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礼仪概述

第一节 礼仪的概念及特点

一、礼仪的概念

礼,在汉语中本意为敬神,后引申为敬人。第六版《辞海》关于“礼”的注释是:①本谓敬神,引申为表示敬意的通称;②社会生活中由于风俗习惯而形成的为大家共同遵奉的仪式;③泛指古代社会贵族等级制的社会规范和道德规范;④礼物;⑤指礼书;⑥古书名;⑦姓。仪,《说文解字》道:“仪,度也。”本义为法度、准则、典范的意思,后引申为礼节、仪式和仪表。

礼仪属于道德范畴,是礼节和仪式的总称。它是指人们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外在表现的行为规则和形式的总和。这种行为规则和形式是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在风俗习惯基础上形成的人们共同遵守的品行、程序、方式和体现的风度等。

礼仪虽然是人们交往过程中的外在表现,但实际上它是与一定的思想意识密切相联系的。也就是说,礼仪虽是形式,但一定的形式总是由一定的内容决定的。因此,礼仪是以一定的思想为基础的。

每一个民族由于其文化传统和社会心理不同,因而都有表现自己民族特色的习俗礼仪。实质上它是人类文明演变的结果,是人类文化的沉淀物,也是人类不断摆脱愚昧、野蛮、落后,代之以进步、开化、繁荣的标志。

二、相关概念的辨析

礼貌、礼节、礼仪、礼宾这四个概念在人际交往中经常使用,但在多数情况下人们却将其混为一谈,其实这四者的含义并不完全相同。

(一)礼貌

第六版《辞海》将礼貌解释为“对人恭敬和顺的仪容”,即指一个人在待人处世时,为了表示对他人的尊重、友好,在仪表、仪容、仪态以及语言和动作上谦虚恭敬的表现。它是对一个人文明行为的基本要求,体现了时代的风尚和人的道德品质,体现了人们的文化层次和文明程度。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以及不同的行为环境中,虽然礼貌表达的形式和要求有所不同,但其基本要求是一致的,即应当做到诚恳、谦恭、和善与适度,而与其相对的则是傲慢、粗野、蛮横与轻率。一个微笑、一声“您好”等,都是礼貌的具体表现。

(二)礼节

礼节是人们在日常生活特别是在交际场合中,相互表示尊重、祝颂、问候、致意、致谢、哀悼、慰问以及给予必要的协助与照料的惯用形式。礼节是礼貌的具体表现,是礼仪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中国古代的作揖、跪拜,现今世界大多数国家通行的点头致意、握手,一些国家的双手合十及拥抱、亲吻等都属于礼节的形式。

礼节是待人处世的规矩,但并不是由某个团体或某个人制定的,而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自然产生、约定俗成的行为准则。它虽然不像法律那样至高无上,但是,要得到别人的理解、社会的承认,就必须遵守人与人之间交往的规则和方式,即遵守礼节。然而,礼节又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往往因时间、空间或对象的不同而有所改变。

(三)礼仪

礼仪显然涵盖了礼貌和礼节,三者是相辅相成、有机联系的,体现了内容和形式的统一。礼节是礼貌的具体表现,有礼貌而不懂得礼节,就容易失礼。我们有时会看到某些人对他人虽有恭敬、谦逊之心,但在与人交往时却显得手足无措,或因为礼节不周而使人觉得尴尬;还有一种人,虽懂礼节,但在施礼时却缺乏诚意。这些都是没有理解礼节、礼貌真正含义的结果。正所谓,敬人要从心里敬。只有内心的诚意与动作的协调一致,才能达到三者的完美统一。

(四)礼宾

礼宾是指按一定的礼节和仪式接待宾客(多用于外交场合)。所以,各国外交部一般都设有礼宾司,一些王室或元首府还设有典礼司或典礼官,专司礼宾之职。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礼仪的形式也越来越多,人们迫切需要了解礼仪的各种知识,因此礼仪学这门新兴的学科便应运而生了。礼仪学是研究和总结礼仪的发生、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在礼仪活动中起着指导作用。

三、礼仪的特点

礼仪属于道德范畴,具有道德的一般特点,但作为道德的一个特殊方面,又具有其自身的特点。

(一)共同性

礼仪是全人类共同需要的。它早已跨越国家和民族的界限,不分国别、性别、年龄、阶层,只要人类存在着交往活动,人们就需要通过礼仪来表达彼此的情感和尊重。尽管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对于礼仪内容的理解不同、重视的程度不同、反映的情况也不同,但对礼仪的需要却是共同的。

