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苏幕遮
- 伴随一生的好诗·好文·好典(荷花卷)
- 《伴随》编辑部编著
- 1197字
- 2020-03-19 15:10:19
(宋)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字解】
芳草:《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这里形容漫无边际,以草喻离情。因其触动离恨,故云“无情”。
黯:形容心情的忧郁。黯乡魂:江淹《别赋》:“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
追:追随,纠缠,思:一作“急”。
【词解】
空中,飘浮着青碧瓦蓝的流云;地上,铺满金黄的落叶。浓重的秋色同远处的江水碧波相连,碧波上,寒冷的烟雾飘浮,一片沧溟青翠多光洁。斜阳映照着远山,秋波连天,天水相接;斜阳照不到远方家乡的芳草,使人枉自叹嗟!
思念家乡,黯然神伤,羁旅愁思,追逐而来。怎么度过一个个漫漫长夜呢?除非是每夜都作一个回乡的好梦——才能安然入睡。明月朗照,楼阁高耸,再不要一个人孤单地依靠在高楼的栏杆,还是喝酒吧,酒入愁肠,脸上流满思乡的热泪。
【赏析】
这首词的上片,作者用碧云、黄叶、秋色、水波、翠烟、斜阳、芳草,绘出了一幅绚烂的秋色图,但目的却不在于写景,而是借以抒发对故乡的思念,“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无可奈何之情,溢于言表。下片,写绵绵无尽、无法排遣的思乡愁情。乡魂、旅思、愁肠、相思泪,用来映衬触景生情、夜不能寐的客子离恨,上片的秋色描写用以反衬出客愁的深长:想念家乡,黯然神伤,家乡遥不可及,于是羁旅愁思,追逐而来,只有“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在梦境中去寻觅故乡,不愿意用登楼倚栏的方法去排遣。因为望不见故乡,只能徒增思乡之苦。入睡难觅好梦,高楼不可独倚,于是只剩下杜康解忧了,但“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更加触动思乡的愁绪。清人彭孙遹《金粟词话》说:“范希文《苏幕遮》一调,前段多入丽语,后段纯写柔情,遂成绝唱。”堪称确评。
人物介绍
About the Author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祖籍邠州(今陕西彬县),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进士,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宋仁宗时为陕西四路宣抚使,遏制了西夏军的侵扰。他一生致力于政治改革,是当时著名的政治家。其文章诗词都有名篇传世,尤以千古名篇《岳阳楼记》最为后人赏识。传有《范文正公全集》。
【作者小趣】
“一家哭”与“一路哭”
范仲淹拜参知政事后便以整顿吏治为重点进行改革。他根据欧阳修的建议,任命了一批按察使去巡视全国,考察各地的官吏。凡是不称职的官员,他便把他的姓名从官员簿上勾掉。他的一个叫富弼的同事说:“你这样一笔把人家勾掉,固然是很容易的,可是被勾掉的那一家人却都要哭了。”范仲淹回答说:“一家人哭怎比得上一路(当时的一种行政区域,相当于明、清的省)哭呀!撤掉一个不称职的官吏,固然要使那官吏的一家感到悲哀,但是,让一个不称职的官吏留在任上,那就要危害整个地方,这地方所有的老百姓都要哭。一家哭总比一路哭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