可避免的错简、误注、讹字使得医理不能首尾贯通,表面上看去,经文显得枯燥而难以应用于临床,这无足怪。
从自然觉醒和自然睡眠的生物节律失调认识慢性失眠是新近睡眠医学研究的成果,尽管我们还不能否认临床仍然存在对于部分疾病病因病机及证候衍变认知的局限性,但《内经》提出的寤寐生物节律至今仍然不失为慢性失眠病机转归打开了一扇窗。《灵枢》称腹型肥胖的体征为“纵腹垂腴”,并指出“膏者多气”“气涩血浊”,这在晚近临床认知的代谢综合征湿热血瘀病机中得到印证。《内经》透露出的智慧无疑给新世纪的临床研究洒下一抹久违的阳光!可以明显感受到,有一种始终以自己的方式,说着自己要说的话的可能性与存在的维度,其展现的独特价值与风采为我们提供了在生命科学不同领域之间交流的经验。可见,《内经》所阐发的学理、医理比任何临床经验更具有启发性。令人兴奋的是,《内经》的学理、医理所鼓励起临床医生的兴趣,已经冲破以往临床医生对部分疾病病因病机及证候衍变认知的局限性,更欣慰的是增添了新的认知,更新了临证诊疗思路,拓宽了诊疗视野。《内经》虽古老,但却富有勃勃生机!
《素问·移精变气论篇第十三》所说:“今世之人,毒药治其内,针石治其外,或愈或不愈,何也?当今之世不然,忧患缘其内,苦形伤其外,又失四时之从,逆寒暑之宜,贼风数至,虚邪朝夕,内至五脏骨髓,外伤空窍肌肤,所以小病必甚,大病必死”的事实仍然存在于现实临床。时至今日,仍然可以观察到古病名所表现的临床征象,而当今临床征象仍然可以据《内经》学理、医理得到合理的解释,这并不等于说古今病名之间属于简单而互相对应的关系。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古今病名固然不同,但虚邪贼风、起居失度、饮食不节的致病因素却是相似的,病证标本传变的性质亦没有发生实质性变化。因此,《内经》所阐述的学理、医理仍然应用于当今临床实践中,迄今还没有看到任何研究结果告诉我们《内经》学理、医理是完全不能,或几乎不能被今日临床医生所接受的。有趣的是,在临床医案报道、实验室和临床试验研究结论中,我们见到更多的现象却是《内经》病机观的内部与外部真实性不断得到证实,并支持《内经》医理指导临床实践的可行性。假如能看到《内经》古病名所蕴含的临床征象及其发生发展的规律能够给予疑难病临床新的启示,并纠正目前临床疑难病认知的局限性,使得疑难病临床终点疗效获得较以往显著增益的效果而不茫然于《荀子·王霸》所说:“此夫过举跬步而觉跌千里者夫”,那不失为是疑难病临床步入柳暗花明的天下康衢!
有一种研读《内经》的方法是需要谨慎对待的,如果临床上看到的临床征象与《内经》古病名及其临床征象十分近似,就认为古今病名类同,并得出×××病相当于《内经》中×××古病名,那么,这种研究方法的错误就更厉害了。列举两个例子来说明这种研究方法的不足之处。
第一例,《内经》中的脾瘅与消渴,都表现口渴多饮、多食善饥的临床征象,如果说二者相似的话,充其量仅属于消渴病的类证,但是二者并不完全相同。《素问·奇病论篇》有“脾瘅”病,述其发病之因说:“津液在脾,故令人口甘,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由于“甘美而多肥”引起高尿酸血症和痛风已是不争的事实,不难看出,“数食甘美而多肥”的脾瘅与《素问·奇病论篇第二十八》所说“凡治消瘅仆击,偏枯痿厥,气满发逆,甘肥贵人则高梁之疾”皆属于病因相似的类证。《灵枢·五邪第二十》说:“邪在脾胃,阳气有余,阴气不足,则热中善饥;阳气不足,阴气有余,则寒中肠鸣腹痛;阴阳俱有余若俱不足,则有寒有热”。