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介入超声学科建设与规范
- 梁萍 于晓玲 张晶
- 1645字
- 2020-08-29 07:07:20
第一节 学科建设的意义
一、先进性和必要性
学科本质是知识的分类,是无形的、抽象的,其本身无谓建设。而学科的载体是有形的、实体的,比如院校、系、科室、部门等,则可进行建设[1]。因此,学科建设主要是指对学科的载体进行建设,是对学科的人才梯队、支撑条件、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学术环境等内容进行科学优化组合[1]。介入超声学科的建设,核心意义是使这一新兴学科具有全面的临床领先优势,促进学科整体水平的提高,推动学科综合实力的发展,最终将学科打造成为具有品牌效应的医教研优质平台。
我国介入超声技术从20世纪80年代初由董宝玮、张武、陈敏华教授等老一辈专家开创以来,历经30余年不断推广应用和发展壮大[2-5]。200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开创成立了我国首个具有独立编制的介入超声科,梁萍教授为首任科主任。解放军总医院介入超声科的建立,不仅是解放军总医院学科建设发展的一个突出标志,也是我国介入超声以学科的角色正式跻身于现代医学发展舞台的象征。近10年来,解放军总医院介入超声科努力“修炼内功”,逐步创建技术、管理和人才培养等全方位发展的平台,为全国多个医院介入超声学科建设和技术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指导和经验分享。期间,解放军总医院介入超声科的成功开创并蓬勃发展不仅成为我国介入超声学科的规范培训基地和示范窗口,更进一步激发了国内许多医院的相关专业建立独立介入超声科的愿望。
追本溯源,我国介入超声团队主要来源于超声影像科,根据中国工程学会介入超声专业委员会2017年组织的现状调查,现全国开展介入超声技术的医院多达1000余家;从事介入超声诊疗工作的医生超过45 000名(占全国超声影像科医师总数的30%);介入超声技术队伍中,70%医生来自超声影像科医师,30%来自普通外科、肝胆外科、泌尿外科、消化内科和肿瘤内科等临床学科医生。近5年来,介入超声医生的年增长率达到10%,开展介入超声技术的医院中75%年均介入超声操作量大于1000例,这样的发展现状不仅展示了介入超声技术的快速发展速度,而且也凸显了专业对人才的吸引能力,更展示了日益强烈的建设独立学科的发展趋势。
然而,截至目前,我国仅有约5%的医院拥有独立的介入超声科。其中,仅25家医院拥有独立病房;在全国开展介入超声技术的医院中,78%的医院拥有相对独立的介入超声学组,但多隶属于超声诊断科;而其余的大多数医院在介入超声诊疗领域既没有相对集中的团队组建,又缺乏规范有序的管理制度。因此,加强学科规范化建设成为介入超声学科发展的当务之急。现代化学科建设不仅是有效促进学科医疗、科研、教学水平整体提高的基础,而且是培养优秀人才、传承和发展介入超声事业的根本保障。
中国的介入超声学科建设尚处于初期阶段。在此过程中,若缺乏先进的建科理念、清晰正确的建设思路、规范有序的医教研发展平台,将会制约介入超声技术在我国的发展。因此,在介入超声学科的发展道路上,需要“打铁自身硬”与借鉴“他山之石”并举。一方面要充分把握介入超声学科的特点,通过自我探索不断前行;另一方面还需向其他学科取经问道,汲取先进的技术与理念,由此不断快速发展。
介入超声学科是一个涉及多学科专业知识的新兴学科,具有技术新、应用广、知识体系复杂等特点,其建设思路不仅与具有百年历史经验的传统内、外科等临床学科迥然不同(其通常在医疗技术和知识体系上仅涉及单一脏器疾病系统的药物或手术治疗),也与传统的影像科室截然有异(影像诊断的职能仅是介入超声专业的基础环节之一)。介入超声涉及超声可视的全身各个脏器,需要多模态影像、临床、计算机、生物工程等知识的融会贯通,更是一个综合性、专业性都非常强的学科。所以,无论从医疗技术、管理制度,还是教学和人才培养等各个环节,能够从传统影像和临床学科借鉴的经验相对有限。因此,只有建立符合自身特点和实际发展需求的建设理念和思路,并在其指导下科学、有序、规范地搭建学科框架和制定建设制度,才能实现医疗技术的高质规范发展,才能促进创新、技术的成功研发与转化,才能建立优秀人才层出不穷的可持续发展梯队,最终打造出一个有竞争力、有吸引力、有创造力的优秀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