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际汉语教师证书》考试应试指南
- 梁社会 张小峰
- 2996字
- 2021-03-25 01:57:18
例题详解
第一题
【答案】A、D、C、E
【考点】本大题考查对汉语词语术语的理解。
【详解】1.“咖啡”是单纯词。在汉语中,由一个语素单独构成的词叫作单纯词。这种语素是自由的不定位语素,其中以单音节为主,如:天、江、水、田等;也有双音节的和多音节的,如:崎岖、橄榄、蝴蝶、咖啡、扑通、姥姥,巧克力、高尔夫、奥林匹克等。单纯词的语音结构不是单一的,其中有单音节的,也有多音节的,多音节的无论音节有多少,单个的音节都不表示意义,只有几个音节组合起来才能表示意义。对于多音节的单纯词而言,其内部的声音形式之间可能具有不同方面的联系。多音节的单纯词从声母、韵母、音节之间有无联系,有什么样的联系角度分析,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联绵词
联绵词是由两个音节连缀成义的单纯词,包括双声联绵词、叠韵联绵词、非双声叠韵联绵词。
双声联绵词指构成的两个音节的声母相同的联绵词,如:仿佛、伶俐、蜘蛛、蹊跷、坎坷、参差、忐忑、含糊、澎湃等。
叠韵联绵词指构成的两个音节的韵母相同的联绵词,如:骆驼、逍遥、混沌、霹雳、蹉跎、朦胧、轱辘、迷离等。
非双声叠韵联绵词指构成的两个音节既非双声又非叠韵的联绵词,如:葡萄、蝴蝶、鸳鸯、芙蓉、鹧鸪、蜈蚣、囫囵等。
(2)叠音词
叠音词指由一个音节重叠而成的词,如:猩猩、侃侃、翩翩、孜孜、冉冉、迢迢、谆谆等。
(3)拟声词
拟声词是模拟客观事物、现象的声音而形成的词,如“嘎吱”“叮当”“扑通”“哗啦”“轰隆”“扑哧”“稀里哗啦”等,单个的音节或者没有意义,或者与原来的意义毫不相干。
(4)译音词
译音词是指模拟外语词的声音形式而形成的词,如“咖啡”“的士”即是模拟英语词的声音形式形成的词,类似的还有“幽默”“吉普”“马拉松”“白兰地”等。音译词即使音节数很多,单个的音节也没有意义。
2. “们”是不自由语素。不能独立成词,只能同别的语素组合成词的语素叫不自由语素。例如:示—表示、启示、演示、示范、示众,习—学习、习惯、习气、习题、复习。“们”也是不自由语素,它不能独立成词,只能和其他语素组合,组成“我们、他们、你们”等词语。
3. “事儿”是单音词。单音词指的是只有一个音节的词。现代汉语中的语素绝大部分是单音节的,如山、水、花、草、人等。在上古汉语书面语和后代仿古的文言文中,单音词一直占主导地位。有些双音节单位与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词同形,很容易被作为双音词看待,但实际上并不是双音词,而是单音词的组合。单音词(除儿化词外)只能是单纯词,多音词可能是合成词,也可能是单纯词;单纯词可能是单音词,也可能是多音词;合成词一定是多音词。儿化词是单音词的一个分支,“事儿”是由“事”和“儿”两个音节合成的一个音节。
4. “睡觉”是离合词。现代汉语中的“离合词”是涉及词汇和语法两个方面的一种特殊现象。相对离合词而言,汉语中大量的词是不能离合使用的,如“修辞”“改善”“得罪”“抱歉”等等,就不能把词中的两个字拆开使用。离合词最早于1983年由李清华在对外汉语教学界提出。他认为离合词是词而不是短语,后有人认为是短语,有人认为既是词又是短语。但从对外汉语教学的角度来说,更趋向于认为是一种特殊的词。那如何区分离合词呢?离合词主要包括以下三类:
(1)述宾式动词,如:“洗澡、毕业、操心、散步、道歉、鞠躬”等;
(2)动结式动词,如:“打断、达到、碰见、抓紧”等;
(3)动趋式动词,如:“出来、下去、分开、指出、起来”等。
凡是中间可以插入一个独立的语言成分(诸如:得、不、了、着、过、结果补语、趋向动词、量词等)都算作离合词。如“洗澡”的“洗”后面可以加上“了、着、过”变成“洗了澡、洗着澡、洗过澡”,也可以加上结果补语、趋向动词变成“洗完澡、洗起澡来”。“澡”的前面也可以加上名词、数量词变成“洗凉水澡、洗一个澡”。因此“洗澡”是一个离合词。
