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个性:效用满足与创新激励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在不违反法律、伦理道德的情况下,个人追求个性,不仅可以带来效用的满足,而且可以有效地激励创新。个性是值得追求的。

当今是一个呼唤个性、弘扬创造精神的时代。特别是对于90后、00后而言,他们追求个性与自我,对个性的追求已经成了这一群体中很多人的生活方式。90后、00后追求个性的特点受到了很多人的关注,并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的讨论。部分学者认为,我国的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的价值取向,仍然可以用“模式化”一词来形容。为迅速改变这种状况,他们呼吁,在教育改革中要给予足够的空间,让学生能够张扬个性。其实,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在不违反法律、伦理道德的情况下,个人追求个性,不仅可以带来效用的满足,而且可以有效地激励创新。也就是说,个性是值得追求的。

追求个性能够使人们获得更大的效用满足

按照经济学的定义,效用即为个人的心理满足。由此一来,如果个体能够做自己想做的事,那么他往往在完成这件事的过程中就能够全身心地投入,也就能够获得很大的满足,也就是效用水平很高。相反,如果个体所做的事并非发自内心,而是受到外界的压力不得已而为之,即便是迫于压力把事情做完了,他也不能获得心理满足,甚至可能使个人对类似的事情更加反感,即效用水平很低或者为负。另外,追逐个性的人时常有一些标新立异的举动,这会得到有好奇心的人的关注。而别人对自己的关注同样可以为个人带来效用水平的提升。这是由人类的本性决定的,因为人类都不同程度地有一种想吸引别人注意的欲望。再者,边际效用递减是一个不可回避的现象,一个人的消费能力最终取决于其支付能力,并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如果只消费一种东西,个人的福利势必受到影响。而追求个性、实现消费的多样化,则可以在同样的支出水平下最大化个人效用水平。不难发现,在不违反法律、不违背伦理道德的情况下,一旦个人有了足够的自由空间,能够追逐个性,在很大程度上就意味着,他可以选择自己所喜欢的生活。这对个人来说,无疑能够获得最大的满足。

追求个性并不仅仅只使自己获得最大的效用满足,同样能够给他人带来正的效用。亚当·斯密(Adam Smith)在其《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中写到:“确实,他通常既不打算促进公共的利益,也不知道他自己是在什么程度上促进那种利益……他只是盘算他自己的安全……他所盘算的也只是他自己的利益。在这一场合,像在其他许多场合一样,他受一只看不见的手的指导,去尽力达到一个并非他本意想要达到的目的……他追求自己的利益,往往使他比真正出于本意的情况下更有效地促进社会的利益。”人们在追求个性的时候,考虑得最多的是个人的兴趣、爱好,目标是在获得同等效用水平时尽可能地降低支出,或者是在支出水平相同时实现个人效用的最大化。但也正是在这一过程中,会产生一种正的外部性,给他人带来了效用水平的提升。究其原因,一般而言,人们都有着广泛的兴趣,也就是说人们有着多样化偏好。并且在很多情况下,人们某种特定的偏好能够被替代的程度很低,甚至是不能够被替代的。至此不难发现,满足人们的多样化的偏好,只有依靠供给行为的多样化。而他人或者很多人追求个性,也就意味着,不同人提供的信息或者其他方面的东西有着很大的差异。人们的见闻可以得以有效地扩大,从中获得不同程度的效用满足自然在情理之中。

从整个社会的角度看,追求个性不仅使个人实现了效用的最大化,而且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他人的多样化的偏好,促进了他人效用水平的提高。当然,不排除一些人在追求个性的过程中,尽管合理且合法,却可能会给他人带来不好的感觉,也即产生了负的外部性,结果是降低了他人的效用水平。可是这种情况也只是少数,一个理性的人会把主要精力花在追求效用最大化方面,而不是整天关注自己不感兴趣的事,只有这样才能说他合理配置了自己所拥有的稀缺资源。如果每个人都是这样,就会关注他人追求个性能够给自己带来效用增加的一面。因此,个人追求效用最大化可以实现经济学家通常所说的帕雷托改进,能够促进社会整体福利的最大化。

追求个性有助于激励创新

从某种意义上说,创新是人的自由意志和个性的体现。追求个性和自由的人,往往具有很强的创新意识和独创能力。这是因为,个性化的追求在各个方面与传统相异,别出心裁,这能够使人们形成敢为人先的态度,以一种非常规的思维思考问题。如果更多的人面对问题能够提出全新的解决方案,最终就能够促进整个社会的创新。在现实生活中,因为追求个性而实现发明创新的例子不胜枚举。同时,最先出现的事物往往更新奇,能够给人带来更大的效用满足,而大众化消费品给个人的效用满足却十分有限。如果把追求个性看作一种消费行为,则追求个性与人们对炫耀性商品的消费有着相似之处,都是希望在消费独一无二的商品时获得效用的满足。在追求个性的过程中,个人总是希望能够走在人前,并且从各个方面显示其与众不同,否则它所能带来的效用水平就相对较低。一个追求个性的人,一旦不能彰显自我的特色、走在时代的前列,就意味着只能尾随他人,这对其个人整体效用水平的提高是极其不利的。因此,为了使得个人能够标新立异,真正地追求个性,理性的个人就必须有一种内在的激励机制,激励自己去进行各种创新。这个过程就实现了个人创新的激励。

当代人崇尚个性、追求刺激的特性,使得标准化、模式化、传统的生活和消费模式已经不能令他们满足,从而有了新的消费需求。经济学家强调需求创造供给,面对新的消费需求,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厂商就会随之进行各种创新。虽然厂商创新是为了增强其产品在消费市场上的竞争力,实现自己的利润最大化,但是创新对经济社会的发展是大有裨益的,并且厂商创新的源泉是追求个性的人为他们提供的创新点。追求个性能够直接激励厂商创新,但事情并未到此结束。厂商为了在市场上占据有利地位、吸引消费者,也会主动创新,其产品自然会在各个方面与众不同。而只有人们有了不同的个性,进一步而言有着不同的偏好,厂商供给的差异化产品才能够被特定的消费群体接受。反之,如果人们因为个性相同,对产品的需求偏好模式化,一些具有创意的产品将无法销售。产品畅销对厂商是一个很大的激励,这一好的结果得益于人们追求个性的差异化。可见,追求个性使厂商的主动创新行为能够获得较好的经济收益,这是对厂商主动创新行为的一种认可或者激励,从而间接地激励了厂商的创新。

最后,个人追求个性会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人们的行为选择,并逐步更新人们的各种观念,使得新思维和新观念在社会上为人们所接受。这对于挣脱传统的观念束缚,激励整个国家或地区人们的创新精神有着积极的意义。当然,实现这一目标的一个前提是,所追求的个性是积极的、向上的。可见,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对于90后、00后追求个性、标新立异,不能一味地予以指责、排斥,而应积极地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