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从五脏相关论治心血管疾病的理论基础

心血管疾病,又称为循环系统疾病,是一系列涉及循环系统[主要包括心脏、血管(动脉、静脉、微血管)]和调节血液循环的体液装置的疾病。2014年8 月8日,中国心脏大会公布的《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3年)》报告显示,中国心血管病患病率处于持续上升阶段,目前估计全国有心血管病患者2.9亿人,严重危害人民健康和生活水平。目前,西医、中医对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与预防已取得一定成果,但仍需我们进一步研究及努力,尤其是中医药论治心血管疾病方面具有的优势需要我们整理继承。

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五脏六腑各组织器官,一方面各有其自身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另一方面各脏腑之间又存在着密切的联系,通过经络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维持机体的统一协调。从五脏相关论治心血管疾病以脏腑的生理病理特点及脏腑的相关性为理论基础。

一、心的生理功能和病理机制

(一)心的生理功能

心居于胸腔,横膈膜之上,有心包卫护于外。心为神之主,脉之宗,起着主宰生命活动的作用,故《素问·灵兰秘典论》称之为“君主之官”。

心的生理功能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主血脉,二是主神志,并与舌、面等有联系。心与小肠互为表里。

1.心主血脉

心主血脉包括主血和主脉两个方面。

(1)全身的血液都在脉中运行,依赖于心脏的搏动而输送到全身,发挥其濡养的作用。心脏的正常搏动,在中医学理论中认为主要依赖于心气。心气旺盛,才能维持血液在脉内正常地运行,周流不息,营养全身。心气不足,可引起心血管系统的诸多病变。

(2)脉的生理功能可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气血运行的通道,即血脉对血的运行有一定的约束力,使之循着一定方向、一定路径而循环贯注,流行不止。二是运载水谷精微,以布散周身,滋养脏腑组织器官。这些功能全赖于心主血脉的生理功能。其华在面,是指心的生理功能是否正常,以及气血的盛衰,可以从面部色泽的变化而显露出来。如心气旺盛,血脉充盈,则面部红润光泽;如心气不足,则可见面色发白、晦滞。

2.心主神志

在中医学理论中,神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之神,是指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狭义之神,即是指心所主的神志,即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在中医学的藏象学说中,将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不仅归属于五脏,而且主要归属于心的生理功能。《素问·灵兰秘典论》说:“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灵枢·邪客》说:“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心主神明的生理功能正常,则神志清晰,思维敏捷,精力充沛;如心有病变,影响到神志活动,则可出现精神意识思维方面的异常表现,可见失眠、多梦、神志不宁,甚则谵狂;或见反应迟钝、健忘、精神萎靡,甚则昏迷等临床表现。

心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心开窍于舌。舌为心之苗窍。舌的功能是主司味觉,表达语言。而味觉的功能正常和语言的正确表达,则有赖于心主血脉和心主神志功能的正常。如心的功能正常,则舌质红润,舌体柔软,语言清晰,味觉灵敏。如心神志功能异常,则见舌强语謇,或失语等。

心包络,简称心包,又可称“膻中”,是指包在心脏外面的组织,具有保护心脏的作用,代心受邪。如热病过程中如出现高热、神昏等病症,中医学称之为“热入心包”或“蒙蔽心包”。

(二)心的病理机制

1.心的阴阳气血异常

心是脏腑中最重要的脏器,被尊称为“君主之官”。主要生理功能是主血脉和主神志,这是心阴、心阳和心气、心血协同作用的结果。心的阴阳气血失调在会表现出各种相关症状及疾病。

心阳、心气的失调,主要表现为心的阳气偏盛和心的阳气偏衰两个方面。

心的阳气偏盛,即心火旺。一般可发为两类,凡由于邪热内蕴,痰火内郁或由于情志所伤,五志过极化火所致者多属实火;劳心过度、耗伤心阴心血,或由全身之阴血不足,而致心的阳气相对亢盛者则多属虚火。心的阳气亢盛可导致躁扰心神,或血热妄行,而导致各种出血,或心火上炎或下移。

