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死亡的恐懼

《禮儀師之奏鳴曲》這部電影講述一位樂團的大提琴手因樂團解散而失業,生活迫人,他唯有回到老家,在那裏找到一份為死者入殮的工作,但他沒有向妻子解釋這份工作的詳情,就是要為屍體清洗、打扮和化妝。後來妻子發現了真相,要他辭掉這份「噁心」的工作,其實妻子的反應也代表一般人的看法,背後的心態正是對死亡的恐懼。由於恐懼死亡,我們才會「歧視」這類跟死亡有關的工作。最後妻子見到主角認真工作的態度,及對死者的尊重,終於體諒和接納了他。

雖然我們都知道人是會死的,但大部分人並沒有重視死亡,正如海德格所說,我們只是談論另人的死亡,仿佛死亡跟自己沒有關係,他主張「人是走向死亡的存在」,就是要將死亡拉到跟前,就像臨死的人一樣,直視死亡。我也十分佩服古希臘的哲學家,因為連講邏輯三段論也不忘提醒我們:人是會死的。

所有人會死

蘇格拉底是人

--------------------------------

因此,蘇格拉底會死

但一旦認真地想一想自己終有一天會離開這個世界,就不免產生恐懼,也許這就是大部分人不正視死亡的原因:逃避對死亡的恐懼。記得小時候(大概是六、七歲)知道了人是會死之後,晚上竟然哭起來,心想:「既然人會死,為什麼要出生呢?」這就是我第一次面對死亡的恐懼。

《死囚168小時》這部電影是根據真人真事改編,故事講述死囚請求一位修女為他找律師上訴,但上訴失敗,七天之後就要行刑,在這168小時,死囚要面對死亡的痛苦,而修女就成為他臨終前的輔導者,最後死囚誠心悔改,並懇求受害者親人的寬恕。我們之所以畏懼死亡,就是因為死亡會帶來痛苦,正如佛家所說,「死」是人生四苦之一。

但死亡究竟會帶來什麼痛苦呢?主要有兩個,第一是死亡過程的痛苦,尤其是那些患了絕症的病人,要承受很大的痛苦;第二是像我小時候對死亡的恐懼,害怕自我意識的消失,變成「不存在」。但有宗教信仰的人會說,人死後還會以某種型態存在,靈魂是不滅的;但這樣並沒有消除我對死亡的恐懼,因為死亡之後會到一個完全陌生的地方,那不是更大的恐懼嗎?我很喜歡旅行,但同時會對陌生的地方產生恐懼,所以每次旅行,我都會買好幾本關於當地的旅遊書,以減輕陌生帶來的恐懼。可是,到哪裏找死亡之後的「旅遊書」呢?那當然是宗教,但不同宗教對死後有不同的描述,那個才是真相呢?

古希臘哲學家伊壁鳩魯是唯物論者,不相信有死後的生命,他認為,人只是原子的組合,死亡不過是原子的分離。人根本不應該懼怕死亡,因為我們生存的時候,死亡還未到來,到死亡到來,我們已經不存在。但唯物論真的可以解除我們對死亡的恐懼嗎?

伊壁鳩魯的唯物論

伊壁鳩魯生於公元前4世紀,在雅典創立他的學派,他主張追求心靈平靜的持久快樂,原因之一是他接受德謨克拉圖斯的世界觀,認為萬物皆由原子所構成,死亡只是原子的解散,人不再有感覺,所以死亡不足懼;原子的運動有一定的規律,快樂也有一定的條件,符合這些條件就能有持久的快樂。例如仁慈、誠實、公正和友誼等都能使人心靈寧靜。

我以前十分喜歡看恐怖電影,尤其是「鬼片」,因為看完之後會將內心的恐懼釋放出來,講得準確一點是,透過對死亡恐懼的釋放,連帶將積聚於內心的其他恐懼也一併釋放。由此我得出一個道理,我們之所以怕鬼,主要原因是怕死;可表述為這個命題:「如果我怕死,則我怕鬼」。以前我住在坪洲,坪洲是離島,島上有不少墳地,我又有晚上散步的習慣,有一次想證明自己不怕死,於是打算到墳地散步,測試一下自己怕不怕鬼。論證如下:

如果我怕死,則我怕鬼

我不怕鬼

-----------------------------------------------------

因此,我不怕死

這是對確論證。

可是,正在上墳地途中,走不了兩步,就已經「腳軟」,此乃「疑心生暗鬼」。但怕鬼並不表示怕死,因為以下的論證是不對確的。

如果我怕死,則我怕鬼

我怕鬼

-----------------------------------------------------

因此,我怕死

在人的心理上,死亡跟鬼怪經常連在一起。《聖誕述異》這部電影是根據狄更斯的名著改編,故事中也有好幾隻鬼,他們來探訪主角史高治,為他揭示死亡的真相,藉以給他懺悔改過的機會。史高治是孤寒財主,對人缺乏憐憫和關懷,連自己唯一的親人也是如此,一生只是盲目追求財富,他對鬼魂的恐懼,其實也代表他對死亡的恐懼。但當他面對自己的死亡,得知死後會像他以前的工作伙伴般墮入地獄,終於誠心懺悔,救濟助人,從此過着更有意義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