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版序

1989年《追寻现代中国》第一版完工之际,中国正处于风波之中。九年后,当本书第二版告成时,中国乃至世界的形势都大不一样了。邓小平于1997年辞世,李鹏也于1998年初从总理一职退了下来。苏联解体后,许多加盟共和国纷纷独立,此前附属于苏联的东欧成员国,也走上了各不相同的道路。

从1990年代开始,整个国家开始沉浸在机遇、奖赏、对国内经济增长模棱两可的解读中,汲汲于参与国际金融事件。随着香港在1997年夏天和平回归中国,台湾愈发受到瞩目:对台湾而言,大陆的政策仿佛是晴雨表,预测着未来经济重新整合的可能模式。

就在这九年时间内,我们对中国历史的认识也大大拓展了。中国境内丰富的考古发现改变了我们对中国早期社会的看法,关于统治学说的早期文献也得另眼相看。至于离我们更近的历史时段,更有中外学者于数不胜数的领域里潜心研究,这些研究成果深刻地改变了我们一度自诩的见解。

在把这些新发现融入第二版的过程中,我不得不改变许多旧有的观点,同时引入不少新观念。在清朝这一部分里,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有:18世纪满清皇帝如何扮演中亚的统治者这一角色;自18世纪晚期以来,中国的秘密结社是如何一步步在挑战国家权威方面发挥重大作用的;清朝女性识字和女性教育的本质,以及当时忠君政治对女性意象的利用;晚清发展起来的民族主义有哪几类,新的印刷媒介对广泛传播这些思潮又起了怎样的推动作用。

至于中华民国时期(1912—1949),需要重新思考的议题也同样多:中国共产主义的先驱,尤其是它和无政府主义、唯意志论思潮之间的关联;许多持有不同意见的共产主义活跃分子,他们的事业轨迹和生存策略是怎样的;中国城市里商业和社会生活的性质,对现代性进行解读和表达的模式的转换;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前后,共产党人和国民党民族主义者之间展开的地下斗争。

我尽可能把这些新发现纳入第二版里。为了让这本书不至于太笨重,我删减了上百处,还对一些地方做了概要,有整整几页甚至几个章节我认为没有必要保留。这样一来,书的内容不仅更新了,连篇幅也比第一版少。为了让内容思路更加清晰,我还做了几个结构上的调整,包括提前介绍一些经济和地理方面的情况,在有关民族主义和共产主义政党的部分里修改了这几章的组织方式,用另一种形式来呈现外交政策的问题。

第一版的部分读者和书评人反映,希望这本书更多是以主题或概念作为行文的线索,而不是按照时间顺序发展,他们还说,书的内容更加关注社会的大趋势,所看重的人物经历,都是来自那些完全从各种政治中心脱离出来的人。他们希望我能对林林总总的现代西方理论多加留意,例如后现代主义、底层研究或其他各种贴上后马克思主义标签的流派。在上述诸方面,我还是保持“食古不化”吧。无论是历史专业的老师还是学生,首先都需要知道事情是在什么时候发生,进而才去了解它为什么会发生。当然,在中国社会内部积聚起来的力量,会对领袖或潜在领袖的想法和生活产生影响,一如国外势力施加的威力或传播的思想对中国所产生的影响一样。不过我仍然觉得,要想理解这些变化多端的推力,最妥当的做法是从中心出发往外看。至于在内容选择或组织方面采用更有力的理论框架,这样做可能会符合部分读者的需要,但对于其他人来说,反而会造成疑惑,甚至令人生畏。再者,就当下西方文化世界的本性而言,无论我选择什么理论,它都会迅速被淘汰掉。

因此,在本书的框架里,这个“中心”会为读者提供一副“眼镜”,中国人的经验浩瀚如宇宙,但透过镜片,我们可以把一般的焦点聚集在从这个宇宙放射出来的数个光点上。若读者想要对某个材料有更确切的了解,可以参考本书附录的延伸阅读书目。1998年,中国跻身世界之林的探索之旅仍在继续。我所希望的是,当新读者翻开《追寻》的新版时,能怀着同情之心去跟随这趟旅程,同时对于那些中国人自己最感紧迫的问题,也能予以一定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