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校长专业标准》解读
- 陈永明等
- 4556字
- 2021-03-25 01:56:49
序说
项目启动缘由
综观世界教育发展趋势,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人才培养的素质能力和层次规格不高,发展模式和质量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如果没有一批品德好、理念新、学问高、能力强、技术精的优秀校长和教师作为学校教育的中流砥柱,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就难以真正得到贯彻落实。不能否认时至今日的学校教育是为工业化建设需要造就了一大批“标准化人才”,而信息化时代更为需求“多样性、个性化、创新型”的复合应用性人才养成。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和经济增长方式的变革,现代社会已经对注重“标准化人才”培养的学校教育提出更高要求乃至深刻而又严厉的质问:称为人才培养重镇的高等学府该如何去应对市场经济更为猛烈的冲击?肩负教师养成重任的师范院校为何迄今还没能真正成为诸校之模范?在信息化时代的在职教师能否继续执鞭任教?具有师资培养培训百年史的师范教育体制能否可持续性发展?这些疑问不得不使人深感危机并为此忧虑。
进入21世纪,新换名称不久的“教师教育”却又面临各种严峻的挑战:师资队伍的数量、质量与结构存在不均衡,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对优质教育的需求;学科专业知识不扎实,知识结构单一;课程与教学囿于传统经验的框架,缺乏创新意识;职业发展定位不明确,自主发展能力不足;还有,教职精神和专业水平应当达到怎样的标准与高度?新世纪的教师工作到底是一门普通的职业,还是与时俱进的专业?或是“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事业?这些都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很有必要进行思考、理当做出解答的两难性课题。
当今社会关注教师教育的改革和创新,2007年11月30日至12月1日,全国教师教育学会2007学术年会暨教师教育发展研讨会在上海师范大学隆重召开,主题是“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研讨教师教育改革发展面临的挑战及其对策”。来自教育部、全国教师教育学会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教师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聚会一堂,共同研讨教师教育改革、教师教育培养模式研究、区域性教师队伍建设、推动教育均衡发展等相关问题。各位代表畅所欲言、集思广益,既有主题报告,又有互动交流,为教师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出谋划策,思考推进教师教育创新理念及其方法,为继续深入研究提供新思路和新愿景。以此为契机,全国教师教育学会和上海师范大学现代校长研修中心达成合作共识:应当继续携手进取,在我国中小学校长研修方面的合作先迈出实质性一步。
为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中小学校长队伍以及加快我国中小学校长专业化进程,全国教师教育学会和上海师范大学现代校长研修中心着手研讨和议定我国中小学校长专业标准的研制事项。2008年元旦期间,上海师范大学现代校长研修中心起草了约四万字的五份研究实施草案(①关于研制全国中小学校长专业标准的工作方案,②中小学校长队伍建设比较研究,③为促进新世纪我国中小学校长队伍优化的全国抽样调查问卷,④整合全国优质培训资源,携手打造校长研修品牌——全国教师教育学会和上海师范大学开展校长培训实施方案,⑤全国教师教育学会和上海师范大学合作开展全国校长培训可行性报告),提交给全国教师教育学会;在多次反复研讨和认真修改的基础上,经马立会长的积极运筹和有力推进,关于研制全国中小学校长专业基本标准方案得到教育部人事司的重视与认可,同年4月30日人事司为此发文(教人司[2008]129号)下达“关于委托全国教师教育学会开展中国中小学校长专业标准研究的立项通知”,明确“中国中小学校长专业基本标准研究项目包括全国中小学校长队伍基本情况普查、中小学校长抽样问卷调查和中国中小学校长专业基本标准研制三个方面研究任务”。
2008年7月19—20日,教育部人事司在上海师范大学召开“全国中小学校长队伍情况抽样调查工作部署会曁‘中国中小学校长专业标准研究’项目工作会议”,这次会议由全国教师教育学会和上海师范大学现代校长研修中心共同承办。来自北京、上海、江苏、广东、吉林、安徽、湖南、广西、重庆、云南、内蒙古11个样本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职能处室、省级干训机构的代表和项目组的专家学者及研究人员50余人参加会议,研讨“中国中小学校长专业标准研究”项目框架,部署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小学校长队伍情况抽样调查工作,这可以说是“中国中小学校长专业标准研究”项目启动会或开题报告会。上海师范大学现代校长研修中心主任陈永明教授向出席会议代表们汇报“我国中小学校长标准A框架”的研制情况,公示八国(美国、英国、法国、德国、俄罗斯、日本、韩国、中国)中小学校长(①职责范围,②校长身份,③资格制度及其更新,④培养机构,⑤养成课程,⑥录用条件,⑦调任或者惩戒,⑧退休制度,⑨工作时间,⑩薪金,⑪研修)的比较结果,提出中小学校长应当确立价值领导、教学领导和组织领导的专业定位(①学校愿景规划者,②学习文化营造者,③教师发展促进者,④创新人才激励者,⑤内部组织管理者,⑥外部环境协调者),表明新世纪中小学校长须具备“专业信念与品性、专业知识与智慧、专业运营与表率”的素质能力,以及如何实际运作的“我国中小学校长评价指标的基本框架”,等等。7月20日,教育部李卫红副部长特意来到上海师范大学,向与会代表作了“关于中小学校长队伍建设研究有关问题的考虑”的重要讲话,围绕加强中小学校长队伍建设的研究工作表明三点意见:一是必须把中小学校长队伍能力建设、教育家办学问题的研究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二是围绕教育工作的大调研、大讨论,扎实开展中小学校长专业标准研究;三是努力营造有利于校长专业发展的体制机制环境。她并要求做好五个方面的工作,促进中小学校长队伍的专业化建设:坚持标准,择优聘用;转变职能,强化服务;搭桥铺路,提供舞台;营造氛围,引领舆论;加强培训,提升能力。李卫红副部长在讲话中还专门阐述研制“中国中小学校长专业标准”的重要意义,指出开展校长专业标准制定和校长抽样调查工作十分重要,具有重要导向作用,因为这项研究是加强中小学校长队伍建设的基础工程,事关中小学校长队伍能力建设的质量与水平,也事关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大局;并把培养教育家型校长,加强校长队伍建设提到重要的位置。做好校长专业标准研制工作,要为推动校长队伍建设作出贡献。
