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我国的利率体制及其改革

我国利率管理体制的形成有特殊的历史。自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的利率属于管制型利率,利率由国务院统一制定。1995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规定,利率事项由中国人民银行做出决定,报国务院批准后执行。

一、我国利率体制的不足

(一)利率市场化改革严重滞后

经过20多年的改革,我国初步建立起市场经济体系,其他领域的改革已初见成效,而金融体制改革却滞后于经济和金融发展形势,成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瓶颈”。在价格领域里,我国已初步形成了以市场机制为主体的、竞争有序的价格形成及管理机制。但在要素市场领域,价格约束机制仍然比较僵化,特别是作为重要生产要素的资金,其价格表现形式——利率仍然受到严格管制,不仅弱化了利率在资源配置方面的优化引导功能,同时也不利于利率作为宏观调控最重要的政策工具而发挥作用,进而制约了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可以说,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滞后已成为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瓶颈”。

(二)利率的结构性调整成为调节利益的杠杆

由于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制定了绝大部分的利率种类和明细的利率品种,因此利率体系中利率水平的结构性调整将起到明显的利益再分配和再调节作用。例如1996—1999年的7次降息,贷款平均利率水平累计下降了6.47%,企业减少利息支出达2600亿元。企业少付利息,意味着银行少收了利息,即银行让利给企业;同时,存款平均利率水平下降了5.73%,意味着存款户得到的利息减少,即存款户让利给银行,利率结构性的调整,引起了利益在银行、存款户和企业之间的再分配与再调整,这种调整的依据和力度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

(三)利率水平调整的时滞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的规定,我国利率决定权集中在中央政府,中央银行只是受权发布机关和代管部门,这就决定了利率决定的最后发言权在于中央政府。中央银行在中央政府的授权下,分析客观的经济金融环境,根据国家政策,评估各种相关因素,最终测算得出不同种类的利率水平,再经国务院批准后发布执行。整个决策程序环节较多,加之我国中央银行对经济的敏感程度、利率管理艺术、金融监管水平等都有待提高,因此决策周期长,制约了政策效用的发挥。例如,在1999年6月至2001年12月,美国已经17次调整联邦基金利率,而我国在这一周期中,人民币利率水平一直保持固有水平。

(四)利率结构体系存在扭曲现象

我国利率种类如同计划体制下各种实物指标般琐细复杂。利率种类繁多,并不意味着利率结构的比价关系合理。各种利率之间缺乏内在联系和联动,比价关系失衡成为问题。例如,利率体系中基准利率错位、存贷款利差太小、存贷款利率倒持等。

(五)利率传导机制不畅

长期以来,我国利率传导主要通过行政管理手段,由央行分支机构督促商业银行组织实施,从而降低了利率的宏观调控效能。央行很难通过货币供应量的控制来影响市场利率水平,进而实现货币政策目标,因此也就难以真正实现宏观调控从直接方式向间接方式的彻底转变。此外,我国以货币供应量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利率是从属目标,加上我国经济金融领域一些非理性因素的存在,致使利率传导机制不畅,市场对利率信号反应迟滞,利率政策效益不明显。这可以从利率调整与股市的关联分析中集中反映出来,利率的降低往往伴随股市的走低,这与理论分析正好相反。

(六)利率管制牺牲了社会效益

在低利率管制的情况下,利率被控制在均衡利率水平之下,使得经济体系内部始终存在超额资金需求。在资金供求失衡、利率不能自发对其进行调节的情况下,发展中国家对超额资金需求只能采取信用配给方式进行。这样的资金分配方式很难符合市场效率原则,因此很难做到合理和有效,往往会导致国民经济畸形发展和经济结构失衡。

二、利率市场化改革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00年第二季度例会第一次为我们明确了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目标,即建立以中央银行利率为基础、以货币市场利率为中介、由市场供求决定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利率机制。

(一)利率市场化的含义

利率市场化是指金融机构在货币市场经营融资的利率水平由市场供求来决定。利率市场化包括利率决定、利率传导、利率结构和利率管理的市场化。具体来讲,利率市场化是指存款贷款利率不由上级银行统一控制,而是由各商业银行根据资金市场的供求变化来自主调节,最终形成以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为引导,以同业拆借利率为金融市场基础利率,各种利率保持合理利差和分层有效传导的利率体系。

(二)利率市场化至少应该包括的内容

(1)金融交易主体享有利率决定权。

(2)利率的数量结构、期限结构和风险结构应由市场自发选择。

(3)同业拆借利率或短期国债利率将成为市场利率的基本指针。

(4)政府(或中央银行)享有间接影响金融资产利率的权力,但中央银行调节利率一定要以优化资金资源配置为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