《素问·气交变大论篇第六十九》说:“脾病内舍心腹,外在肌肉四肢。”由此可知,脾瘅为阳气有余,阴气不足。“内热”即“热中善饥”,因善饥而多食肥甘厚味,则“膏者多气,多气者热。”因此经文说“脾病其内在心腹”则形成“纵腹垂腴”,即腹型肥胖。胰岛素又称“肥胖因子”,胰岛素抵抗综合征又称代谢综合征,超重或腹型肥胖是其基本特征,临床征象为“肥而不泽”、大便黏滞不爽、腹型肥胖、双侧膝、踝关节屈伸不利或疼痛、头重如裹、或心悸、或胸闷短气。当然胰岛素抵抗综合征也可见于2型糖尿病。可见,脾瘅转为消渴在临床上是有根据的。由经文可知,内热久积是脾瘅转为消渴的关键因素。
第二例,《素问·痹论篇第四十三》说:“饮食自倍,肠胃乃伤”。从经文注疏层面区别“消谷善饥”和“饮食自倍”的临床征象,似乎皆为消化道病证,没有什么值得关注的内容,但如果从临床解读这条经文则颇具趣味,如果“饮食自倍”属于卒然多饮食,《灵枢·百病始生第六十六》说:“卒然多食饮则肠满”。《灵枢·四时气第十九》说:“饮食不下,隔塞不通,邪在胃脘”。卒然多饮食引起的消化道临床征象应当有《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第四》所说“胃病者,腹 胀,胃脘当心而痛,上支两胁,膈咽不通,食饮不下”。显 然,“饮食自倍”并不是指因卒然多饮食引起的消化道病证。“消 谷善饥”的特征在《素问·刺志论篇第五十三》说:“谷入多而气少”。不难发现“饮食自倍”并不是指消化道病证,“饮食自倍”是由于中气动静失调,化生水谷之精气不足,则胃中精气不足,通过增加饮食,实现“气生精,精生神”的代偿性自我调节机制,结合“谷入多而气少”所揭示的胃中津乏而消谷善饥。“肠胃乃伤”引起的“饮食自倍”与“谷入多而气少”的“消谷善饥”属于相同临床征象!胰岛素抵抗引起的糖代谢紊乱研究显示:钠葡萄糖转运蛋白受体2(GLUT2)主要分布于小肠、心脏、肾脏和其他组织,GLUT2抑制剂显示良好的控制血糖水平和减轻体质量的效果。这项研究结论支持“肠胃乃伤”是“饮食自倍”的原因。至少经文解释了临床部分代谢综合征,尤其是并发糖尿病者食饮过度而没有出现消化道疾病表现!
显然,下面所列的是研读《内经》的三个现实问题:
1.不是用按图索骥方法,而是用交互印证的方法研读经文的注疏、考注、注证、发微等文献资料,目的是纠正现有诊疗思路的局限性,寻求更加合理的逻辑诊疗思路。
2.以临床疾病愈或不愈为研读经文的起点,探寻疾病愈或不愈的原因为研读经文的主要目的。
3.带着临床问题读经文,可以发现未认知的病机及证候衍变规律。
这些问题当中的第一个问题,必须等到后面两个问题的研究进步得多了之后,然后才能够说到。有一件明显的事,就是要把这两个问题看作有密切的关系,并且要用一个严谨的方法。以往医案、临床研究中引用经文,或再添上些名家注释,就得出经文的原旨,这种方法是不足取的。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没有什么证据支持所引用的经文是合理的。还有一种研读方法,阐述病名的发展史时,以经文病名作为现在病名的研究起点,这用不着说是一个不能成立的方法。原因是经文古病名的临床征象和病机散落在经文的不同篇章中,由于观察对象与方法、研究目标的不同,即使是古今相同的病名,就经文本身而言,迄今也没有见到任何一个古病名的临床征象和基本病机达成共识,更何况考古学的新成果不断颠覆以往的疾病认识!