心的阳气偏衰,即是心的气虚和阳虚。多由于久病耗伤,或禀赋素虚,或年高脏气衰弱所致。主要表现为心神不足,血脉寒滞及心气虚衰。

心阴、心血的失调,主要有心阴不足、心血亏损,以及心血瘀阻等。

2.心病常见症状及其发生机理

心前区憋闷疼痛:多由胸阳不振,或为痰浊、瘀血痹阻,心脉气血运行不利,甚或痹阻不通所致,此属“真心痛”范畴。

面唇爪甲紫黯:心阳虚损,或寒滞血脉,血行瘀阻不畅所致。

心悸怔忡:多因心阴、心血亏损,血不养心,心无所主,而悸动不安;或因心阳、心气虚损,血液运行无力;或因痰瘀阻滞心肺,气血运行不畅,心动失常所致。

心烦:多由于心火炽盛,心神被扰;或心阴不足,虚火扰心,以致神志浮动,躁扰不宁所致。

失眠、多梦:多由心阳偏亢,阳不入阴,心神不能入舍所致,但有虚实之分。实则为邪热、痰火、扰动心神,神不安藏;虚则为心阴心血亏损,阴不敛阳,血不养心,心神浮越,失于敛藏所致。

健忘:多由心的气血虚亏,脾气不足,肾精不充,髓海空虚,心神失养,神志衰弱所致。

喜笑不休、谵语、发狂:皆由心火亢盛,或痰火上扰,或邪热内陷心包,而致神识昏乱。

昏迷:多由邪盛正衰,阳气暴脱,心神涣散;或因邪热入心(逆传心包),或痰浊蒙蔽心包等所致。气火上逆,气机逆乱可致气厥,亦可因心神暂时涣散而出现昏迷。

面色苍白无华:心气心血不足,不能上荣于面,故面色苍白而无光泽。

脉细弱无力,或结代,或细数,或散大数疾,或虚弱无力,或迟涩:均为心主血脉功能失调的反映。

二、心肝相关

(一)肝的生理功能

肝位于上腹部,横膈之下。其开窍于目,在体合筋,其华在爪。肝与胆本身直接相连,又互为表里。肝的经脉循行于胁肋、小腹和外生殖器等部位,故这些部位的病症多从肝论治。

《素问·灵兰秘典论》曰:“肝者,将军之官,谋略出焉。”《素问·六节藏象论》说:“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表明了肝喜条达而恶抑郁,主升主动。肝主疏泄,泛指肝气具有疏通、条达、升发、畅泄等综合生理功能。古人以木气的冲和条达之象来类比肝的疏泄功能,故在五行中将其归属于木。另外,肝主藏血则有肝的另一大功能。

1.肝主疏泄

肝主疏泄,疏,即疏通;泄,即发泄、升发。生理上表现调畅全身气机,推动血和津液正常运行。肝的疏泄功能表现在:调节精神情志,促进消化吸收,以及维持气血、津液的运行三方面。

(1)调节精神情志:

中医认为,人的精神活动除由心所主外,还与肝的疏泄功能有关。肝的这一功能正常,人体就能较好地协调自身的精神、情志活动,表现为精神愉快、心情舒畅、理智灵敏。

(2)促进消化吸收:

肝的疏泄功能有助于脾胃的升降和胆汁的分泌,以保持正常的消化、吸收功能。

(3)维持气血、津液的运行:

肝的疏泄功能直接影响着气机的调畅。

2.肝主藏血

肝主藏血是指肝具有储藏血液和调节血量的功能。体现在机体剧烈活动或情绪激动时,肝脏将所藏的血向机体外周分布,供机体需要。安静时将外周血收藏于肝。

(二)肝的病理机制

肝是人体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的重要脏器组织。同时,肝阳肝气主气机的疏泄和条达,能调节情志的抑郁和亢奋,并能助脾胃的升清降浊。肝气尚能总司全身筋腱的屈伸及血液的调节,但在病理上肝阳、肝气具有易亢的特点,肝阴、肝血具有易亏虚的特点。

