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施离间萧明取江淮,安众心吴公废先约

萧明领军行至合肥逍遥津,迎面杀来一彪军马,两方站定,对面迎出一将。

此将身着黄甲红袍,手执囚龙刀,胯骑烈风驹,卧蚕凤目,阔脸虎须,生的威风凛凛,不怒自威。此人姓黄名胜军,正是秦衡之纵横兖州所依仗。

萧明见其气宇不凡,暗暗吃惊,于是遣人试探。

胜军见敌杀来,大骂小儿,便纵马相迎,只一合,来人便身首异处,众人皆惊。又有二将齐攻胜军,仅十合,皆被胜军击杀,兖州军势大盛。

黄兴见胜军耀武,早已不忿,见其又杀二将,怒不可遏,不顾萧明阻拦,纵马杀向胜军。

胜军见之,亦是相迎,二人你来我往,刀枪嘶鸣,不多时已是五十合。胜军见其勇猛,一时难以取胜,便故露破绽,拖刀纵马回逃,引其来攻。

黄兴见状,紧追不放。

临近身时,却见黄胜军忽转马头,手中囚龙刀抡圆下劈,直取黄兴。

幸得萧明及早提醒,黄兴已有防备。

性命攸关之际,黄兴踉跄跳马堪堪躲过,而坐骑已被劈成两半。

胜军见未得手,又纵马杀来,黄兴抵挡不住,危难之际,萧明挥戟拦住。

双方战至五十合,徐穆之怕萧明有失,赶忙挥军进攻,两军激战一天,互有伤亡,各退数里扎营。

萧明随后行夜袭,火攻,挖地道等计攻胜军,却皆被其化解,双方陷入僵持。

徐穆之献计萧明,道:“可使人在兖州散布流言,称黄胜军久攻淮南不下,实因怀有二心。秦衡之听信谣言,必会召回黄胜军。到时趁其退兵,我军再行追击,定可大获全胜。”萧明称善用之。

数日后,秦衡之果然中计,遣使召黄胜军撤退。

胜军心中不忿,却也无奈,只得引军返还。

徐穆之劝萧明追击黄胜军,但萧明惜胜军之才,未从。并令人告知黄胜军,若其走投无路,荆州永迎。

此后庐江,寿春二郡便被萧明所得。

而在萧明与黄胜军相争之时,宇文泰也与元洋会战高邮。

两军相遇,元洋大骂宇文泰叛贼,泰亦骂元洋昏庸,弑父篡位。

元洋大怒,遣将攻之。

魏豹立功心切,率先纵马相迎。

二十合后,豹大喝一声,将敌斩落马下,大喝挑衅。

元洋未曾见过这等煞将,不免心惊。正欲撤军之时,只见一将手持双鞭,迎向魏豹。

元洋见此人勇猛,问及左右,得知此人名唤段韶,便记心中,欲加封赏。但元洋却不知此人亦是高行明义子。

且说此两人争斗,战至百合,魏豹渐落下风,于是虚晃一刀,拍马而回。

段韶紧追不放,眼见魏豹危难之时,宇文泰麾下李世忠持枪迎上段韶,交战数合,未分胜负。

宇文泰趁机掩杀,夏军被分割包围,渐不能敌。

元洋见此心胆俱裂,弃军而逃,夏军见主自逃,士气大落,顷刻溃败。

魏豹正杀的兴起,忽于乱军之中望见元洋,便纵马追赶,诸将无人能挡。

临近元洋之时,段韶赶来拦下,元洋得以脱逃。

魏豹见已无法擒杀元洋,怒不可遏,挥刀攻向段韶。二人交战数合,周围夏军逐渐聚拢。魏豹察觉不妙,错开身形,单骑杀出,无人可近其身。

元洋逃至渡口时被段韶追上,因惊其勇猛,洋便授段韶兵权,令其收拢军队抵御宇文泰。

段韶以自身实力不济为由坚辞不受,又进言高行明可退宇文泰。

元洋本不同意,但架不住群臣相劝,又因宇文泰追兵日近,不得已应允段韶所求,自渡长江返回南京。

段韶得令后,收拢残军,共计五万,屯于广陵。

未几日,高行明领命赶至,来时还有十名影卫相随,名为助阵,实则掣肘。

宇文泰闻讯后便召众人商议。

正此时,忽报萧明击败秦衡之,已夺淮南。

宇文泰大惊不已,惧萧明从旁夹击,遂遣使往萧明处,送于金银财物,令其莫助高行明。

萧明早有作壁上观之意,欣然应允,领兵归阵。

于是泰尽起大军,欲一战攻克广陵,擒杀高行明。

然高行明早有准备,自统兵以来,便整军备战,又实行坚壁清野战略。

宇文泰虽人马众多,但粮草未继,军中渐生不满。

于是泰谎称粮草官克扣粮草,召而杀之,以此暂息军愤。随后率军强攻广陵,但却数日未克。

正苦恼间,忽报青州有变,泰只得率军而还。

而高行明借广陵之战,得以肃清军中元洋势力,又令段韶等将暗中袭杀军中影卫,嫁祸于宇文泰。

大军回京后,高行明以保国不利之罪,肃清朝中异己。

元洋欲阻,却因手无兵权,惧其势大而未出声。

数日后,司空王卓,护殿校尉伍亮夜里密谋,欲行刺行明,却被人告发。

高行明知晓后大怒不已,二人被诛三族。

元洋见高行明诸多行径,自知其有不臣之心。但苦于兵权已失,只得曲意逢迎,暗令影卫伺机袭杀。

一日,高行明与亲卫于田间狩猎,追逐猎物时,众人走散。

正此时忽有数十人迎面而来,高行明以为众人只是猎户,遂未在意。

临近之时,领头之人忽亮匕首,杀向高行明。

行明躲闪不及,被其刺中右臂,吃痛之余,拍马便走。但因有伤,不多时,便被追上,行明仓皇迎战。

杀伤三人后,因敌众多,行明力不能支,眼见毙命之际,忽有一箭射来挡下,正是护军将军王行端。

不多时,影卫皆被击杀。

行明经此大怒,尽灭朝中影卫,废除影卫府。但还未解气,欲废元洋。

陈晏赶忙劝道:“时机未到,废帝之事需先探得诸侯意向,许以实权者好处,安定其心,方可为之。虽不能令其为我所用,也可化敌为友。贸然废帝,恐成众矢之的。”

行明问其方略,陈晏又道:“先挟帝封赏各路诸侯,收拢人心。再者,夏开国之初,便有非元姓不得公之约,今日可令元洋授主公九锡,封公拜相,以此试探众人。”行明闻言大喜,遂行其计。

元洋见事已败,自知高行明势大难除,便行韬光养晦之计,表面顺从,暗中又招募死士,待时而动。

元洋六年三月,高行明假借元洋之命分封诸侯。

授萧明为荆州都督,尔朱荣为雍州牧,杨忠为凉州牧,蜀中王建为益州牧,宇文泰为徐州都督兼徐州牧,青州刺史张邦昌升为青州都督兼青州刺史,兖州秦衡之为兖州都督兼兖州牧。

群雄皆喜,尽遣使拜谢。

高行明又以护国有功为名,迫元洋封己为吴公、丞相。

各路诸侯见此都未相争,萧明、宇文泰还遣使祝贺。唯有建宁王元恭大怒,上表责骂高行明叛国。

行明未做理会,封赏众臣吴国官位后,便着手密谋废立之事。

而宇文泰回军途中,却有青州细情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