一、临床问题
身处在处处求“创新”,处处求“发展”的大环境中,大都明显地交织着中与西、传统与现代之间的纠结与困惑,其基本的问题总体上表现为刻意追求所谓的学术规范而忽略了学术表达的多样性,多少带有一种为迎合而有的调适或策略的况味在,这可以归结为在某种压力下的被动式,在这种被动语态下所产生的思考及其对应性研究多少会让人觉得有“气短”之感。
代谢综合征是晚近才被临床认识的慢性疾病。超重或肥胖是其主要临床特征。然而,肥胖却是个古老的话题,《内经》关于肥胖病的病机理论和证候特征有简洁而明确的结论。临床实践常见到具有多代谢因子紊乱且体质指数正常的患者,如果从气虚多痰诊断其临床证候,仍缺乏有力的证据支持。换言之,从气虚多痰诊断代谢综合征临床证候有局限性。如何认识代谢综合征的病机和证候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就慢性肾炎综合征的病程而言,水肿仅仅为临床提供慢性肾损害诊断线索,临床确诊的慢性肾炎综合征并不都具有水肿和腰痛的征象。《素问·大奇论》《灵枢·根结》已经揭示出肾气枢机不利、肺失治节是水肿症状成为慢性肾炎综合征或然证的重要原因。其次,由于慢性肾炎的临床过程个体差异较大,一方面,临床分型之间的临界指征不明确,另一方面,慢性肾炎综合征病理类型不同,其临床结局差异甚是不同,但所出现的临床症状却有许多相似之处,已确立的慢性肾炎临床辨证分型和治疗措施尚不能满足临床治疗需要。如果仅从证候诊断,即使长疗程干预也不会取得肯定的近期效果,也不会获得延缓慢性肾炎综合征远期疗效,其中,情志所伤在慢性肾炎综合征病程中是不可忽视的因素,有时甚至是慢性肾炎迁延不愈的重要病因。七情所伤不仅“病起于过用”,而且也导致《素问·汤液醪醴》所说“五脏伤竭”及《灵枢·五癃津液别》中“邪气内逆,则气为之闭塞而不行,不行则水胀……阴阳气道不通,四海闭塞,三焦不泻,津液不化……水溢,则为水胀。”《素问·移精变气论》说“得神则昌,失神则亡”,《素问·玉机真脏论》说:“忧恐悲喜怒,令不得以次,故令人有大病矣”。
虽然,临床已经认识到气滞血瘀病机与甲状腺结节病发生发展相关,但临床制定的诸多干预甲状腺结节病慢性病程进展的措施却并没有获得预期疗效。迄今探索甲状腺结节病的相关病因病机、改善其临床疗效的途径仍然是临床研究的主要内容。尽管《内经》没有瘿病的记载,但《本经》有明确的相关药证,由《本经》药证和药效路径探索相关经文发现:少阳枢机不利,三焦气化不利,营气不濡,卫气不煦,其临床结局:①气有所结,则形成气瘿。②凝血蕴里,津液渗涩,则形成肉瘿。③寒热相搏,正虚邪结,则促进其临床进展。
慢性失眠临床疗效目标是恢复自然睡眠和自然觉醒的有序规律,而不是通过镇静和神经递质途径达到睡眠时间和睡眠状态目标疗效。目前中医临床治疗慢性失眠存在的难点:①昼夜寤寐,与营卫行于阴、行于阳关联,但不相关,营卫昼夜循行规律只能部分解释寤寐节律的形成。②神志类疾病发生发展属于“心主神明”功能失常的范畴,而慢性失眠属于生物昼夜节律失调类疾病,虽然慢性失眠伴随精神心理临床表现,但与神志疾病存在本质的差别。
二、问道经文
虽《内经》问世久远,但在新世纪的今天,它依然彰显着不可思议的开放思维,经文更多的是阐述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过程所表现的错综征象,并不拘泥于具体某种疾病衍变规律,其病名不过是举例而已。经文展现的看似“异样”的病证标本传变及其病机转归叙述方式,其实是以其特殊的方式透视出对“已病”和“未病”认知的规律性和超越性。就此而言,借用挑战-回应模式来体味《内经》的学术价值与特色所在,正如《淮南子·说林训》说:“跬步不休,跛鳖千里;累积不辍,可成丘阜”,这是我们面对临证疑难问题仍然问道经文的原始初衷。
已有的研究显示,上述临床问题的病机大约包括虚、瘀、痰、郁四个方面,无论是病机的转归,还是证候的标本传变,诸多学说聚讼纷纷,学术争鸣,仁者见仁,令人莫衷一是。争鸣的关键点在于针对这些临床问题的研究起点,换言之,这些临床问题以中医的什么病证作为问题研究的起点,支持这些研究起点的证据能否令人信服?