第二题
【答案】C、D、B、D、B
【考点】本大题考查对克拉申“语言监控模式”各个假说的理解。
【详解】1.情感过滤假说认为,有大量的可理解输入的环境并不等于学生就可以学好目的语了,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还要受许多情感因素的影响。语言输入必须通过情感过滤才有可能变成语言“吸收”(intake)。情感过滤假说的理论基础是情感过滤器理论,根据该理论,第二语言习得的成功取决于学习者的情感因素。克拉申把情感因素看作是可以调节的过滤器,这个过滤器可以起到促进或阻碍语言输入的作用。语言的输入只有通过过滤器才能达到语言习得机制,并为大脑所吸收。
2. 情感过滤假说强调了在二语习得过程中学习者的情感因素对语言的输入起着过滤的作用,学习者的情感因素会阻碍或加速语言的习得。情感因素包括动机、自信、学习者的态度、焦虑状况等,若学习者学习目的明确,学习动机高,自信心强,焦虑感适度且态度端正,“情感过滤”就弱,反之,“情感过滤”就强。在语言习得中,如果“情感过滤”太强,大脑中会形成障碍,语言输入就会遇到阻碍,无法进入语言习得机制,结果会无法产生语言习得。因此,只有降低“情感过滤”,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学生才能积极地学习。
3. “i+1”理论是输入假说的重要内容。克拉申认为,只有当习得者接触到“可理解的语言输入”(comprehensive input),即略高于他现有语言技能水平的第二语言输入,而他又能把注意力集中于对意义或对信息的理解而不是对形式的理解时,才能产生习得。这就是他著名的i+1公式,i代表习得者现有的水平,1代表略高于习得者现有水平的语言材料。根据克拉申的观点,这种i+1的输入并不需要人们故意地去提供,只要习得者能理解输入,而又有足够的量时,就自动地提供了这种输入。
4. 监控假说(The Monitor Hypothesis)与习得—学得区别假说密切相关,它体现了“语言习得”和“语言学习”的内在关系。根据这个假说,语言习得与语言学习的作用各不相同。语言习得系统,即潜意识语言知识,才是真正的语言能力。而语言学得系统,即有意识的语言知识,只是在第二语言运用时起监控或编辑作用。这种监控功能既可能在语言输出(说、写)前,也可能在其后,还可能发生在语言输出期间。但是,它能否发挥作用还得依赖于三个先决条件:第一,有足够的时间,即语言使用者必须要有足够的时间才能有效地选择和运用语法规则;第二,注意语言形式,即语言使用者的注意力必须集中在所用语言的形式上,也就是说,必须考虑语言的正确性;第三,知道规则,即语言使用者必须具有所学语言的语法概念及语言规则知识。在口头表达时,人们一般注意的是说话的内容而不是形式,没有时间去考虑语法规则。因此,在说话时,如果过多地考虑使用语法监控,不断地纠正自己的语法错误,说起话来就会结结巴巴,妨碍交际进行。在书面表达时,情况就会好得多,因为作者有足够的时间推敲字句,斟酌语法。
5. 所谓“自然习得顺序”是指儿童在习得母语语法规则和语言项目时遵循一种相似的习得顺序。就某种语言而言,学习者总是先掌握某种语法结构,而另一种语言结构掌握得相对较晚。自然顺序假说(The Natural Order Hypothesis)认为,人们对语言结构知识的习得是按自然顺序进行的。例如,一些实验表明,在儿童和成人将英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时,掌握进行时先于掌握过去时,掌握名词复数先于掌握名词所有格等。并且,克拉申认为,成人第二语言学习者也存在着自然习得顺序。尽管第二语言学习者的母语背景不同,文化背景存在差异,但是他们的第二语言习得顺序却非常相似。这种自然习得顺序是语言系统习得的产物,是可以预测的,与学习者通过学习获得的语法知识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