1.肝的疏泄功能障碍

肝的疏泄功能障碍,则会造成情志失常,消化异常,气血运行失常,气滞血瘀。

(1)疏泄不及,则表现为精神抑郁、多愁善虑、沉闷欲哭、嗳气太息、胸胁胀闷等;疏泄太过,则表现为兴奋状态,如烦躁易怒、头晕胀痛、失眠多梦等。

(2)肝失疏泄,可影响脾胃的升降和胆汁的排泄,从而出现消化功能异常的症状,如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嗳气泛酸,或腹胀、腹泻等,中医称为“肝胃不和”或“肝脾不调”。肝疏泄不利,可造成脂质物质代谢失常,造成高脂血症,或者血脂异常等。

(3)肝失疏泄,气机阻滞,可出现胸胁、乳房或少腹胀痛。气是血液运行的动力,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若肝失疏泄,气滞血瘀,则可见胸胁刺痛,甚至癥积、肿块,女子还可出现经行不畅、痛经和经闭等。肝失疏泄,有时还可出现腹水、水肿等。

2.肝藏血的功能异常

肝藏血的功能异常,则会引起血虚或出血的病变。若肝血不足,不能濡养于目,则两目干涩昏花,或为夜盲;若失于对筋脉的濡养,则出现筋脉拘急、肢体麻木、屈伸不利等。而肝的升泄太过或藏血功能减退,则导致各种出血。

另外,因肝开窍于目,目的视觉功能主要依赖肝之阴血的濡养。因此,肝的功能正常与否常常在目上反映出来。例如:肝血不足可出现视物模糊、夜盲;肝阴亏损,则两目干涩、视力减退;肝火上炎,则目赤肿痛。

肝在体合筋,其华在爪。筋的活动有赖于肝血的滋养。肝血不足,筋失濡养可导致一系列症状。若热邪炽盛,灼伤肝的阴血,可出现四肢抽搐、牙关紧闭、角弓反张等,中医称之为“肝风内动”。“爪”包括指甲和趾甲,有“爪为筋之余”之说。肝血充足,则指甲红润、坚韧;肝血不足,则爪甲枯槁、软薄,或凹陷变形。

3.肝的气血阴阳失常

肝的病机,主要表现于肝气的疏泄功能太过或不及,肝血濡养功能的减退,以及肝脏阴阳制约关系的失调等方面,故肝脏阴阳气血失调的病机特点是,肝阳肝气常为有余,肝阴肝血常是不足。

肝阳、肝气失调,肝的阳气失调,以肝气、肝阳的亢盛有余为多见,而肝之气虚或阳虚则较为少见。且由于肝阳上亢,多为肝阴不足,阴不制阳,而致肝阳相对亢盛,故肝阳上亢之因亦多在肝阴、肝血不足。因此,肝气肝阳失调的病机,主要表现在肝气郁结、肝气横逆以及肝火上炎等。

肝阴、肝血失调,肝的阴血失调,均以亏损为其特点。阴虚则阳亢,而形成肝阳上亢、阴不制阳、阳气升动无制,肝风内动等。肝的阴血失调,主要可导致肝血虚亏、肝阳上亢,以及肝风内动等。

(三)心肝相关

心肝脏腑相关。肝为母脏,心为子脏,母病及子,子病犯母,两者一旦功能失调,必相互影响。

心主神志,肝主疏泄,人的精神意识和情志与这两脏均有密切关系。心、肝病变也都可表现为精神、心理活动的异常。比如,肝阳上亢患者既可有头晕、目眩、烦躁易怒等肝病症状,又可兼有心悸、失眠等心病表现。

心主血,肝藏血。人体的血液,生化于脾,储藏于肝,通过心得以运行至全身。心行血功能正常,则肝有所藏;若肝不藏血,则心无所主,血液的运行必致失常。故临床上多心肝血虚并见。表现在冠心病,则为心脉不能充盈,长期的血脉干涸必然导致心无血可养,而发胸痹。