在教育部人事司和全国教师教育学会的关心指导下,通过多方的积极参与以及共同努力,该项目经专家评审顺利结题,课题研究成果材料报送教育部人事司。由中国教育学会会长、北京师范大学顾明远教授任组长的15人组成的专家组,受人事司委托于2009年12月1日在北京对《中国中小学校长专业基本标准》课题组完成的课题报告进行了认真审议。会议听取了课题组的研究工作报告,认真审阅了课题组提供的相关材料,并就有关问题与课题组进行了细致的讨论,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如下评审意见:①《中国中小学校长专业基本标准》研制在我国是一项校长队伍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奠基性与创新性的工作。课题组在认真吸取世界主要国家中小学校长专业基本标准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研制了一套《中国中小学校长专业基本标准》,它为我国教育行政部门选拔、任用、培训与考核中小学校长提供很好的咨询意见,对促进我国中小学校长的专业化发展具有相当的实践价值。它为后续的《中国中小学校长任用资格条例》、《中国中小学校长考核办法》以及《中国中小学校长任职资格培训课程设置指导意见》等文件的编制提供很好的基础。②《中国中小学校长专业基本标准》的研制在研究方法上有一定的突破。整个研究工作分为A、B版,分别由上海师范大学与华东师范大学的研究团队承担,在综合两个版本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形成的研究报告达到了国内的前沿水平。两子课题组分别展开了文献研究、国际比较研究、国内现状的调查研究,课题组在此期间开展我国中小学校长现状的普查、与2万名校长状况的抽样调查、召开了66个座谈会,对象涉及校长、教师、学生、学生家长与社区相关人员,整个研究工作总体设计恰当,各个组成部分研究细致,为该研究的科学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③课题组在充分吸收世界主要国家研究成果,结合我国校长队伍建设的实际,构建了《中国中小学校长专业基本标准》的分析框架与专业基础标准设计合理,对现实工作有指导意义。④综上所述,专家组认为,该课题研究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同意予以结题。专家组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供课题组进一步完善、修改参考。⑤建议教育部人事司进一步对该课题加以支持,并充分运用该研究成果。为此,全国教师教育学会特意给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陈永明院长发来感谢信指出,在“本课题研究过程中,您和您带领的团队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为总体研究的顺利开展,为课题的最后成功作出了突出贡献。在此,向您并通过您向所有参与本课题研究工作的同志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问候!”
根据全国教师教育学会报送教育部人事司“中国中小学校长专业标准研究”的课题研究成果材料,人事司发文(2010年5月31日)要求“《中国中小学校长专业基本标准》研制组:我司委托你们完成的《中国中小学校长专业基本标准》课题研究成果已通过专家组评审,教育部即将组织开展中小学校长专业标准试点工作,以进一步验证和逐步完善中小学校长专业基本标准的相关内容。试点地区的培训工作拟在下半年进行,培训对象为试点地区的教育行政管理干部和全体中小学校长。培训分为‘《标准》解读’、‘《标准》研读’和‘走向行动’三个模块”,希望研制组“承担第一个模块‘《标准》解读’培训课程任务及《标准》的修改完善工作”。
2010年9月3日,教育部人事司下发“关于加快做好校长专业标准培训课程研发工作的通知”,要求上海《中国中小学校长专业基本标准》研制组、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教育部小学校长培训中心:“以校长专业标准为基础的中小学校长队伍专业化建设改革试点工作,是我司今年的一项重点工作,已列为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为加快推进校长专业标准培训课程研发工作,我司拟于9月中下旬在上海召开培训课程研发沟通会。”“校长专业标准培训课程分为‘解读’和‘研读’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解读’课程,分为3个专题,共6课时:(1)《标准》研制的背景、意义和目标,可从《教育规划纲要》的要求、中小学校长队伍的现状、问题入手分析;(2)校长专业标准的国际比较,重点介绍国际上中小学校长专业化的现状和趋势;(3)《标准》研制过程中所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通过《标准》A版、B版和最终版本的比较,重点分析中小学校长职业定位,校长如何处理领导者、管理者和教育者的关系等问题。‘解读’课程建议由上海《标准》研制组的张民选同志牵头负责,顾泠沅、陈永明、魏志春教授分别承担。课程形态在采用专题报告的同时,可考虑对话、研讨等方式。第二部分‘研读’课程,按照校长专业标准6大领域,分为6个专题,每个专题2—4课时。‘研读’课程根据中小学校长专业标准,分领域进行研读,解决校长依据《标准》如何去做的问题。‘研读’课程建议由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教育部小学校长培训中心分别承担,《标准》研制组参与。”“请有关单位按照本通知要求,抓紧做好相关准备工作,为中小学校长队伍专业化改革试点工作的如期启动和高质量开展奠定良好基础。”
综上所述,上海师范大学现代校长研修中心全体同仁在2010年暑假期间积极为促进我国中小学校长队伍建设、迎庆第26届教师节而撰著这本《中小学校长专业标准》解读之“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