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管理学:认知、现论与实践(第三版)
- 费湘军 胡一鸣编著
- 1724字
- 2020-08-28 04:47:46
前言
《管理学教程——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自2011年1月初版,2014年再版,到今年已经连续使用了8年的时间,在第一版和第二版教材使用的过程中,课程组不断地进行研究探索,总结提炼应用型本科的教学规律,努力提升教学效果,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应用型本科学习的结构逻辑和体验式教学的设计内容。为了适应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新趋势,尤其是适应应用型本科院校“管理学原理”的教学,提高教学的效率与效果,课程组对原书进行了第2次修订,并更名为《管理学——认知、理论与实践》(第三版)。本书的教学设计行为导图如图1所示。
图1
一、设计的思路与结构更趋合理
高等教育的目标就是要培养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的具有全面高素质的人才,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也必须以此为终极目标。在这样的战略指导下,传统课程教学必须遵循这条主线。为此,本书中设计了以素质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如图2、图3所示。
设计思路:本书结构设计与教学体系遵循高校人才培养的素质结构模型,从认知学习开始,到系统的理论学习,再到实践学习,体现的是知识到能力的学习过程,是一种由低到高的层次设计。本书以模拟企业综合管理案例为课程主案例,引入体验式教学方法,以单元化教学内容为主,整合理论教学与管理素质培养的内容,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提升学习者管理素质。跳出理论学理论,从实践到理论,以项目教学为主,以体验式教学为手段,以提高学生管理素质和能力素质为抓手,反向去探索管理的理论。
设计结构:绪论 管理者角色扮演,完成学习者的角色定位;第一单元 管理总论,你需要了解的管理基础;第二单元 管理者的领域,你从事管理工作的环境与性质;第三单元 计划,管理的职能之一;第四单元 组织,管理的职能之二;第五单元 领导,管理的职能之三;第六单元 控制,管理的职能之四;第七单元 管理者能力素质开发,管理者的自我修炼。
二、设计的教学方法增强了学习的效果
(1)体验式学习。体验式学习就是在实践中学习、在做中学习,体验式教学模式的三部曲可概括为:做——感悟——分享,这种教学模式能有效地增强学习效果,效果是课堂被动学习的3倍。
(2)模块化教学。模块化教学是课程系统分解与整合的必然。本书分为七个单元,每个单元都是一个子系统,可以进行模块化教学,各个子系统之间又有着相互依赖的关系,构成了管理学的学科体系。从大的方面来分,教学内容又可以分为基础篇、职能篇、实训篇。基础篇又分为管理总论和管理者的领域,职能篇分为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四大职能,实训篇以管理者角色进行实战训练,提升管理与领导能力。针对不同模块可以采用不同的授课方式,具体包括讲授、案例分析、讨论、报告、情景模拟、团队学习等方式。比如学完计划职能后布置计划制订工作,学完组织职能后进行组织的设计工作,而让领导和控制职能蕴含在团队学习过程之中,让学员们体会、感悟,在实战中提升自己的管理和领导能力。
(3)团队式学习。团队式学习以3~5人组建学习团队(组织),领导权分享,领导对小组和成员进行必要的工作考核。团队式学习要求组员个体学习和团队学习相结合,在团队中以个体的独立思考为依托,进行团队交流和讨论。好的团队学习往往能产生思想的火花,起到1+1>2的作用。
该课程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合理应用体验式教学模式、模块化教学模式和团队式有机组织学习形式,这样才能跳出管理学原理的学习范畴增加更多的实用技能,在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对学习者进行管理素质的塑造。
本书在做了上述的完善后,结构与层次更加科学合理,也更加适合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实际和需要。有了这些内容的补充和完善,教学工作的多样化可以更好地开展和实施,对于团队学习、课堂讨论、报告和角色扮演的开展必将起到支持性作用,使学习者灵活地将所学的管理知识应用到实践中,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效果。
本书相关电子教案可免费提供给采用本书作为教材的院校使用,如有需要请登录教学资源网(www.cipedu.com.cn)。
本书由费湘军、胡一鸣编著,同时感谢参与本书第一版、第二版工作的孟晓华、费湘琴、严定忠、张威、卢景方、孙晓燕。希望本书的出版能对应用型本科的管理学教学工作起到更好的支持作用,同时也希望本书能继续得到关爱者的支持,将来获得更多的反馈意见,以便修订提高本书的质量。
费湘军
2018年12月于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