心肝经络相关,“心病者,胸中痛,胁支满,胁下痛,膺背肩甲间痛,两臂内痛”(《素问·脏气法时论》),其疼痛位置即是肝胆经络循行部位;《灵枢·经脉》曰:“肝足厥阴之脉……挟胃属肝,络胆,上贯膈,布胁肋……是主肝所生病者,胸满呕逆……”肝病的同时亦影响胸膈。

冠心病发病初期自血脉始,血脉与“心”“肝”有着密切的联系。因体质、性格以及来自社会心理和工作等诸方面的压力影响,出现的情志不舒,久而久之必然影响肝的疏泄功能,疏泄功能一旦受损,则出现一系列肝气郁结的不良后果。表现在血脉不利,阻滞成瘀,瘀阻于心脉,则发冠心病;或肝失疏泄,胆汁排出不畅,血脂代谢异常,高血脂是冠心病一个独立的危险因素,从而诱发冠心病。

三、心脾相关

(一)脾的生理功能

脾位于中焦,在横膈之下。其主要生理功能是主运化、升清和统摄血液。脾和胃相为表里。两者均是主要的消化器官。人出生后其生命活动的维持和气血津液的化生,都有赖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故称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素问·灵兰秘典论》说:“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脾在体合肌肉,主四肢。

1.脾主运化

运,即转运输送;化,即消化吸收。脾主运化的生理功能包括运化水谷精微和运化水液两个方面。

(1)运化水谷精微:

运化水谷精微,即是指对饮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并转输其精微物质的作用。中医认为,饮食物经脾、胃消化吸收后,须赖脾的运化功能,才能将水谷转化为精微物质,并依赖于脾的转输和散精功能,才能将水谷精微布散于全身,从而使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等各个组织、器官得到充足的营养,以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脾的运化水谷精微功能旺盛,则饮食水谷方能化为精微,生成精、气、血、津液,以充养人体,进行正常生理活动。

(2)运化水液:

脾的运化水液功能,是指脾对水液的吸收、转输和布散作用。脾的这一功能正常,能防止水液在体内停滞,也就防止湿、痰、饮等病理产物的生成。

2.脾主升清

“升”即上升之意。“清”指水谷精微等营养物质。脾主升清概括了脾的生理功能特点,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将水谷精微物质上输于心、肺,通过心肺的作用化生气血,以营养全身;二是主升提,以维持机体内脏的正常位置。

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饮食口味及食欲的正常与否与脾的运化功能有密切关系。脾气健运,则口味和食欲正常。反之,若脾失健运,则可出现食欲的减退或口味的异常,如口淡无味、口甜、口腻等。口唇的色泽与全身的气血是否充盈有关,而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所以口唇的色泽是否红润,实际是脾运化功能状态的外在体现。

脾在体合肌肉,主四肢。人体有赖于脾所运化的水谷精微的营养,才能使肌肉丰满发达,四肢活动有力。因此,脾的运化功能健全与否,往往直接关系到肌肉的壮实与瘦削以及四肢功能活动正常与否。若脾虚不健,肌肉失其营养则逐渐消瘦或痿软松弛,四肢则痿废不用。

(二)脾的病理机制

1.脾的运化功能失司

(1)运化水谷精微失常:

脾失健运,则出现食欲不振、腹胀、便溏、消化不良,以至倦怠、消瘦等气血生化不足的病变。

(2)运化水液失常:

脾的运化水液失常,就会导致水液在体内的停滞,而产生湿、痰、饮等致病因素而发生多种疾病如水肿、泄泻等。

2.脾主升清失常

脾失升清,则水谷精微上升布散失职,则可出现神疲乏力,头目眩晕,腹胀泄泻等症。《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清气在下,则生飧泄。”脾气下陷,则可引发内脏下垂,如胃下垂、子宫脱垂等或发为久泄脱肛等病症。脾主统血,是指脾能统摄、控制血液,使之正常地循行于脉内,而不溢出于脉外。如脾气虚弱失去统血的功能,则血不循经而溢于脉外,可出现某种出血证,如便血、皮下出血、子宫出血等,并伴有一些脾气虚的症状。

