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新安医学的学术传承

新安医学作为一个区域特色明显的医学流派,对传统中医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徽州人历来尊儒重教,文风兴盛,产生了一批有声望的文人、学者和学派团体,文化的繁荣同时促进医学的发展,涌现书院54所,名医世家63家,任御医63人,新安医家800余人,共编撰中医药著作835部,以医家众多、医著丰盛著称于世,并传播到日本、朝鲜,推动了国外汉医学的发展。

一、人才辈出,医震宏都

据资料显示,从北宋以来,世医家传三代以上至十五代乃至三十代的共63家,如北宋歙县名医张扩,首传于弟张挥,再传侄孙张杲,经历130年,成为新安第一名医世家。张杲以儒业医,精研岐黄50载,博览群书,留意于多种文史著作、中医学典故等资料,编书以传世。张杲年近七旬著《医说》,记载了南宋以前名医116人,内容宏富,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史传记,此书曾传到日本、朝鲜等国。张杲还著《秘方奥旨》,是一本搜集古代禁方、秘方的专书。

歙县黄孝通于南宋孝宗时,御赐“医博”,历经二十五世,是家风延续最长、名气最大的新安黄氏妇科。到十七世孙黄予石,更是远近闻名,又称“黄予石妇科”,是史上世传最久的妇科世家,至今已800余年,代有传人。

新安医家有一支人数众多的太医队伍。黄孝周在《新安太医续》中说:“新安医家中任太医者63位,其中宋代10人,元代1人,明代39人,清代13人。”新安太医入朝前,均为闻名乡里的大医,他们理论基础深厚,临证经验丰富。如宋代太医吴源,出生在医学世家,已历五代,为民诊治疾苦,医术精湛,奇效如神,活人无数,人称“神医”。赴京考试,冠居榜首,封“翰林医官”。

新安太医不但医德高尚,医术高明,能治疑难危重症,还有独特专长。皇帝病重,程深甫治之立愈;皇子病剧,诸医不效,王琠治愈;明崇祯帝的贵妃患血崩病重,黄鼎铉为黄孝通的十四世孙,因承祖传,精于妇科,为帝妃服药一帖,出血大止,再服一帖出血停止,继服药调治病愈,皇帝特赐匾“医震宏都”赠送,以示嘉奖。

王仲奇是近代江南四大名医之一,为新安王氏家族世医第四代传人。“王氏医学”创始人王履中受业于程有功,传术于子王士恕,传孙王谟,世居歙县王家宅行医,登门求医者甚多。王谟次子王仲奇年轻时即以擅治温病和蛊胀等大疾而名噪乡里,1923年由徽州迁上海,名扬徽州、上海一带,他的名字被收录入《海上名人传》,是新安医家的杰出代表。仲奇先生医术精湛,诊务十分繁忙,每天都要坐诊十几个小时,后举家移居上海,虽然他不挂牌不登报而隐姓埋名,但不久便以擅治内科杂病驰誉沪上,慕名求医者络绎不绝。他认为:治病之道,贵在明阴洞阳,用药宜酌盈济虚,补偏救弊,辨证立方,注意选择有针对性的药物,灵活运用时方和经方,每获良效。

新安程氏,世居古徽州婺源县下溪源,世代以医为业,又名“新安溪源程氏”医派,从开创到发展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7代传人。在新安医学的世医“家族链”中,以内、妇科为主的“新安程氏”家族被认为是历史悠久、当代影响较大的家族之一。从清初的“程北聪”得名算起,名医辈出,其中程良书为清代五品医官;程门雪是我国著名近现代中医学家和教育家,上海中医学院首任院长;程定远为武当淮河派22代武功及伤科传人、原江西武术协会主席;程焕章、程雪影是新安著名医家、画家;程振达、程琴香都是显赫一时的新安医家。程雪影、程门雪的诗、书、画、医四绝,名盛一时。

学术上,明清时期中国学术重心在江南,以苏、杭、徽三州为学术中心的苏中、浙中、新安三大基地鼎足而立。这三大重心就分处于钱塘江水系的上、中、下游。总结明清时期中医学术流派,主要有伤寒派、温补派、温病派、经典校诂派等,而各派学说的发端者或核心代表人物大多有新安人,这些流派的传承发展又以新安及整个江南地区为大舞台,进而影响着整个中医学术界。

二、学术交流,扩大影响

新安太医都是精学博采的大家,在治学方面不持门户之见,互敬互学,相互渗透,不拘泥于古方,在理论实践方面勇于探索,形成自己的特色,尤其在内科杂病、喉科、外科、妇科方面颇有建树。从明清开始,新安名医云集,声名远扬,学术思想逐渐形成体系。

