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逆心与孩子学校的不良因素有关

学校是叛逆期孩子成长的社会化的主要环境,如果老师教育方法不当,如形式教育报喜不报忧,注重成绩而挑剔缺点,不尊重和体谅学生,方法简单粗暴,不注重培养孩子的主动性、参与性、合作性,不注重孩子个体差异性的存在等,孩子就会在苦学、厌学、逃学等行为中变得叛逆和对抗,以此来争取自己得不到保证的主体性权利和自主性。所以,叛逆期孩子受学校的不良因素影响非常大,父母要高度重视,不能一发现孩子叛逆就把责任和问题推给老师,这是不负责任的表现。

正在上班期间,王女士接到了儿子数学老师打来的电话:“你儿子李科今天上课顶撞了我。我批评了两句,他就拎起书包冲出教室,可能回家去了。”王女士听了心里“咯噔”一下,儿子李科不会干傻事吧?于是,她立刻请假直奔儿子学校。

远远地,在学校和街道的拐角处,王女士就看到了低头拎着书包、后背靠在墙上的儿子,她那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随之升起的却是不可遏制的怒火:这小子,胆子也太大了,居然敢顶撞老师?

站在儿子面前,王女士才发现一向坚强的儿子竟然在啜泣。抬头看她时,儿子的满脸都是泪痕。王女士有些心疼,但没有迁就他。

“咋回事?”王女士努力使自己保持平静。儿子没有立刻回答她,而是扭过头,擦去自己的泪。

“咱先回家,冷静冷静。”说话间,王女士将手搭在儿子肩上,试图拉着儿子走向回家的方向。儿子僵持半天,过了好一会儿才随她回家。

原来上数学课时,两个不爱学习的学生在课堂上小声说话,老师先看了他们一眼,后来示意他们停下来。可那两个学生不理会,依然说个不停。数学老师生气了,说:“我心情不好,你们自己上自习吧。”之后就准备离开教室。这时,李科站起来,说:“老师,那我们心情不好,是不是就可以不上学?家长心情不好,是不是就可以不上班?”结果,李科被数学老师教训了一通,数学老师对李科说“不愿意上学就回去”,于是儿子李科拎起书包冲出了教室。

在成长的过程中很多孩子都会出现叛逆行为。父母不要因冲动而失去理智,要努力了解事情的真相,正确地对孩子加以引导。

学校本应是一个培养完美人格、教授知识、传授道理的地方,但是我们偶尔会听到学校因学生的叛逆行为而将学生开除等消息。诚然,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规矩和纪律,但这种规矩和纪律不能为了图省事和强调权威而不让学生有任何发声的机会。

所谓的叛逆,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教育者的缺席,如爱的缺席,耐心的缺席,纠正的缺席。在这件事情上,学校如果不反思为什么学生会违反禁例,而是抱着以禁例为底线,以不容置疑的做派对孩子进行惩处,实则是对孩子的一种摧残和伤害!面对这种情况,父母应该做的是什么呢?

1.先安抚孩子的情绪,再询问事情的经过

当孩子情绪不稳定时,说出来的事情可能会有所偏差。这时候先稳定孩子的情绪是最重要的。然后,不要被孩子的情绪牵着走,要将孩子的情绪引向平静。总之,父母记住一点:先关照孩子的情绪,后处理孩子的问题。

2.尽量在第一时间与老师沟通

与老师沟通时,父母尽量不要直接责问事情的经过,要先表达对老师的歉意。尤其是在孩子与老师发生冲突以后,父母更需要保持冷静的头脑。

3.多方了解,和谐沟通

要进一步与老师和孩子分别进行沟通,两边都表示理解。等大家情绪都稳定下来以后,再用适当的方法处理事情。


叛逆期小叮咛

孩子的心智发展还不成熟,容易受到外界事物的影响。比如,如果某个老师对孩子的在校行为表现出了不满,或总是批评或训斥孩子,孩子就会变得很叛逆,继而跟老师对着干。因此,要让孩子处理好自己跟老师的关系,正确认识个体和学校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