(二)时代性

礼仪既然是一种约束人们行为的规范,就不可避免地带有浓厚的时代色彩。由于一个时代的社会风貌、政治背景、文化习俗等都会对礼仪的形成或流行产生影响,因此,礼仪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发展,礼仪也随之发生变化,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赋予其新的内容。

我国的现代礼仪,是以往各个历史时期的礼仪合乎逻辑的发展。师古而不泥古,师古而不复古。它继承了历史上优秀的礼仪传统,摒弃和革除了显示人尊卑身份的跪拜等礼仪,并根据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政治思想,建立了平等的、同志式的新型礼仪体系。人们以礼相待,男女平等,尊老爱幼,助人为乐,用良好的现代礼仪服务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三)差异性

礼仪的实质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并沉淀下来的一种文化。由于民族信仰、习俗、地理环境和交通条件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和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发展历史,各个国家、地区和民族又都有自己的一些区别于其他国家、地区和民族的表达礼仪特定含义的方式。因此,礼仪因地域、民族的不同而表现出形式上的差异性。

我国著名学者黄遵宪在论民俗时说道:“天下万国之人、之心、之理,即已无不同,而稽其节文乃南辕北辙,乖隔歧异,不可合并,至于如此,盖各因其所习以为之故也。礼也者,非从天降,非从地出,因人情而为之者也。人情者何,习惯是也。川岳分区,风气间阻,此因其所习,彼亦因其所习,日增月益,各行其道,习惯之久,至于一成不可易,而礼与俗,皆出于其中。”

礼仪的差异性除了地域性、民族性的差异外,还表现在礼仪的等级差别上,对不同身份地位的对象施以不同的礼仪。

(四)公德约束性

公德即社会公共道德。它是长期以来在一定社会范围内逐渐形成的一种被大多数社会成员认可并施行的思想和行为规范,是在一定文化历史背景下形成的具有固定特点的调整人际关系的社会因素,是人们评价善、恶、丑的习惯性标准,具有约定俗成的本质属性。人们常说:“道德是最高的法律,法律是最低的道德。”礼仪与公共道德不相违背的特征被称为礼仪的公德约束性。它虽然不具有法一般的强制力,但通过家族、邻里、亲朋的舆论监督,往往迫使人们遵守它。它在人们的生活中具有一种无形的力量。我国著名学者黄遵宪曾说:“风俗之端,始于至微,搏之而无物,察之而无形,听之而无声,然而一二人倡之,千百人和之,人与人相接,又踵而行之;及其至成,虽其极陋甚弊者,举国之人,习以为然。上智所不能察,大力所不能挽,严刑峻法所不能变。夫事有是有非,有美有恶,旁观者或一览而知之。而彼国称之为礼,沿之为俗,乃举国之人,辗转沈锢于其中,而莫能少越,则习之囿人也大矣。”

宋代理学家朱熹说:“礼,理也。”理即规矩、准则,而规矩就是用来约束人的思想和行为的。尽管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礼仪内容不尽相同,但守纪律、讲卫生、待人有礼、尊老爱幼等乃是整个人类社会共同的规矩,是做一个文明人的起码准则。

(五)延续性

社会不断发展、历史不断前进。礼仪作为人类社会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礼仪习惯和礼仪制度的变化也不是剧烈的、飞跃式的,而是在大量延续、继承的前提下的一种渐进更迭。因为礼仪是缓慢形成的,要经过一个较长的演变过程,从而在人们的心灵深处形成强烈的认同感。一种礼仪一旦形成以后,便会有一个相对的延伸期,被一代一代地继承下去。只有在社会发生重大变革、人们的观念革新后,旧的礼仪才会逐渐以非常缓慢的速度消失,不能期望“毕其功于一役”。

(六)通俗性

礼仪是由风俗习惯形成的,大多没有明文规定,但又被社会生活中的每一个成员所遵循。它简单明了,不需要高深的理论,人人都可以通过耳闻目睹来把握。当然,随着国际交往、人际交往的发展,各种礼仪也正在不断地被理论工作者加以总结、提高并趋于系统化和规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