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浮于事

过去有些大单位,机构臃肿,雇员虽然多,但真正干实事的却很少。我们会用“人浮于事”这个成语来概括这种情形,很显然,这是个不折不扣的贬义词。可如果追溯一下这个成语的历史就会发现,它最初竟是褒义词,而且这个词的背后还包含着职场乃至官场生存的一条黄金法则。

“人浮于事”原本写作“人浮于食”,出自《礼记·坊记》。原文是这样的:“子云:‘君子辞贵不辞贱,辞富不辞贫,则乱益亡。’故君子与其使食浮于人也,宁使人浮于食。”“子”指的是孔老夫子,他认为倘若君子能“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那么祸乱就会日益消亡。所以君子宁可“人浮于食”,而不要使“食浮于人”。那么,这“食”指的是什么呢?东汉学者郑玄在注解这句话的时候说“食谓禄也”,意思是“食”即粮食,是古代官员的俸禄。现代公务员领取的劳动报酬叫工资,古时候叫俸禄。“禄”的本义是上天赐予的福分,古人认为他们的工资不是老板发的,是老天爷恩赐的,故称之为“禄”。咱们领的工资是花花绿绿的钞票,古人的“禄”可不是白花花的银子,而是粮食。确切地讲,在汉朝之前,朝廷基本上只给官员发粮食。东汉时采取“半钱半谷”,将部分粮食转换成钱。到唐宋之后,工资的形式越发多样,有钱、柴火、布匹、盐、服装等。但不管怎样,粮食总归是工资的重要组成部分。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在辞去仕途生涯中最后一任官职——彭泽县令时感叹道:“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当时,县令级别的官员每月可以领十五斛米,十五斛除以每月三十天,恰好是五斗米,这就是陶渊明的日平均工资。“人浮于食”的“食”是俸禄,“浮”乃“超过”之义,所谓“君子与其使食浮于人也,宁使人浮于食”,就是说君子与其使领取的俸禄高于自己的才能,宁可使自己的才能高于领取的俸禄。为什么要如此呢?郑玄在注解中阐发道:“禄胜己则近贪,己胜禄则近廉。”要是所得的俸禄超出自己的付出,那就相当于贪污;只有付出超过了俸禄,才称得上廉洁。

把粮食当工资发的做法后来取消了,因此人们渐渐忘却了这个词最初的含义,加上“食”“事”读音相近,便将之改为“人浮于事”了,这一改,意思全然变了。叫我说,“人浮于食”这个成语实在好,不该任其消亡。古人将“人浮于食”作为君子自我的道德要求,现代人则可以把它当作职场乃至官场的生存法则。年轻人与其抱怨工资低、待遇差,不如专注于提高自身素质和职业技能。在一个竞争环境相对公平的社会里,一旦你创造的价值超过了领取的薪水,那老板就该紧张了,为了避免你被别人“挖走”,自然要给你升职加薪。相反,若是你领取的薪水超过了所创造的价值,那么该紧张的人就是你,千万别沾沾自喜,以为得了便宜,因为老板很快就会请你卷铺盖走人了。至于当官的,更应该将“人浮于食”四个字刻在脑海里,时时询问自己:我为人民、为社会创造的价值是否超过了自己的所得?若是,便可心安;否则就是贪腐。即使身居高位,离身陷缧绁的日子恐也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