3.脾的气血阴阳失常

脾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将水谷化为精微,运化水液,输布津液,防止水湿的产生。脾的运化功能,主要依赖于脾的阳气,故“脾宣升则健”。脾主升清、主统血。脾的阴血,对于脾的运化功能所起的作用,远逊于脾的阳气。

脾阳、脾气的失调,脾的阳气失调,主要为脾阳、脾气的不足,而致健运失职,气血生化无权,或内生水湿痰饮,甚则损及肾阳,而致脾肾阳虚;或脾之阳气不足,升举无力而致中气下陷;或气虚统血无权,而致失血。故脾的阳气失调主要引起脾气虚弱,脾阳虚衰及水湿中阻等病证。

脾阴的失调,即脾阴虚,是指脾脏阴液亏虚不足。多由病久或热病期耗伤脾胃之阴液所致。

(三)心脾相关

心主血,脾统血,二者的关系主要表现在血的生成和运行两个方面。脾气旺盛,生血功能正常,则心有所主;而心血充足,则可营养脾气。血液在体内的循行,一方面要靠心气的推动,另一方面还要靠脾气的统摄才不致溢出脉外。如果思虑过度,耗伤心血,脾的运化功能也会受到影响,出现食欲不振、疲倦乏力等症状;反之要是脾气虚弱,气血生化不利,或脾不统血,血液外溢,则可致心血虚,心无所主,临床表现为心悸、失眠、多梦等。

四、心肺相关

(一)肺的生理功能

肺居胸腔,在诸脏腑中,其位最高,故称“华盖”。肺叶娇嫩,不耐寒热,易被邪侵,故又称“娇藏”。肺与大肠相为表里。

肺主要生理功能有:肺主气、司呼吸,肺主宣发和肃降,肺主通调水道。肺开窍于鼻,在体合皮,其华在毛。

1.肺主气

肺主气的功能包括两个方面,即主呼吸之气和主一身之气。

(1)肺主呼吸之气:

肺主呼吸之气指肺有司呼吸的作用。肺是体内外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人体通过肺,从自然界吸入清气,呼出体内的浊气,从而保证人体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

(2)肺主一身之气:

肺主一身之气是指肺有主持并调节全身各脏腑组织器官之气的作用。

首先体现在气的生成方面,特别是宗气的生成,主要依靠肺吸入的清气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气相结合而成。

其次体现在对全身气机具有调节作用。肺有节律的一呼一吸,对全身之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具有重要调节作用。

1)肺主宣发:

肺主宣发,是指肺气具有向上、向外、升宣、发散的生理功能。主要体现在:一是通过肺的宣发,排出体内的浊气;二是将卫气、津液和水谷精微布散周身,外达于皮毛,以充养身体,温润肌腠和皮毛。

2)肺主肃降:

肃,即清肃、洁净和下降之意。肺主肃降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吸入自然界的清气;二是将吸入的清气和脾转输来的津液和水谷精微向下布散;三是肃清肺和呼吸道内的异物,以保持呼吸道的洁净。

2.肺主通调水道

肺的通调水道功能是指肺的宣发和肃降对于体内的水液代谢起着疏通和调节的作用。

主要体现在下述两个方面:一是肺主宣发,不但将津液和水谷精微布散于周身,而且主司腠理的开合,调节汗液的排泄。二是肺气肃降,可将体内的水液不断地向下输送,经肾和膀胱的气化作用,生成尿液而排出体外。

肺开窍于鼻。鼻是肺的门户,为气体出入的通道,具有通气和主嗅觉的功能,均有赖于肺气的作用来维持。肺气的功能调和,则鼻的通气功能正常,嗅觉灵敏。肺的某些病变,常可影响及鼻,使之产生多种病理表现,如鼻塞流涕,不闻香臭或鼻衄等。

