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我读:个人化的自由阅读

对于一位真正的阅读者来说,阅读是纯粹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的、自由的私人活动——由他本人亲自进行,他想读什么就读什么,想什么时候读就什么时候读,想怎么读就怎么读,不需要别人陪伴,不需要向别人报备,不需要由别人讲解、转述,他独立地从阅读中获得收获,他的收获也无须由别人评判是否够多、是否够好。

1.读者的权利

法国当代作家达尼埃尔·佩纳克在他的阅读随笔集《宛如一部小说》中,用十条“权利”精准地概括了阅读的这种个人化的自由状态:

(1)不读书的权利;

(2)跳页读的权利;

(3)不读完整本书的权利;

(4)反复阅读的权利;

(5)什么都可以读的权利;

(6)沉浸书中想入非非的权利;

(7)在什么地方都可以读的权利;

(8)粗略翻阅的权利;

(9)大声朗读的权利;

(10)不必为自己的品位辩护的权利。

一个成熟的阅读者也会在长期的阅读实践中发展出自己的阅读技术,他知道自己想怎么读,也知道自己能怎么读。

有人喜欢做大量卡片,有人从不做卡片;有人每读一本书都做读书笔记,有人从不做笔记;有人喜欢给读过的书写书评,有人酷爱读书但从来不写书评;有人喜欢自己默默享受好书,有人喜欢把阅读所得与他人讨论、分享;有人读书时喜欢咬文嚼字,有人读书时喜欢一目十行……这些都是阅读者自己的阅读技术,也是他们各自的阅读自由。当感到有需要时,一个成熟的阅读者也会主动学习新的阅读技术,但没有人可以逼迫他们去学习什么“必备”的方法。

2.没有阅读自由的孩子

一个成人读者得到这样的权利毫无困难,因为他会本能地捍卫自己的这些权利,也有能力抵抗来自他人的干涉,而且大部分成人也懂得,贸然干涉甚至批评他人的阅读是失礼、冒犯的举动。

但我们的孩子要获得一个读者的权利、要保护自己的阅读生活,让阅读成为完全基于自己意愿的个人活动,会困难得多。

孩子还小的时候,很多父母认为,孩子不识字就看不懂书,一定要父母给朗读或讲解才能阅读。孩子由此失去了自己阅读的权利。

等到孩子自己能读了,很多父母又认为孩子自己读会“读得不好”,总是试图介入孩子阅读的各个流程——

为孩子选书:这本好,你该读这本; 那本不好,你不要读。

为孩子做计划:我们今天读这本,明天读那本。

为孩子定目标:我们这学期要读完这些那些。

为孩子规定阅读的“标准动作”:你要做笔记、摘抄好词好句、写读后感;你要专注读完一本书,不能三心二意;你要读得快点,好提高效率;读书时你要把心思放在书的内容上,不能想东想西……

控制孩子的阅读收获:这本书讲的是这个,你这么理解才对,我来给你讲……

孩子由此又失去了决定“读什么”和“怎么读”的权利。

父母希望借助这些指导、监督、审视、批评,为孩子打造父母理想中的阅读生活,但直接的结果常常是孩子把阅读当成了父母布置的“作业”。

3.父母对孩子的控制和物化

高度介入和干预孩子的阅读生活源于控制孩子的欲望。

在“我都是为你好”的旗号下,父母对孩子的控制几乎无孔不入——时时刻刻都会介入孩子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随时都能找到孩子需要“纠正”之处,也自认为有天然的权力去纠正它们,孩子的阅读自然也不能幸免。

我们通过大量关于阅读的个案咨询发现,不少父母对孩子阅读生活的介入和干预,已经完全达到把孩子当成无知无觉的物品的程度。

有的父母要求不满1岁的孩子听大人讲书时一动不动;有的父母将孩子送去声称训练孩子1分钟读10000字还能记住80%的阅读培训班;有的父母只要孩子醒着,就打开各种有声读物让孩子“磨耳朵”;有的父母坚持反反复复地把一本十几页、几百字的图画书给孩子讲上一个月,以让孩子“读透”它……

父母们不但把孩子当成可以随意输入的“阅读容器”、随意设置的“阅读机器”,还会随时监控孩子的阅读状态和阅读效果。只要觉得孩子的阅读状态不佳——读得太快或太慢、丢字落字、走神等,他们都要批评、干涉,只要认为孩子阅读效果不佳——记不住、说不上来、作文不好、不会做语文考试的阅读理解题目,他们就要想方设法寻找更“快速”、更“高效”的办法来训练孩子。

孩子是独立个体,阅读是直接帮助孩子构建精神世界的活动。父母毫无节制地左右孩子的阅读,已经不是培养孩子,而是摧毁孩子,既不能期待孩子能从阅读中获得真正属于自己的收获,也无法期待孩子因此爱上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