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环境影响

一、环境影响概念

环境影响是指人类活动(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对环境的作用和导致的环境变化以及由此引起的对人类社会的效应。环境影响是由造成环境影响的源和受影响的环境两方面构成的。受影响的环境要素变化的范围和程度随着人类活动的性质、范围和地点的不同而不同。在研究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时,首先应注意那些受到重大影响的环境要素的质量参数的变化。例如,建设一个大型的燃煤火力发电厂,使周围大气中二氧化硫浓度显著升高;城市污水经过一级处理后排入海湾,会使排放口附近海水中有机物浓度显著升高,会影响原有水生生态的平衡。环境影响的重大性也是相对的,例如,对一个濒危物种繁殖地的影响比对数量丰富的物种繁殖地的影响要大。研究人类活动对环境的作用是为了认识和评价环境对人类的反作用,从而制定出减缓不利影响的对策,改善生态环境,维护人类健康,保证和促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环境影响分类

1.按影响的来源分类

按影响的来源分类,环境影响可分为直接影响、间接影响和累积影响。

直接影响与人类活动在时间上同时,在空间上同地;而间接影响则是在时间上推迟,在空间上较远,但在可合理预见的范围内。直接影响一般比较容易分析和测定,而间接影响就不太容易。间接影响中空间和时间范围的确定、影响结果的量化等,都是环境影响评价中比较困难的工作。确定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并对其进行分析和评价,可以有效地认识评价项目的影响途径、范围、影响状况等,对于缓解不良影响和采用替代方案有重要意义。

累积影响是指一项活动的过去、现在及可以预见的将来的影响具有累积性质,或多项目活动对同一地区可能叠加的影响。当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在时间上过于频繁或在空间上过于密集,以至于各项目的影响得不到及时消除时,都会产生累积影响。

2.按影响效果分类

按影响效果分类,环境影响可分为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这是一种从受影响对象的损益角度进行划分的方法。有利影响是指对人类健康、社会经济发展或其他环境的状况和功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的影响;反之,对人类健康有害、对社会经济发展或其他环境状况有消极阻碍或破坏作用的影响,则为不利影响。有利影响与不利影响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环境影响的有利和不利的确定,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是一个比较困难的问题,也是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需要认真考虑、调研和权衡的问题。

3.按影响性质分类

按影响性质的不同,环境影响可划分为可恢复影响和不可恢复影响。可恢复影响是指人类活动造成的环境的某些特性改变或某些价值丧失后可以恢复。一般认为,在环境承载力范围内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是可恢复的;超出环境承载力范围,则为不可恢复影响。

除此之外,环境影响还可以分为长期影响和短期影响,建设阶段影响和运行阶段影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