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治理与变迁:明清楚雄地区社会经济研究
- 侯官响
- 1728字
- 2020-06-24 22:57:42
二、早期的农业经济
楚雄地区位于云贵高原西部,属滇中高原的主体部位,集“边疆、少数民族、山区”于一体。其地势大致由西北向东南倾斜,为滇西横断山脉向滇东丘陵地区的过渡带。最高点是大姚县的百草岭主峰,海拔3657米;最低点在双柏县的三江口,海拔556米,其间重峦叠嶂,河谷错落,大多数山谷海拔在1000~1900米。因山地面积占90%,平地面积只占10%,所以楚雄地区素有“九分山水一分坝”的称号。
多样性的生存环境塑造了彝族人的观念世界,影响了他们对自然的认识,以及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在古老的彝族观念世界中,这个世界应该具有地理多样性和环境多样性。因此,流行于楚雄、红河等彝族地区的史诗《查姆》所歌颂的对象就是天地、日月、人类、种子、风雨、树木等。“大地造成了平原,大地并不美观。地面要有盆地,地面要有高山;既要有雨露滋润,又要有阳光送暖;这样才能种粮食,人类才能生存发展。”(15)
楚雄早期的农业经济活动虽以山林经济为主,但平地坝区由于土地肥沃,灌溉便利,更适于人类的繁衍生息,因而人类的早期文明也主要产生在平坝及河谷地带。1971年于元谋县大墩子出土的灰白色禾草类叶子、谷壳粉末,以及谷类碳化物,经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考证,证明是新石器时期的禾草类粉末和粳稻碳化物。这些发现证明了楚雄地区水稻种植的悠久历史。(16)民族地区的自然条件,有利于多种粮食作物的生产,主产稻谷、玉米、小麦。在自然条件相对较好的二半山与河谷坪坝区分布有少量稻作农业。彝族神话传说中有不少关于如何培植水稻的描述。(17)据聂鹏研究,“稻”一词很早以前便已在彝语支语言中出现,“稻”在彝语支民族中是粮食作物的核心。(18)考古学界公认,云南一带是水稻的重要起源地之一。(19)《华阳国志·南中志》载:“朱提郡……初为属国,穿龙池,溉稻田,为民兴利,亦为立祠”(20);又“云南郡,蜀建兴三年置……土地有稻田、畜牧,但不蚕桑”(21)。
元谋大墩子出土的生产工具以石、骨、蚌器居多,其比例分别为69.5%、18.7%、11.8%;生活用具以陶器为多,出土陶片近20000件,占全部出土文物的96.2%。(22)元谋县出土的陶器制作精美,纹饰繁多,均以手工制成;而相邻的永仁县出土的陶器,“个别器物在手制后用慢轮休整”(23),说明彼时较为先进的轮制技术亦有使用。
西周至春秋中期,楚雄地区进入青铜时代。1975—1976年,楚雄市郊区万家坝发掘的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5世纪古墓群,共出土青铜器898件,其中兵器591件,占66%。(24)属于生产工具的有斧、锄、凿,生活用具有釜、勺、樽等。铜制农具在世界考古学上是较少发现的,但万家坝墓群一次就出土了青铜农具142件。上述出土文物,首先可以说明在战乱频仍的春秋战国时期,楚雄地区各少数民族的先民部落之间经常发生战争;其次说明当时生活在坝区的楚雄人已经开始了农业生产,并且过着定居的生活。据《史记》记载,楚雄所在的滇地“皆魋结,耕田,有邑聚。其外西自同师以东,北至楪榆,名为巂、昆明,皆编发,随畜迁徙,毋常处,毋君长,地方可数千里”(25)。此时,这一时期云南的社会经济,与中原地区相比有一定差距。游牧是当地主要的经济部门,并且没有明显的阶级分化;但也有聚集定居,以耕田为业的部落。汉时,在今天的姚安一带,居住着昆明部落的分支——弄栋,该部落已开始从事农业生产,处于半农半牧的状态;今武定、禄丰、双柏部分区域,彼时属晋宁郡管辖,史载“郡土大平敞,原田,多长松皋,有鹦鹉、孔雀、盐池、田渔之饶,金银畜产之富”(26)。三国时,楚雄地区所在的南中地区的社会经济有所发展。据《三国志》记载,蜀建兴三年(公元前225年),诸葛亮率众出征南中,由于得到南中的金银、战马等,因而“军资所出,国以富饶”(27)。
南诏、大理国统治时期,云南洱海周边封建领主经济得以确立和发展,楚雄地区的农业、饲养业、手工业、商业贸易亦得以发展。元代赛典赤主政云南后“兴水利置屯田”。在行省置立后的10余年,是云南行省地区屯田发展的高潮时期。据《元史·兵三》和《元史·地理四》,云南行省屯田的大致情况如下:威楚路军屯有1533户,田7266双;武定路总管府军屯有187户,田748双,以每双合5亩计算。(28)大德五年(1301)以枢密使身份赴滇的李京宣慰乌蛮,他称僰人居住的楚雄、中庆、大理一带“冬夏无寒暑,四时花木不绝。多水田,谓五亩为一双。山水明秀,亚于江南。麻、麦、蔬、果颇同中国”(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