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区二:DDL魔咒

DDL,全称deadline,意为“死线”。它还有一个更通俗易懂的翻译:截止期限。小时候,我们最怕老师说“明天就要考试”,这意味着头一天晚上会复习到很晚。“截止期限”的英文则更加传神,由dead(死亡)和line(线)组成,意味着如果你在那之前完不成任务,你就要“死翘翘”了。

也难怪常有人调侃说,DDL是第一生产力。

任务总是有交付时间的,因而,我们每天都在和DDL做斗争。正常来说,你的工作应该是这样的:

• 在你接到任务1后,立刻开始工作。

• 任务1快要完成时,任务2已经安排给你了。

• 在任务1的DDL之前,完成第一项工作,交接给需要的人,然后开始任务2。

• 由此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交代给你任务的人感到满意,你也乐于维持这种工作状态。

这样做的最大好处是:工作节奏感好。你能感受到一种“很舒服”的工作节奏,工作是在你的掌控中的,每一步你都走得很稳。

但事实上,你的工作进度很有可能是这样的:

• 刚接到任务1的时候,你迟迟不肯开始,一直在拖延。

• 好不容易做了一点,但时间已经临近任务1的DDL了,这时候任务2突然砸了过来。

• 你熬着夜、加着班,终于把任务1做完了,你想着歇一会儿吧,于是任务2又拖了不短的时间。

• 最终,恶性循环的结果是:你永远都在赶DDL。

所以,你发现最大的区别所在了吗?

赶DDL的恶性循环就像熬夜一样:你今天晚睡,明天就会晚起;今天晚起,晚上就会晚睡,第二天再晚起……

另一方面,它也和熬夜一样:其实你有无数次机会去纠正这种恶性循环,但你不知道该从何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