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经济走廊的特征

(一)经济走廊及相关概念的共性

“走廊”“交通运输走廊”“经济走廊”等概念,一般可以从时间和空间两方面来度量。这些概念不仅具有历史性和阶段性,其特征还会随着历史阶段、经济矛盾、功能演进等因素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发展,但它们也都具有相同的基本特征。

1. 自然地理特征

从走廊发展到经济走廊,不仅源于其在地域上具有的轴线形狭长地带的地形、地貌特征,在理论上也源于早期的区位理论。众多世界经济走廊无一例外具有此种几何特征,如美国的波士顿—华盛顿(Boston-Washington)走廊、加拿大的温萨—魁北克(Windsor-Quebec)走廊、英国的利物浦—曼彻斯特—利兹(Liverpool-Manchester-Leeds)走廊、日本的大阪—东京(Osaka-Tokyo)走廊等。

2. 社会经济特征

经济走廊为地区之间互联互通的手段,由几个地区或者大城市沿着交通走廊形成,一般将具有一定规模的大城市作为走廊的增长极,规模较小城市以及小城镇分布在交通沿线,以此带动其经济发展。经济走廊沿线城市由于具有较高的人口密度以及较为便捷的交通条件,形成了物流以及人流在空间上的相互作用。随着经济走廊的发展,在土地、农业、工业、居住、交通等方面的土地使用情况相互交错,较多走廊沿线土地变为城镇用地。经济走廊带动了经济文化的发展且城市之间的联系对周围地区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3. 交通运输特征

货物和人口运输从早期的走廊、通道、路桥,到如今的信息、技术、能源等新兴传输平台和网络;从早期的陆路、内河、海运、航空运输,到现今的管道、光缆等新兴运输方式,逐渐形成了较强的可行性和便利性。从线状到网络化的交通运输方式和基础设施建设,吸引了众多非农业产业的集聚,进一步促进了经济发展,也为经济走廊提供了便捷的通道以支撑其运转及发展。

(二)经济走廊的特征

作为区域经济合作新兴模式的经济走廊,不仅具有走廊、交通运输走廊等概念的基本特征,还具有以下四方面的特点。

1. 战略性

经济走廊的战略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全局性。经济走廊涉及范围较广,其区域经济合作模式带动的是整个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它不仅仅局限于某一个国家或者某个国家的某个地区,而是形成跨国家、跨地区的产业集群,规模和效益都具有全局性。二是综合性。经济走廊涉及的行业领域较为广泛,主要有基础设施、交通、农业、矿业、能源、高新技术产业、制造业、环保生态等。以铁路、公路、航空、水运、电力、通信、油气管道等国际大通道为纽带,以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为基础,通过共同打造优势产业集群、特色城镇体系、产业园区、口岸体系、边境经济合作区等,实现沿“廊”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2. 通达性

交通地理学是在经济地理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经济地理学研究相关地域组织中的相关问题,核心问题是生产力的地域组合,而生产力的地域组合依赖于两方面:一方面是区域内经济结构,另一方面是区际的经济联系,二者的实现又都取决于交通运输这一因素(14)。通达性(Accessibility)这一概念源于交通地理学,它指的是利用某一特定的交通运输工具从某一个区域到达另一个目的地的便利程度(15)。通达性的概念最早是在1959年由美国地理学家汉森·沃特(Hansen Walter)提出,他认为,通达性是指在一定的空间当中不同区域之间相互作用机会的可能性(16)。交通运输基础设施为满足人类社会生产、社会生活的需要而存在,是跨国人文交流的前提。经济走廊的建设,通过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各种交通运输,提高空间中生产力之间互相组合的通达性,最终提高空间内生产力水平以及生产效率,促进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从经济学角度看,运输成本是经济生活中的一个重要因素,直接影响着经济社会发展,区域间的通达性也直接影响着生产力的地域组合和社会发展水平。

3. 流动性

流动性(Liquidity)建立在通达性的基础之上,指的是两个特定空间之间人流、物资以及信息的相互往来。根据城市经济学和区域经济学的观点,资源的流动或者物资的运输成本与经济要素的流动性呈直接相关性,基于逐利性考虑,资源会逐渐向成本较低的区域流动,因此形成特有的资源分布格局(17)。通常来说,流动性与通达性呈正相关,通达程度越高,流动程度也越高。流动性与通达性不仅仅依赖于交通运输设施的简单建设,更注重通过交通运输的发展来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与有效应用。

4. 产业关联与互补性

经济走廊所发展的各种产业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关系,各种产业不是独立发展运作而是有机结合在一起的。同时,经济走廊涉及的各个国家在基础设施、能源、技术、人力、资金等方面的条件上存在差异,各个国家之间需要资源互补、优势互补。经济走廊的建设可以使各国取长补短、优势互补、平等互利,从而促进各国发展(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