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高行明被使者押往京城后,元洋早知消息,便于崇化宫召亲信商议如何处置。
护殿校尉伍亮直言道:“只需杀一儆百,以此震慑宵小之辈。”
司空王卓闻言不悦,问道:“暂无凭据,因何杀之?”
伍亮不假思索,起身喝道:“高行明这厮私定和约,违背圣命,岂非怀有二心之人!”
元洋见状,亦感不悦,令其坐下,且听王卓细讲。
王卓拱手道:“今番天下战乱,强敌环饲,宇文泰觊觎龙庭久矣,朝中唯高行明能与之抗衡,若公然杀之,于国不利,此其一也。高行明掌权已久,朝中上下恐多为其党羽,若贸然杀之,必将震动朝野,致使政局动荡,此其二也。其三,高行明权势主靠军旅,今陛下收其兵权,高行明已如去牙之虎,失爪之鹰,暂无大患,留之还可震慑宇文泰。而朝中高行明党羽见其势弱,自会相离。待政局安稳之时,杀之方能无患,陛下睿明,必知其理。”
元洋点头称是,道:“司空所言,正是朕之所想。但其死罪可免,活罪难逃,当贬高行明为庶民,三年不用。”
众人拜道:“陛下圣明!”
御史中丞郭济忽问道:“若此时宇文泰来攻,为之奈何?”
元洋正自得意,见其发问,不免恼怒,厉声道:“若贼来犯,朕亲往迎战,干汝何事!”言罢,喝退群臣,又往后宫,召人相陪。
数日后,高行明一行抵至南京。
未及入城,便有太监携旨前来,宣告元洋旨意。
行明得知元洋决断后,拜呼万岁,当下一刻未停,连日赶回会稽故里。
此后闭门谢客,数日不出,似与外界决断。
元洋知晓后大喜,便不再留意。转念想起荆州战事,于是派遣使者告知萧明,令其三月内平定南越叛乱。
未几日,信至宿松,萧明得令后,拜别使者,回营后急召众人商议对策。
营帐之中,萧明将旨意告知众人,疑虑道:“皇帝颁布如此旨意,莫不是我军之中有人泄密,使皇帝知我养寇自重之策?”
辅军将军黄兴道:“想我军中,皆是亲信,应是无人泄密。今皇子元平亦在军前,虽为挂名,实有掣肘之意,若是皇帝谋主公,想是会调影卫前来,再做图谋,必不会如此大张旗鼓。”
策士徐穆之亦附言道:“黄将军所言有理。前日高行明刚被罢黜,今日皇帝就来催促主公进军,岂不正是逼反主公?皇帝昏庸,但朝臣却未必不知此间道理,故此诏真假难辨。况元平昔日最受宠爱,其生性暗弱,今日在主公之手,元洋应不会相难。此令即便是真,也不过是试探之意。”
萧明然其意,又问如何应对。
徐穆之思索道:“主公可上表称我军粮草、甲胄不足,南越地势险要,叛军凶猛等,复求援军。总之,极言我军不利,以换喘息之机。再另以元平名义上表,两者相为佐证,此事便不了了之。”
萧明连连称善,道:“如此,我便只需作壁上观,待时而动。”于是依计而行。
元洋得萧明来信后,当下极为震怒。但顾虑元平安危,便只好作罢。
转而加封萧明为荆州牧,使其权领荆州之事,以期换得元平回京。至于援军,则未往发放。
萧明大喜,领旨拜谢后,便遣回使者,至于归放元平之事,只字未提。
元洋虽是大怒,却也无奈,暗遣影卫欲夺回元平,却被萧明杀退,终是未果。
此后元洋意志消沉,常对部下道:“江山之大,难以驾驭,朕得一半即可,何复他求!”于是整日沉迷酒色,日渐消瘦,朝中政务愈发混乱。
内中侍臣,多为高行明耳目,见元洋如此,众人早报行明知晓。
谋士杨逵则暗遣死士假扮影卫,故意行刺宇文泰,以此激其南下。
转看徐州彭城,宇文府中,有一身着金色华服,腰缠玉带之人端坐在上,正于众臣议事,此人正是徐州之主宇文泰。
泰生于徐州世家,祖上世代为将。
泰年幼时,长相俊美,深受长辈喜爱。及至弱冠,便娶元让之女,两家联姻。
因元让之故,泰不久便升任徐州都督,领兵镇守一方。
元洋登基,恣情享乐,朝政日非,盗贼蜂起,元让苦劝被杀,泰为报仇,举兵反叛。
后因久攻江南不下,泰遂定和约欲北伐青州。近日却被影卫行刺,因此大怒,欲举兵南下。
军司马独孤诚起身进言:“属下认为行刺之事尚有蹊跷,应查明之后,再做决断。”
宇文泰愤然摆手,道:“事已如此,何须再查!今日只需进言如何报仇即可。”
策士苏卓知其意,拱手道:“主公已知此是元洋所为,今番出兵,正好是师出有名。但近日魏豹战败,足见青州亦是隐患,发兵南下前,却是不得不理。”
宇文泰抚须而叹,道:“此亦我之所虑,诸位有何对策,尽可道来。”
独孤诚答道:“主公若执意南下,属下倒有一计稳定后方。”
泰闻言欣喜,急问对策。
独孤诚道:“属下知青州陶逊与张邦昌有隙,可派人游说,令其出兵牵制。我军再调偏师镇守边境,声援陶逊,使张邦昌两边受难,自顾不暇。如此,后方暂可无忧。主公再遣使与兖州秦衡之结盟,许其淮南之地,邀其出兵。如此,大业可成矣。”
泰闻言大喜,道:“先生之言,令我茅塞顿开,皆依先生之计。”
于是遣使往兖州,与秦衡之商讨结盟之事。
秦衡之见可得淮南之地,自是欢喜,于是议定盟约,两军合力,南下攻夏。
泰又派人告知陶逊,许其青州之地,令其出兵牵制张邦昌,自将为援,助逊破敌。
陶逊见之,亦是心喜,满口答应。
议定后,魏豹为将功赎罪,自请为先锋,宇文泰许之。
于是,宇文泰留宇文弘镇守徐州,亲率十万将士,以魏豹为先锋,发兵南下。
早有细作报于南京。
元洋闻知后惊怒不已,在众官劝慰下,元洋遂御驾亲征宇文泰。
而秦衡之为夺淮南之地,亦遣大将黄胜军率部南下。
萧明觊觎淮南之地日久,闻讯后便亲率大军迎战。
数日后,黄萧两军相遇于合肥一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