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去秋来,酷暑寒冬。冬天来了,鑫炎又开始忙起来了。夏天的时候剪头发的人比较多,可赚的钱反而少。冬天有烫发染发的人,赚钱相对要多些。做理发行当,最赚钱的时候,也就是过年时做头发了。鑫炎的手艺好,价格比别家便宜,所以生意很火爆的。就是人辛苦的。
母亲有时会来帮帮忙,不过她也不能常住这儿。毕竟家里也有许多事情的,侄女也需要母亲照看的。鑫炎也不希望母亲太劳累,她劝母亲不要来帮她。母亲也六十好几的人了,该享享清福了!
欧阳鑫炎好几天没见哥哥邹建华了。近年关了,他也忙着对账,收尾款什么的。电话是几乎每天有的,这是哥哥规定的,不见面必须电话报平安。鑫炎都习惯了,缺了哥哥的关照,反而觉得自己少了些什么似的。
这两年冬天,鑫炎几乎不回娘家住了。梅村租了房子,挺方便的。免的来回奔波,也免的让弟媳不舒服。她一个人反而清静些,忙累了,倒头就睡。
哥哥为了不让她受罪,在出租屋里按了台空调。那时的空调比较有名是“春兰”,“小天鹅”等,都应该算国产品牌。挂壁式和立柜式都有了,挂壁式的价格,从开始的四五千元下滑到二三千元。品牌越来越多,品质也越做越好了。到现在,全是智能化操作了,又静音又省电,每家每户,每个房间,都会按一个空调了,它也成了人们生活的必须品,日用家电之一了。
这两天晚上可不止做到八点了,最晚会十一.二点的。每次被哥哥知道,要挨训的。鑫炎一想到,哥哥训她的样子,就会幸福地偷笑。有这样的哥哥,是她修了八辈子的福气哦!
自从开了理发店,欧阳鑫炎几乎是不知道时间和日期的。每天都是早上起来开门做生意,晚上差不多到点,没人了,就关门。这些年一直如此,她也不关心刮风,下雨,这类天气变化。因为下班关门就回出租屋,出租屋就在店附近,走过去五分钟好了。她每天迷糊的过着,自己多大岁数都快忘了。
早上起来,天下雨了。无锡地区,冬天的雨很凉的,湿冷。不象北方的气候,零下几十度也不湿冷的。雨水随风飘着,打在脸上,冷的都有点疼的。
鑫炎打了把伞,从出租屋里出来,去开店门。她到了店里之后,先打开所有的电源,为了安全,她每天下班之前总断电再走的。这已经养成了习惯了。
然后就略微整理一下,准备开张了。过了一会,没有客人来。鑫炎拿起哥哥送的诗集看起来,她也喜欢写诗。闲来无事,也会乱写写。可能她比较敏感吧,这些年的酸甜苦辣,让鑫炎的感受颇多,也许这也是她人生的一笔财富吧!
“一个人喝歌,一个人喝酒,一个人面对着无聊的生活……”这首韩红的《一个人》被鑫炎设置成了手机铃声了。是邹建华,哥哥打电话过来了。“喂,哥”!现在鑫炎喊他已经习惯了,连盹都不打了。“嗯,妹妹!你今天应该不忙吧”?邹建华好象知道鑫炎闲着。“对啊,哥,被你猜着了”,现在鑫炎和邹建华已经毫无界蒂了,象亲兄妹一样。偶尔,鑫炎也会跟哥哥撒撒娇的。
有人说:女人是水,你让她冷,她就冰冻起来。你给她温,她就不冷不热。你给她热,她会沸腾。这些话其实诠释着女人的态度,取决于男人怎么对她。可狂可柔。其义并不全面,略有偏激。一个女人,只有做好自己才更重要。不该取悦他人,不该被男人左右。最好的感情又如何?最多陪你走一程。走到人生终点的,只有自己……
鑫炎对邹建华的感情,如父如兄。邹建华的呵护象极了父亲,鑫炎有恋父情结。因为父爱太满,太难割舍了!
“等下,我来接你去吃饭”,邹建华说。“哦”,鑫炎现在都象哥哥的小跟班了,他总带着她出席各种场合。“穿暖和点,外面挺冷的”。哥哥补充着说。“哦,晓得啦!哆嗦老太婆啦”!鑫炎笑的咯咯咯,回着哥哥的话。这丫头有时候就是这样子没大没小的,也不知道为什么,和哥哥在一起,鑫炎特别轻松自在,又很安全。
挂完电话,鑫炎稍微给自己打扮一下,扎了个半丸子头,戴一副长款的珍珠耳饰。衣服本就穿的是白色羽绒服。脖子里围着哥哥送的大红色的羊绒围巾。
二十世纪初期,冬装也有了不少变化,九十年代无锡人,以厚重的棉袄为主,后来有了呢料,再后来流行又轻薄又保暖的羽绒服。原来那些家禽的绒毛都废弃掉的,现在做成了服装,床上用品的填充物。也是纺织业,服装界的一次突破呀。鑫炎小时候,江南地区就没有种植棉花了,更多的化纤材料投放市场,补充棉花的需求。后来的什么大豆纤维,什么合成纤维等,品种日益增多,渐渐替代了纯棉织品。
鑫炎在嘴唇上抹了一点口红,当然也是哥哥送的。鑫炎拒绝过,可哥哥说:“女孩子就应该漂亮,体面的出去”。鑫炎也怕给哥哥丢脸,毕竟哥哥的圈子都是老板呀。
中午时分,外面汽车呜笛声响起。鑫炎出店门锁好,上了哥哥的车,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