若从病证的起点观之,那些支持病证起点的证据是有质疑的。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这些病证标本传变和病机转归是其发病的起点还是其病变进展的阶段性的结果呢?如果以经文中病名作为上述临床问题临床研究的起点考察其发生发展规律发现:若要得出经文中的病名与今天的病名存在近似性,那么必须搜索足够多的有价值的文献资料来支持这种相似性,然而,后世文献即使相同的病名由于其历史时期、观察对象、观察方法和临床经验等不同,虽然所说的病名与经文中的病名看上去相似,甚至文字上完全相同,但要想得出任何一种病证趋同的证候标本传变规律,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因此,我们提出两点质疑:①已有研究的起点与经文的起点是否相同;②已有研究所获得的结论与经文自身阐述疾病规律所展现的结论在逻辑上是否趋同。正因如此,有必要强调《内经》阐述病证发生发展的自身内在规律,倘若遵循《内经》的诊疗思维分析今日疾病的临床征象和病机转归,则是可以被理解和接受的。
《礼记·学记》说:“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后海;或源也,或委也。此之谓务本。”令人欣慰的是,上述临床问题的临床征象和病机转归已在经文中寻得了与之相关的证据,只不过是经文所说的病证顺逆和病机在文字层面上存在差异罢了。例如正常睡眠状态在《灵枢·营卫生会第十八》中称为“得卧”“夜瞑”,睡眠的昼夜节律更替在《灵枢·口问第二十八》称为“阳气尽,阴气盛,则目瞑;阴气尽而阳气盛,则寤矣”。当机体寤寐更替节律紊乱出现睡眠障碍时,《灵枢·寒热病第二十一》称“阳气盛则瞋目,阴气盛则瞑目”。这与慢性失眠归因于机体昼夜节律更替紊乱机制是非常趋同的,重要的是,经文给予慢性失眠疗效评价指征为自然觉醒与自然睡眠是否恢复如初!就睡眠状态而言,经文中的“目闭”“多卧”并不是指自然睡眠状态,例如《灵枢·大惑论第八十》说:“卫气留于阴,不得行于阳,留于阴则阴气盛,阴气盛则阳蹻满,不得入于阳则阳气虚,故目闭也。”“安卧”在经文中有时是指危重病证,例如《灵枢·论疾诊尺第七十四》说:“安卧脱肉者,寒热,不治。”多见于肿瘤晚期患者。《素问·平人气象论篇第十八》说:“安卧脉盛,谓之脱血”,多见于出血多重症者。另一方面,《素问·逆调论篇第三十四》说:“不得卧,卧则喘者,是水气之病也。”是论述因气滞津阻所致痰饮病的,其“不得卧”是因胸满喘息而不得平卧,这种征象仲景称为“咳逆倚息不得卧”。而《素问·评热病论篇第三十三》所说“诸水气病者,故不得卧,卧则惊”却是指不寐。理由是少阳三焦乃津液气化的场所,又内合于厥阴心包,胆失疏泄,敛降不及,则三焦气化不利而津液为病,津阻气滞而致心神浮越,出现眠差、夜寐不宁、不能独卧、卧则惊等临床征象,可见于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甲状腺功能亢进、围绝经期综合征、代谢综合征合并慢性心肾损害、脑动脉硬化和部分脑肿瘤等。针对这种以气滞津停为主要病机的不寐,采用调气行津法治疗慢性失眠之所以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恰与《素问·六节藏象论篇第九》说:“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理出一贯!有一个问题必须澄清,若用按图索骥的方法处理上述临床问题,无论如何是不可能寻得上述问题答案的。如果对古今病证的临床征象、证候标本传变稍微有一点疑惑时,交互印证其病机转归、证候的性质是不可或缺的方法。审慎的对待其内涵所具有的似然性,是纠正目前临床诊疗局限性,发现未知病机的重要途径。若说《内经》学理、医理对于目前临床诊疗过时了,那将是不可理解的!这也是为什么问道《内经》的原因之一。
