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中西医结合研究思路与展望

一、中医学理论方面
中医药学的发展必须重视、结合现代科技的先进成果,方能使中医理论现代化,在慢性肾炎方面,比如,“肾气不固”导致的精微外泄,与现代医学的滤过屏障的受损有何相关性?“肾主纳气”与肾小管调节酸碱平衡的功能有何关联?“血不利则化水”,需要何种条件存在?等等类似的问题,如果能采用现代医学的先进技术,对相关中医理论加以深入研究,优势互补,则可能更为有效指导今后的临床工作。
二、诊断方面
由于慢性肾炎起病缓慢,病情迁延,临床表现多样且临床症状多轻重不一,发病过程中病情时轻时重。轻者仅有面部及下肢的微肿,或仅存在有显微镜下蛋白尿和(或)血尿。重者则可表现为严重的高血压、严重的贫血、或尿毒症为首发症状。对于临床症状较重的患者,按照传统的中医辨病辨证方法,多可归属于“水肿”“腰痛”“头痛”“眩晕”等范畴。但对于无任何临床表现的单纯性血尿和(或)蛋白尿患者,若按照传统四诊分析,则会出现无病可辨的情况。所以,在这一方面,要有效地应用西医的相关理论及其检查手段,先诊有其病,如慢性肾炎表现为单纯性的镜下血尿,可诊为“血证”“尿血”,而单纯的蛋白尿,则按中医理论,可归为“虚劳”之“肾气不固”的范畴。在此基础上,再行中医的辨证论治,方可有的放矢。
三、中医证候方面
在慢性肾炎的辨证方面,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已有一些学者着手于微观辨证这一领域的研究,至今,不少相关的研究成果已得到公认。如在“中药新药治疗慢性肾炎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已明确指定,有尿FDP含量升高或血液流变学检测全血、血浆黏度升高,可诊有血瘀标证,这样,就使得中医辨证客观化、规范化了。随着细胞学、分子生物学、基因水平研究的发展,这一方面的中西医结合研究可能会对中医辨证能力有很大的提高。
依据中医“司外揣内”的黑箱理论原理,从宏观与微观辨证的角度,探讨中医证候与肾脏病理间的相关性,具有科学性、前瞻性。就文献分析结果可见,从肾脏病理分型、Katafuchi积分及免疫沉积物,均可见肾脏病理与中医证候具有一定相关性,且随着疾病的发展,证候演变及症状变化的程度与肾脏病理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性,提示肾脏病理诊断及肾脏病理损害程度评价对实施IgA肾病中医微观辨证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揭示出可将微观的病理指数纳入到中医辨证体系中。但是,肾脏病理与证候间相关性如何客观表达仍值得探讨。如某一证候的诊断需主症和(或)次症方可成立,若引入肾脏病理,其病理下的演变是否可以作为某一证候诊断成立的“金标准”,同样对于肾脏病理,当证候演变至某一证候类型时,肾脏病理变化的结果是否可以直观表达。因此,如何客观实现宏观与微观辨证一体化表达,将是今后工作的研究重点。
四、治疗方面
20世纪70年代初至今已相继提出了一些有效的治疗对慢性肾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如温补脾肾能有效维护肾之阳气、截断慢性肾炎虚证进一步发展,提高肌酐清除率,在此基础上,加用利尿剂,可提高利尿效果,并可减少利尿剂的使用剂量。再如,瘀血内阻是慢性肾炎病变持续发展的关键,合理辨证使用活血化瘀法,可改善血流动力学,扩张外周血管,增加器官血流灌流量,减轻血液的浓、黏、凝、集状态,在活血化瘀后,加用利尿剂即可明显提高利尿效果。另如,对慢性肾炎患者已有肾功能损害者,若继续使用ACEI类或ARB类药物,可能弊大于利,采用中医综合措施保护残余肾功能,可延缓肾衰,提高疗效。对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中药加以益气固表,则可减轻外感的发生。
由于慢性肾炎的治疗效果常与病理类型密切相关,中医多缓图其效,不应单纯追求消除蛋白尿、血尿,而着眼点应放在有效改善症状、保护肾功能、延缓肾衰的发生上。西医则在抑制免疫炎症反应、利水、降压、抗感染等方面有着难以替代的作用。在治疗上,切不可拘泥一法,应数法变通而用。如此,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有效性、先进性才能得以体现。
众多的临床与实验研究均表明:中医药治疗不仅可以减轻慢性肾炎患者的临床症状,而且可以改善实验室检查指标,能保护稳定肾功能,延缓肾衰竭,其机制包括:①调节机体免疫机制,包括促进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功能,消除已入侵之抗原及终止免疫反应,加强抗原抗体复合物的清除,减少组织的损伤,抑制抗体形成;②降低肾小球内压;③降低血脂;④消除肾小球内凝血及免疫复合物;⑤清除氧自由基等。研究较多的中药有大黄、冬虫夏草、昆明山海棠、雷公藤、丹参等。广东省中医院制剂三芪口服液(原名通脉口服液),临床研究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症状及实验室相关检查指标,调节细胞及体液免疫功能;动物实验证明可以抑制系膜细胞和系膜基质增生,延缓肾衰竭进展。综上所述,采用中医药可减轻肾小球硬化,减轻病人临床症状,调节免疫及改善血液流变学,从而达到防治慢性肾炎的目的。但目前中医药防治慢性肾炎前瞻性大样本的临床及实验等方面的研究较少,进一步的大样本的中医药防治慢性肾炎的研究,从中草药中寻找防治慢性肾炎的特效药物是中西医家努力的方向,具有广阔的前景。

(赵代鑫 左 琪 杨霓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