明代祁门籍太医徐春圃,在北京成立了我国第一个医学团体“一体堂宅仁医会”,参加者除新安医家21人外,还有苏、浙、皖、闽、湖、广等地在京行医者和太医,以“仁”为宗旨,提倡为人治病要有诚意、恒德、忘利、恤贫、存心,要求每个医生用格物致知的精神学习医理,开展学术交流,提高医疗水平;治病要认真审证、辨脉、处方、用药,对提高医技和规范医德开创了一代新风。徐春圃毕生精勤不倦,广征博采,著有《古今医统大全》《医学未然金鉴》《医学入门捷径六书》。《古今医统大全》100卷,包括了医学史、脉候、运气、针灸、经穴、方剂、本草、炮制、养生、房事、优生,以及内、外、妇、儿、五官、正骨、杂病等165门,内容极为丰富,是一部综合性医学巨著,为我国现存的十大医学全书之一,对临床应用和理论研究仍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据张玉才统计,除创办“一体堂宅仁医会”,新安医家还兴办“乌聊山馆”、“槎溪会课”等学馆讨论医学、文学,好医研医者通过讨论医学等形式推广医学、发展医学,这在全国范围内是独特的。新安医家编著的普及读物对医学的推广也产生了深远影响。汪昂的《本草备要》《汤头歌诀》等既是中医入门书,又是必须记诵的专业书。程钟龄的《医学心悟》对中医理论体系作了精选、精述,既突出重点又切合实用,多次再版,影响很大。随着新安医学医学活动的影响力越来越广,新安医籍不断东传翻刻,医籍中的学术被当地医生接受和推广,据统计约有30余种新安医籍传到日本、朝鲜,尤其是日本人种痘术的推广,还是受吴谦《医宗金鉴》的影响。

中国医学史上的第一部讲学实录是根据新安名医余傅山等的教学讲稿整理而成的。嘉靖二十二年(1543)十月,以余傅山为首,并邀请新安名医汪宦、吴篁池、汪双泉、黄刚等,汇集于歙县城内乌聊山馆,集体给学生讲课,讲授的内容涉及脉学、伤寒、内科、妇科、儿科的医学理论和临床经验,立论多有创见。清乾隆年间,喉科专家郑梅涧在友人处见到这部讲学稿,阅后爱不释手,于是抄录回家。因这本书乃诸医家论述而成,故取名《论医汇粹》。这种集体讲学在我国中医界是首次,从中也反映出新安医家团结、务实、重教的一面。

新安医家为了生计,亦伴随着做官、经商的人流而迁徙外地。新安医家外出行医范围与徽人入仕地、徽商经营地有密切关系,“无徽不成镇”,故新安医家的足迹所涉非常广泛。清代迁徙到苏州的叶姓医学世家叶天士倡卫气营血辨治温病学说,叶的弟子有吴县顾景文、华岫云等,顾、华氏再传叶氏学说,世称“叶派”。叶氏学说创新、规范了江南多发的温热病的辨证,带动了中医学体系的发展。

三、中医教育,学派纷呈

徽州的文化教育发达,世家大族子弟绝大多数都是“中原衣冠”的后裔,是孔孟之道的信徒和儒家思想的继承者。重视教育事业,也是儒家思想的一个传统。他们把教育事业提高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高度。

由于新安江处在安徽最南面,是联系浙江、江西的交通水运线,在古代南方水陆交通占据主导地位的情况下,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也为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必要的基础。到了明、清,屯溪老街两旁街铺连片,商贾南北往来,古徽州以儒从医者众多,或从师门,或承家门,同业之间相互切磋,著书立说,举百家之鸣。朱熹对徽州人读书教化风气,教育事业发展的推动是巨大的。至清康熙时,徽州六县社学562所,“十户之村,不废诵读”是徽州人读书风气普及的写照。文化教育发达,族中子孙幼皆上学受儒,重教崇文的传统影响,加之造纸、刻版业的发展,成就了大批新安医学名家。徽州牌坊林立,宗族祠堂众多,彰显这一方水土在封建礼教的严格管理下,医家维系宗族健康,使子孙免受疾病之灾,也是责任所在。新安医学的教育模式和传承方式都是以家族传承、师承相授、世代业医为主。其医家之多,医著之丰,以至于在中医学术发展史上,出现了罕见的“新安现象”。

新安医家汪机在长期诊疗难治性疾病的体验中,发现了提高人体抗病能力的重要性,提出“调补气血、固本培元”思想,主用参芪以补营气、胃气不足,建立了温补学派;孙一奎临证体验到生命“活力”的重要性,对命门、相火、气、火的概念提出了新的见解,用“太极”对命门学说进行阐发,创“动气命门”说,揭开命门学说指导临床的新篇章;吴澄专门研究虚损病证,创“外损致虚”说,同时又全面阐述脾阴虚的证治方药,对脾胃学说有着积极的贡献;余国佩创万病之源“燥湿为本”说;郑梅涧创论治白喉“养阴清肺”说等学术见解,对明清以来中医学术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新安医学传人、安徽中医药大学校长王键教授指出:“新安医学是中国传统医学中区域优势明显,流派色彩浓厚,学术成就突出,历史影响深远的重要研究领域。她与中医学术发展、中医学术流派、中医学术评价研究有密切关系。”

(郑梅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