固然经文涉及的部分病证与相对应的西医疾病临床征象呈现近似的现象尚能够引导今日临床寻得此类病证的诊断线索,甚至对其病机的转归亦给予临床诸多启示,但经文有一个显著的特征,同一种病证的陈述散落在《内经》的不同章节里,即使是同一种临床征象的专题,其病证征象和病机转归亦截然不同,例如《素问·痹论篇第四十三》说“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著痹也。”经文只是陈述了病因,却没有说临床表现,终不能确定其为什么病。《素问·痹论》阐述的五脏痹、六腑痹迄今临床上究竟如何分类归属仍然不清楚,仅从诸多注释研读经文往往得不到想要的答案。经文虽然列举了痹证的特征为:“痹或痛,或不痛,或不仁,或寒,或热,或燥,或湿。”又说:“痹在于骨则重,痹在于脉则血凝不流,在于筋则屈不伸,在于肉则不仁,在于皮则寒,故具此五者,则不痛也”。但仍然不能确定经文所说痹证局限于关节运动障碍、或为风湿性、或为类风湿关节炎,因为经文说的这些病因也可见于神经炎类疾病的病因,尤其是经文所列举的痹证的特征更接近于神经炎类疾病临床征象。这也许是《金匮》湿痹、血痹,“但臂不遂”之痹分载各篇而不相混杂的原因。由于《素问·痹论》所说的诸痹的临床征象错综复杂,并不是指一类疾病,未知疾病的临床征象亦复不少,例如,经文所说“淫气遗溺,痹聚在肾。”如果认为经文中的痹证隶属于风湿性关节炎类疾病,那么这类疾病多侵犯心脏,小便不利、全身水肿是其中晚期阶段常见的临床征象。如果认为“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暴上气而喘”属于风湿性心脏病的临床征象似乎是个无需争议的问题,经文所陈述的心痹的临床征象的确可以见于风湿性心脏病中晚期,这是可以理解的,但其全身水肿、小便不利用真武汤治疗获效,这至少可以部分说明心痹之全身水肿、小便不利与肾阳不足相关,这与“淫气遗溺,痹聚在肾”显然不同。验之临床,风湿性关节炎类的疾病很少合并肾脏损害,即使有些类风湿关节炎晚期可以见到肾病理特征,但“遗溺”临床十分罕见。由此可知,“淫气遗溺,痹聚在肾”并不是经文“心痹”的病机转归。其次,从病证的标本传变上而论,《素问·痹论篇第四十三》所说的“病久而不去,内舍于其合”所形成的“五脏痹”的征象,除心痹之外,其他“四脏痹”均罕见于目前临床所说痹证的病证传变。第三,《灵枢·九针论第七十八》说:“邪入于阴,则为血痹”,《灵枢·寿夭刚柔第六》说:“在外者,筋骨为阴,皮肤为阳……病在阴者命曰痹,阴阳俱病命曰风痹,病有形而不痛者,阳之类;无形而痛者,阴之类”。阴阳俱病的特征为有形而又有痛,与类风湿关节炎关节肿胀、疼痛、畸形的临床特点近似,遗憾的是,“阴阳俱病”的病位虽然涉及筋骨皮肤,但并没有说这些有形而又有痛的症状发生在四肢关节。况且,经文中所说的痹证亦并不局限于关节疼痛、关节肿胀、关节运动障碍和关节变形类的疾病。例如,《灵枢·厥病第二十四》说:“风痹淫泺,病不可已者,足如履冰,时如入汤中,股胫淫泺,烦心,头痛,时呕时悗。眩已汗出,久则目眩,悲以喜恐,短气不乐,不出三年死也。”张景岳注:“淫泺者,浸淫日深之谓。足如履冰之寒,又如入汤之热,下而股胫,中而腹心,上而头目,无所不病。在表汗出,在里则短气。不乐,或为悲哀,或为喜恐,此阴阳俱病之候。”