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1 研究背景

近年来,中国与东盟国家和谐关系蓬勃发展,在经济、政治、安全和文化交流等方面的合作取得累累硕果。总体上,中国与东盟双方政治互信不断深入,在许多重大国际和地区事务上相互支持,保持了和谐共处的状态,签署了“中国—东盟国家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稳步推进“南海行为准则”谈判,启动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谈判,加快互联互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区域金融合作,积极推进海上合作,加强安全领域交流与合作,密切人文、科技、卫生、环保等方面的合作,成为中国与东盟各国合作的重要举措。然而,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国际力量对比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国际平衡正处于动荡和再平衡的调整时期。美国制定了重返亚太战略,并将重点放在东南亚,中国与东盟关系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因素,菲律宾、越南一度与中国在南海的摩擦已对中国与东盟的和谐关系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如何降低负面因素的不利影响、求同存异、打造利益共同体,将成为双方和谐关系发展的关键。

1.2.2 研究意义

本书的研究在理论创新、实践应用、服务决策等方面均有重要意义。

(1)理论创新方面的意义

一是本书研究的基本问题是中国与东盟国家和谐关系建设问题,自胡锦涛同志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的讲话中提出“和谐世界”理念以来,和谐成为世界主流,中国与东盟国家关系发展也受到国内外诸多学者的重视。但是,以“和谐”为主线、以构建和谐关系理论框架来研究中国与东盟国家关系却很少有人提过,这是一大创新。二是国内外较多学者仅从经济角度研究中国与东盟国家区域合作关系或者只关注中国对东盟国家的外交政策,很少有专家学者从政治、经济、文化、安全等方面综合研究中国与东盟国家和谐关系问题。三是在经济合作方面,以前的研究都主要集中在贸易与投资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分析,较少考虑如何降低边界对经济合作的阻碍,本书对中国与东盟国家经济合作中的边界效应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中国与东盟国家间边界的屏蔽效应仍然阻碍经济合作,迟滞了经济一体化的进程。经过理论研究和实证检验以及个人问卷调研、企业深度访谈,我们发现了影响中国—东盟边界效应的因素,并测度了边界效应动态趋势,提出了降低屏蔽效应、推动屏蔽效应向中介效应转化、提高中介效应的推动中国—东盟经济一体化的策略。

(2)实践应用方面的意义

本书从政治、经济、文化和安全方面综合研究中国与东盟国家和谐关系,旨在为国家相关部门与东盟国家合作方针政策的制定与利益关系的协调提供参考。

(3)服务决策方面的意义

我国中央政府已明确提出了“周边是首要”“建立利益共同体”等重大战略。本书从政治、经济、文化、安全方面综合研究如何更好地从中国的实际行动中执行“周边是首要”的外交方略,如何从政治、经济、文化、安全等方面建立利益共同体,使得中国与东盟国家更自觉地去追求整体利益最大化,并不断巩固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关系,致力于为中国与周边国家和谐关系建设提供服务决策方面的参考,同时为云南省准确定位、发挥优势,为国家战略服务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