肺在体合皮,其华在毛。皮毛包括皮肤、汗腺、毫毛等组织,是一身之表,依赖于卫气和津液的温养和润泽,成为抵御外邪侵袭的屏障。肺合皮毛是说肺能输布津液、宣发卫气于皮毛,使皮肤润泽,肌腠致密,抵御外邪的能力增强。如果肺气虚则体表不固,常自汗出,抵抗力下降则易于感冒。由于肺和皮毛相合,所以外邪侵犯皮毛也常常影响肺的功能而招致相应病变。

(二)肺的病理机制

1.肺主气,司呼吸功能失常

肺受邪则会功能异常,可出现咳嗽、气喘、呼吸不利等呼吸系症状。肺主一身之气的功能异常,可影响宗气的生成和全身气机升降出入运动,表现为气短、声低、乏力等。

2.肺主宣发和肃降

肺的宣发和肃降,是相反相成的两个方面。如果两者失调,就会出现“肺气不宣”或“肺失肃降”的病变,表现为咳嗽、喘息、胸闷等。

3.肺主通调水道功能失常

“肺主行水”、“肺为水之上源”。肺通调水道的功能异常,则水的输布、排泄障碍,出现小便不利、水肿和痰饮等。

4.肺的气血阴阳失常

肺是体内外气体交换的场所,其主要生理功能是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朝百脉以助心推动血液的循行,通调水道以促进津液的输布和代谢。肺气尚能宣发卫气于体表,以发挥其温煦肌肤,保卫肌表的作用。

肺气宣发和肃降失常,多由外邪侵犯于肺和肺系,或因痰浊内阻肺络,或因肝气太过,气火上逆犯肺所致。亦可由于肺气不足,宣发和肃降无权,或肺阴亏虚,燥热内生而致宣发和肃降失常等。

肺气虚损,即肺气虚,多因肺失宣发和肃降,久病不愈,伤及肺气;或劳伤过度,耗伤肺气;或久咳伤肺,以致肺气虚弱。

肺阴不足,主要包括肺的津液不足和阴虚火旺。多由燥热之邪久留,或痰火内郁,或五志过极化火等耗伤肺阴所致。

(三)心肺相关

“诸血者,皆属于心”,“诸气者,皆属于肺”,心主血,肺主气,心与肺的关系,是气和血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的关系。血的运行有赖于气的推动,而气的输散分布也需要血的运载。如果肺气虚或肺失宣降,会影响心的行血功能,从而导致血瘀,出现胸闷、心率改变、口唇青紫等症状体征。若心气不足或心阳不振,血液运行不畅,也将影响肺的宣发肃降,出现咳嗽、气促等临床表现。

五、心肾相关

(一)肾的生理功能

肾位于腰部。《素问·脉要精微论》说:“腰者,肾之府。”由于肾藏有“先天之精”,为脏腑阴阳之本,生命之源,故称为“先天之本”。肾在五行属水,肾与膀胱互为表里,肾藏精,主生长发育和生殖,肾开窍于耳及二阴,肾在体为骨,其华在发。肾藏精,主生长发育和生殖:精有精华之意,指人体最重要的物质基础。肾所藏之精包括“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先天之精”禀受于父母,与生俱来,有赖于后天之精的不断充实壮大,“后天之精”来源于水谷精微,由脾胃化生,转输五脏六腑,成为脏腑之精。脏腑之精充盛,除供应本身生理活动所需外,其剩余部分则贮藏于肾。故肾精的盛衰,对各脏腑的功能都有影响。

1.肾藏精,主生长发育

肾所藏的精气包括“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先天之精”是禀受于父母的生死之精,是构成胚胎发育的原始物质,即《素问·本神》所说的“生之来,谓之精”,所以称“肾为先天之本”。“后天之精”是指出生以后,来源于摄入的饮食物,通过脾胃运化功能而生成的水谷之精气,以及脏腑生理活动中化生的精气通过代谢平衡后的剩余部分,藏之于肾,故《素问·上古天真论》说“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

肾所藏之精化生为肾气,肾气的充盈与否与人体的生、长、壮、老、死的生命过程密切相关。例如,人在七八岁时,由于肾气的逐渐充盛,所以有“齿更发长”的变化;发育到青春期,肾气充盛,产生了一种叫做“天癸”的物质,于是男子就能产生精子,女子开始排卵,出现月经,性功能也逐渐成熟而有生殖能力;待到老年,肾气渐衰,性功能和生殖能力随之逐渐减退而消失。

