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问
  • 杨澜
  • 1812字
  • 2021-03-25 07:25:08

好奇心的激发:家庭和学校

“为什么”虽然只有三个字,却是一个不简单的词语。在美国著名脱口秀主持人拉里·金的词典里,“为什么”被这位“麦克风边的大师”定位为“最佳问题”。


我对各种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因此,参加鸡尾酒会我最喜欢问一个问题:“为什么?”如果有人说自己和太太正要搬到另外一个城市去,我会问:“为什么?”如果有位女士换了份工作,我也会问:“为什么?”有人总喜欢用“Met”这个词,我也会问:“为什么?”在做电视节目时,这也是我用得最多的一个问题,可能也是我曾经问过的最佳问题。我坚信这永远都是个好问题。而且,显然这也是最能保障交谈生动有趣的一个问题。拉里·金、比尔·吉尔伯特:《拉里·金沟通现场》,方海萍、魏青江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第32—33页。


从孩童时代走到成人世界,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像拉里·金这样幸运。每个人起初都有好奇心,但是它陪伴每个人的时间却长短不一。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院长詹姆斯·E.瑞安(James E. Ryan)教授指出:我发现,无论出于何种原因,绝大多数人对于这个世界的好奇心都会随年龄的增长而递减。这或许是因为父母或老师厌倦了他们所提出的“为什么”,从而没能有效地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吧。生活的烦琐也会让好奇心无处容身,因为对于成年人来说,单是度过每一天就已经有够多的挑战了。无论出于何种原因,能够像孩童般对世界保持与生俱来的好奇心的,都是非同寻常的成年人。詹姆斯·E.瑞安:《关键提问:哈佛大学给毕业生的5个人生思考题》,靳婷婷译,中信出版社,2018,第27—29页。

不按牌理出牌的理查德·布兰森也有一对不按牌理出牌的父母。因为患有“阅读困难症”,他小时候学习成绩不理想,却对办杂志充满了好奇。面对一个15岁少年做出的“辍学办杂志”的决定,布兰森的父母竟然投了赞成票。“我父亲说,他到21岁的时候才知道自己对什么工作感兴趣,所以支持我离开学校去大胆尝试。我很幸运有这样理解我的父母。”面对我的提问“你性格中的冒险与家庭相关吗”,布兰森做出了如上回复。

詹姆斯·E.瑞安对于来自父亲的正向激发也充满了感恩:“我的父亲没有上过大学,对于我不断提问的行为,以及除了提问和投球几乎一无所长的事实,他不知道该抱以什么样的态度。我和父亲不同,不但不擅长手工,而且什么都不会修理——我不具备任何实用性的技能。但是,我提出的问题却源源不断,正因如此,父亲一再告诉我,成为一名律师才是正道。除了这条路,他无法想象我还能靠什么谋生。”最终,他听从了父亲的建议。自小痴迷于提问的瑞安进入法学院之后,更加沉迷于法学院教授们连环发问风格的苏格拉底式教学法,感慨自己“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群体,这也是我在从事法律工作几年后,决定成为一名法学教授的原因之一”。

在1991年出版的《采访美国顶尖采访记者》(Interviewing America's Top Interviewers)这本书中,“好奇心”是19名全国著名记者评价自己的工作时使用频率最高的词。美国广播公司的芭芭拉·沃尔特斯(Barbara Walters)在书中列举了好的采访必备的三个因素:好奇心、倾听和做作业。肯·梅茨勒:《创造性的采访(第三版)》,李丽颖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第5页。对于采访者而言,好奇心的重要性显而易见。

相比来自原生家庭和父母的影响,学校的培养对维护和发掘人类的好奇心同样重要。有时,在家庭中没有被激发的好奇心,往往在学校的集体氛围里得以释放。在自传《试镜人生:芭芭拉》(Audition: A Memoir)中,芭芭拉·沃尔特斯怀念并肯定了大学时期的学习方式所带来的有效滋养:莎拉劳伦斯学院(Sarah Lawrence College)是个学习的好地方。我们从不整齐地按排坐,而是围坐在桌子旁。我们做的事情就是发言,然后讨论,然后做更多的发言。我学会了提问和倾听。我学会了永远不要羞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每个学生的观点都会受到严肃对待,从来没人说“真蠢”或是“根本不沾边”。芭芭拉·沃尔特斯:《试镜人生:芭芭拉》,苏西译,重庆出版社,2010,第78页。

与芭芭拉·沃尔特斯有所不同,同样是美国杰出记者的沃尔特·克朗凯特(Walter Cronkite)更认可“阅读百科全书”是助力自己好奇心的因素:当我查阅《大不列颠百科全书》(Encyclopedia Britannica)时总是很难不被书中其他文章吸引,我想我常常保持着对追求新信息的好奇心,但我觉得多数教室里的常规教学以及作业枯燥乏味之至。我本人真的不是笨蛋,因此我觉得我之所以有这种感觉是因为老师的教书方式太不令人鼓舞了。沃尔特·克朗凯特:《记者生涯——目击世界60年》,胡凝、刘昕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第28页。

主动阅读胜于被动听课,让我联想起自己的成长与初期学习生涯。我经历的是传统的中国填鸭式教学法。提问的权力掌握在年长者和老师那里,学生只需要把正确答案记住就是了。但是在好成绩的背后,与其他同学相比,不可否认我是个爱讲话的孩子。小学及中学期间,我的学期评语里总有“上课爱讲话”,因为我听懂了老师讲授的内容,就喜欢跟身边的同学说说自己最近读过的精彩小说,老师有时给我这个“好”学生留面子,结果我的同桌因此受罚。这实在让我愧疚不已。对不起!也许,在这些滔滔不绝的“废话”里,就有一份无法被抑制的好奇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