同样是阴阳俱病却多见于多发性神经炎脱髓鞘病变后期。由此可见,临床与经文、经文与注释、经文与经文之间的交互印证是非常重要的。经文所说的病证不过是举例而已,这些病证又属于多发、易发,通过“别异比类”,给出了这些病证的转归为“逆顺”“缓急”“传变”“生死”等不同预后判断。如果将经文、注释、临床问题结合起来,特别是在寻求发病的部位、病机转归时,那些素日看似不易引起注意的经文瞬间变得生动起来,仿佛是一道穿越时空的智慧光芒,令那些百思不得其解的临床疑问涣然冰释,由此亦获得意想不到的未知病机转归和病证标本的答案!诚如《淮南子·说林训》所说:“智所知者偏矣,然待所不知而后明”。与其说经文的重心是阐述不同的病证,倒不如说是阐述疾病的发病规律及其临床诊疗思维更贴切!这也是为什么问道《内经》的原因之二。
诚然,识别致病因素的性质和致病途径固然是临床发现和了解疾病发病规律不可或缺的内容,经文将百病始生的因素分为外邪和内邪。例如《灵枢·口问第二十八》说:“夫百病之始生也,皆生于风雨寒暑,阴阳喜怒,饮食居处,大惊卒恐。”《太素》注:“风雨、寒暑、居处,外邪也。阴阳、喜怒、饮食、惊恐,内邪也。”但这不是我们关注的问题。
临床更关注的是发病的部位、临床征象及其标本传变。愈或不愈是临床经常遇到的问题,若将愈或不愈的临床现象转换为病机转归问题,则上述临床问题的思路就变得逐步清晰起来,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经文为判断、分析疾病逆顺提供了丰富的思维。同样是阐述百病始生的问题,《灵枢·百病始生》《灵枢·刺节真邪第七十五》重心在阐述虚邪中人所发生的病证传变,强调邪从外入所引起的诸多病证。但《灵枢·口问第二十八》重心在血气不和病机转归,其始动因素或为外邪中人,或为《素问·八正神明论篇第二十六》说:“阴阳相错,真邪不别,沉以留止,外虚内乱,淫邪乃起。”就血气不和病机转归而言,《灵枢·口问》说:“血气分离,阴阳破散,经络决绝,脉道不通,阴阳相逆,卫气稽留,经脉空虚,血气不次,乃失其常。”《太素》注:“生病所由,凡有五别,一令血之与气不相合也,二令脏腑阴阳分散也,三令经脉及诸络脉不相通也,四令阴阳之气乖和,卫气不行,五令诸经诸络虚竭,营血卫气行无次第。”正是这段注释引起我们对这段经文的兴趣。首先,《素问·调经论篇第六十二》说:“五脏之道,皆出于经隧,以行血气,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是故守经隧焉……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灵枢·玉版第六十》说:“胃之所出气血者,经隧也,经隧者,五脏六腑之大络也。”而此段经文强调百病的始动病机为血气不和,以血气分离开始,其病机转归或为阴阳破散,或为经络决绝,脉道不通,或为阴阳相逆,卫气稽留,终以经脉空虚,血气不次为结局。其次,从《灵枢·禁服》说:“卫气为百病母,调其虚实,虚实乃止,泻其血络,血尽不殆”得知,血气不和病机转归始终存在卫气失常的病机特点。从阴阳相逆、卫气稽留得知,血气不和与营卫失和互文见义。第三,血气不和所引起的阴阳破散揭示出脏腑阴阳不和,真邪不别,沉以留止,淫邪乃起,寒热错杂的病机特点;阴阳相逆,卫气稽留折射出气机升降失调,三焦气化不利,津液出入转输障碍的病机特征;经络决绝,脉道不通则昭示脉络瘀阻的病机;经脉空虚,血气不次则表明血气不和的结局为正虚邪结。若将《本经》药证和《太素》注释结合在一起观察,不难发现这段经文同样适合于“瘿瘤”的病机。首先,《本经》记载的海藻、夏枯草、连翘、白头翁的药证均包括瘿瘤和瘿气。