2.肾主水

肾主水是指肾具有主持全身水液代谢、维持体内水液平衡的作用。人体的水液代谢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将来自水谷精微、具有濡养、滋润脏腑组织作用的津液输布全身;二是将各脏腑组织代谢后的浊液排出体外。而水液代谢过程的实现,主要依赖肾的“气化”功能。

肾有司开阖的作用。开,则水液得以排出;阖,则机体需要的水液得以在体内存留。如果肾的气化正常,则开阖有度,尿液排泄也就正常。

3.肾主纳气

纳即收纳、摄纳的意思。肾主纳气,是指肾有摄纳肺所吸入的清气,从而保证体内外气体正常交换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保持一定的呼吸深度。故肾的纳气功能正常,则呼吸均匀和调。肾开窍于耳及二阴。耳的听觉功能依赖于肾精的充养。肾精充足,则听觉灵敏。二阴是前阴与后阴的总称。前阴包括尿道和生殖器。尿液的贮存和排泄虽为膀胱的功能,但须依赖肾的气化作用才能完成。后阴指肛门。粪便的排泄虽由大肠所主,但中医认为亦与肾有关。如肾阴不足可致肠液枯涸而便秘;肾阳虚衰,脾失温煦,水湿不运,可致大便泄泻;肾气不固,可致久泄、滑脱。肾在体为骨,其华在发。肾藏精,精能生髓,髓藏于骨腔中以营养骨骼,称为“肾主骨”,“肾生骨髓”。肾精充足,则骨髓充盈,骨骼得到骨髓的充分滋养,则坚固有力。

发的营养虽源于血,但其生机却根源于肾。因为肾藏精,精能化血,精血旺盛,则毛发多而润泽,即所谓“其华在发”。

(二)肾的病理机制

1.肾藏精,主生长发育功能失司

肾的藏精功能失常,则或为肾失闭藏,精气流失,导致肾中精气不充足而亏虚,影响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功能;或精不生髓,而导致髓海不足、骨质疏松等。临床所见小儿囟门迟闭、骨软无力,常因肾精不足所致。牙齿与骨一样,也是由肾精所充养,称为“齿为骨之余”。故凡小儿牙齿生长迟缓、成人牙齿松动或早期脱落,均因肾精不足所致。肾精不足,亦可出现耳鸣、听力减退等。

2.肾主水功能失司

肾主水的功能失调,开阖失度,就会引起水液代谢紊乱。如阖多开少,可见尿少、尿闭、聚水而为水肿;开多阖少,则尿多、尿频、小便清长、失禁等。

3.肾主纳气功能失司

肾虚不能纳气,可出现呼多吸少,吸气困难,动则喘甚等症,称为“肾不纳气”。

4.肾的阴阳气血失调

肾中精气,含有“先天之精”,为一身之本,内寓真阴真阳,为全身阴阳之本。因此肾的生理功能失常,实际上即是肾的精气不足或肾阴肾阳的失调。

肾的精气不足,主要包括肾精亏虚和肾气不固两方面。

肾的阴阳失调,主要包括肾阴亏虚、肾阳虚损、命门相火过亢等方面。

凡久病而见头发稀疏、枯槁、脱落,或未老先衰、早脱、早白者,多属肾精不足和血虚。

(三)心肾相关

心位居于上属阳,五行属火;肾位居于下属阴,五行属水。在正常情况下心火应当降于肾,以助肾阳温肾水,使肾水不寒;而肾水则须上济于心,以资心阴,从而防止心阳过亢。心肾之间的这种正常的相互帮助、相互制约的关系,被称为“心肾相交”。如果肾水不足,不能滋润心阴以制约心阳,就会出现心阳过亢,临床可见心烦、失眠、多梦、遗精等症。若心阳不振,心火不能下温肾水,使肾水不能化气,反而上凌于心,则可出现心悸、水肿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