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死亡的意義

從《死囚168小時》和《聖誕述異》這兩部電影中可以得到一個相同的信息,就是死亡能給人反省悔過的機會,或許這就是死亡的其中一個意義。有一部日本電影叫《生之慾》,導演是黑澤明,對於這個主題,我認為它表達得更深刻,對一般人更有啟發性。

這部電影香港譯作《流芳頌》,故事講述主角因面臨死亡而反省自己的人生。主角渡邊先生是一個老公務員,一直以來工作都是得過且過,從不認真做事,跟家人的關係又疏離,當他知道自己患上絕症之後,原想在享樂中渡過餘下來的日子,但卻受到一位年輕同事的啟發,立志在臨終前做一件有意義的事,就是實現居民的願望─興建一個公園。經歷了種種困難,他終於成功了,在他的葬禮上,同事都很驚訝他有這麼大的改變,得知真相後,十分感動,並視他為榜樣,可惜很快他們就打回原形,跟以前的工作態度一樣。

從這部電影中我們可以看到,當一個人真正面對死亡的時候,就有反省的機會;但問題是,雖然我們知道自己有一天會死,但卻不知道這一天何時到來,看見別人的死亡可能會有啟發,但總是不夠真切,正如渡邊先生的同事,很快就會因習慣和惰性打回原形;當我們知道自己快要死的時候,又往往為時已晚了。我想如果每一個人都知道自己的死期,那做人會不會更積極和更有意義呢?

幾年前看過一部日本電影叫《死亡預告》,故事說日本有一條「國家繁榮維持法」,每個兒童在國小入學前,都要注射預防接種,其中有千分之一的機會植入納米膠囊,膠囊會在18至24歲之間的特定時間破裂,導致死亡。沒有人知道自己是否被植入膠囊,直到生命最後的24小時,才接獲死亡通告。這條法律的目的,就是要透過對死亡的恐懼,使國民重視生命的價值,努力工作,成為有用的人,從而降低犯罪率和自殺率。

所以有哲學家認為,正是死亡令得「人生意義」成為可能,正因為有死亡,我們才會珍惜生命,認識價值,努力實現自己的人生目標。如果你知道自己只有幾天的壽命,你還會去講人閒話嗎?你還會虛偽地說客套話嗎?你還會介意無謂人對你的評價嗎?你一定會趕緊去做你認為有真正價值的事,面對死亡,人就會變得真誠,繼而喚起內在的善性。

當然,對身患絕症,或極度不幸的人來說,生存是一件十分痛苦的事,死亡反而是一種解脫,這也許是死亡的另一個意義。但是,對擁有權力、財富、地位的人來講,死亡卻是一種考驗;有些人甚至追求長生不死,目的就是要延續他的權力、財富和地位,秦皇武帝,歷史上真有其人。可是,一旦獲得長生,可能也是種不幸,在《吸血迷情》這部電影中,講述一位記者訪問吸血疆屍(畢比特飾演)的經過,記者聽完了吸血疆屍的故事,很嚮往他們的生活,並要求吸血疆屍咬他,變成他們的一份子,但其實吸血疆屍正想透過這個訪問,向記者道出長生的悲哀,最後吸血疆屍也咬了記者,可以說是對他的懲罰。

基督教的死亡觀

死亡是原罪的代價,只要真誠信仰上帝,靈魂才會得到救贖,死後得到永生;生前行惡的話,在末日審判就會到地獄受苦。但在末日審判之前,人死後會先分別來到天堂、煉獄和地府等不同的地方。

第一節提到的《禮儀師之奏鳴曲》,其實也是一部探討死亡的電影,主角從禮儀師的工作學懂面對死亡的豁然態度,而電影更以三文魚逆流產卵,死在出生地,來比喻生死不過是自然循環的定律,不用過於悲傷。這跟莊子所講的生死如一的道理差不多,生是死的開端,死是生的結束。

莊子的破生死

莊子認為,人的形軀跟萬物一樣,都是由氣所形成,生死不過是萬物之間的轉化,所謂「人之生,氣之聚也,聚則為生,散則為死」。明白萬物一體的道理,就能順應自然的變化,做到適時處順,哀樂不入,不再好生惡死。死亡亦即是回歸道,回歸本源。

提到死亡的意義,以上就有三部日本電影,這並不是偶然,日本文化比較重視死亡,可能是跟武士道精神有關。代表武士道的花正是櫻花,相信沒有一種花像櫻花般開得那麼密集,但櫻花的花期很短,只有一個星期左右;換言之,櫻花開得最燦爛之際,也就是它要凋謝的時侯,武士應該死得如此淒美和悲壯。順帶一提,很多人以為日本的國花是櫻花,但其實是菊花,日本護照封面的圖案正是菊花,而研究日本文化的名著《菊花與劍》也正好說明菊花的代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