其次,单味功效均提及寒热,显然,药证中的寒热起于血脉而不是指表证寒热,病变部位涉及手足少阴、厥阴、少阳和足阳明经,病机包括气结、热结、津凝、血瘀。有理由认为,瘿气、瘿瘤病机当不离气结、热结、津凝和血瘀。第三,尽管《内经》没有记载瘿瘤和瘿气,但经文所阐述的“血气不和,百病变化而生”发病规律仍然适宜于瘿瘤和瘿气。重要的是经文给予瘿瘤临床诊疗的启发是多方面的:①血气不和为瘿瘤的始动病机,气滞血瘀仅表现在瘿瘤自然病程的某一阶段;②卫气稽留是瘿瘤气结津凝的主要原因;③瘿瘤血瘀证的基本特点为脉络瘀阻;④瘿瘤慢性病程的基本病机为正虚邪结,并贯穿瘿瘤自然病程的终始。卫气不足、卫气稽留是正虚的早期阶段,而营血虚损、经脉空虚则表现在正虚的晚期阶段。由气结所致或血瘀、或津凝、或热结,其病机呈现邪结,这也是为什么问道《内经》的原因之三。
无论是未知疾病的新认识还是已知疾病的深化认识,疾病亦总是依据其自身内在的运动方向和轨迹为临床医生所认识。诚然,迄今临床还有许多病证知之不深或未知的病证病机。幸运的是,成书久远的《内经》不仅与新世纪医学相契合,而且与东震旦土民众的健康相资相养,经文所展现的既纯粹又坚定的开放思维给我们多了一份淡定、从容和自信。
三、经文启示
虽然不同地域的气候、生物环境发生可预知的或未知的、有益的或无益的改变,但生物进化总是依据自身内在的规律呈现出对环境的适应或适宜性,无论中医学研究的视野多么宽阔,但其源流仍然是那样泾渭分明,改变的是对疾病的认识愈来愈深刻,未改变的是《内经》的诊疗思维所得出的结论至今仍然不断得到印证!在挑战与回应的模式下,我们带着问题重温经典得出如下启示:
1.代谢综合征的始动因素来源于肾气不固所致气化障碍,中气不枢是代谢综合征气血筋骨肉病变的基础因素,其病机表现卫气失调、脉络瘀阻和湿热血瘀的特点,中气失调是代谢综合征湿热血瘀证转化的关键因素,肾精虚损、肾气不足是代谢综合征湿热血瘀证的临床结局。
2.卫气失常亦表现在慢性肾炎综合征发生发展的慢性过程,营卫痞涩、三焦失调是慢性肾炎综合征形成寒热错杂的可逆因素,胃气不和促进肾虚化气利水障碍是慢性肾炎综合征进展的重要病机,五脏阴阳气道不通是慢性肾炎综合征危重证候的基本特征。
3.卫气失调、气滞津凝,又是导致甲状腺结节(瘿瘤)寒热错杂临床征象同质性差异的主要病机,但在甲状腺结节(瘿瘤)慢性病程中又表现气机升降失序和冲任失调的特点,其中胃气不和,阳明经络之气失宣畅,又是甲状腺结节慢性进展的重要因素,甲状腺结节的临床结局表现正虚邪结的临床特征。
4.蹻脉阴阳相交是自然睡眠和自然觉醒更替规律的始动因素,并维系着自然睡眠和自然觉醒有序更替,气乱于卫,津阻气滞则导致慢性失眠气血逆乱的证候错综复杂,肾气阴两虚加重或促进寤寐节律自我调节功能失常,胆气疏泄不利加重慢性失眠津气阻滞的发生发展,而肾气不足、中气不固是慢性失眠气血逆乱证候错综复杂发生发展的基础因素。
由此我们看到,《内经》以其独特的思维方式对健康与疾病内在规律的诠释并没有因医学新成果的涌现而动摇,反而以其“稳定性”给予临床医生更多的启迪。适应时代的经文内涵阐发与坚持经文展现的健康与疾病自身内在规律的治学之路,不仅兼容不悖,而且可以相得益彰。北斗星总是让夜晚行路的人找到前行的方向,如同生命的奥妙吸引着人们好奇的兴趣,令人孜孜不倦地在疑问和答案中追寻着一个永恒的命题:不治已病治未病,这个命题令古圣先贤在医学探索的道路上皓首穷经,留下了诸多的《内经》注释、释义、发微,给行进中的人们留下了嘉惠千秋的金匮真言,宛如天空的繁星给予人们对健康守护的多彩遐想及其对人类健康的礼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