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中国政治史,足可以证明:除了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内,统治阶级上层为争权夺利,不惜制造动乱,鼓噪“必需大乱、特乱”外,无论是最高统治者,还是平民百姓,无不希望社会安定,人民能安居乐业。堪称典型的是,据《李和文遗事》记载,北宋仁宗赵祯身上的玉带非常漂亮,侍臣皆注目。仁宗回到宫内,问太监:“群臣为什么盯着玉带看个没完?”太监答道:“他们从来未见过这样珍奇的玉带。”仁宗说:“这根玉带应当送给外邦的首领。”身边的太监们都说:“这是天下至宝,赐外夷可惜。”仁宗严肃地说:“中国以人安为宝,此何足惜!”[1]道理很简单:如果安定的政治局面被破坏,社会动荡,天下大乱,对谁都没有好处。但是,社会安定的保障,必须有强大的物质基础与深入人心的精神支柱。而关羽,正是对国人精神支柱产生重大影响的历史人物。
关羽是人,也是神;他的从人至神的衍化,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国政治文化发展的轨迹,适应了“人安为宝”的政治需求。
作为一个人的关羽,他的事迹,基本上均见于陈寿《三国志》卷36本传所载。要言之:他生于东汉桓帝延熹三年(公元160年),卒于献帝建安二四年(公元219年)。字云长,本字长生。美须髯。河南解县(今山西临猗西南)人。好《左传》,讽诵略皆上口。后从戎,三国时蜀汉大将。刘备定西蜀,他留镇荆襄。后与孙权军作战,兵败被杀。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曹操曾表封关羽为“汉寿亭侯”,以酬其斩袁绍大将颜良之功。今日民间戏文,往往径称关羽为“寿亭侯”,这是误解。其实,古人也有误解者,乾隆时的考据家即已指出:“关云长公封汉寿亭侯,汉寿本亭名,今人误称寿亭侯。”[2]据清初大学者顾炎武考证,秦制十里一亭,汉大体承其制,亭侯“则建武中似已有”矣,而且被封亭侯者,颇不乏其人。[3]由此可知,长期以来,囿于正统思想,人们爱称道关羽的“汉寿亭侯”,而究其实,那不过是个十里小邑之主而已。
但是,关羽终于成了神,而且神权越来越大。这一造神运动,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据《汉天师世家》谓,宋崇宁二年(公元1103年),第三十代张天师应宋徽宗所请,为解州盐池降妖,徽宗问用何将,张天师即召关羽于殿左见驾,帝大惊,赐以手中崇宁钱,从此关公即成了“崇宁真君”,这是他受封之始。[4]但是,正如清朝有的学者所指出的那样,“其立庙之始不可考。俗传崇宁真君封号出自宋徽宗,亦无据。”[5]实际情况是,至迟北宋末年,确有关公庙的出现。就北京而论,有记载说,“关王庙,一在积庆坊,宋建。”[6]别地方志中,也有相关记载。可见北宋祀关公,并非空穴来风。解州盐池,事关国计民生甚大,对关公更是倍加崇敬。有记载说,“至宋大中祥符之甲寅,盐池大坏,关壮缪以阴兵与蚩尤大战而破之,始为之建祠。至崇宁元年,加封关为忠惠公,大观二年,又加武安王。盖关自以桑梓之乡,加意拥护。而盐池之功,遂超盐神而上之矣。”[7]有的关公庙更被称为“太平护国武安王庙”。也有资料说,从北宋到南宋,关公先后被封显烈王、忠直公、义勇王、英济王等。至明代,关公作为神,达到辉煌的顶点。明中叶后,时人惊呼“关庙自古今,偏华夷。其祠于京畿也,鼓钟接闻,又岁有增焉,又月又增焉”[8]。真是日新月异。至万历四十二年(公元1614年)十月十一日,司礼监太监李恩齐捧九旖冠、玉带、龙袍、金牌,牌书“敕封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震天尊关圣帝君”,于正阳门祠,建醮三日,颁知天下。但祭礼时,正式称帝,是天启四年(公元1624年)七月,礼部复题得旨之后。从此,关帝更是名震华夏了。
由此不难看出,在国势积弱,强虏入寇,边患日重的北宋末年以及明朝万历后期,关公日益被人神化,而终于成为众神之上的最高尊神,正是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精神呼唤:需要一个文武双全、勇毅盖世的偶像,来护国保家,激励世道人心,从而实现社会秩序的长治久安。清代学者曾指出,“汉以后称勇者,必推关、张。”关公之名,“不唯同时之人望而畏之,身后数百年,亦无人不震而惊之。威声所垂,至今不朽,天生神勇,固不虚也。”[9]请关公出来伏魔——扫除“虏夷之患”,当然是最合适的人选或神选了。明朝人彭梦祖《题关公祠》诗曰:
……我公赫赫雷在天,虽亡未亡千百年,戈戟森森乍明灭,处处拯人无危颠。慷慨无洒玉泉涕,万户尸祝同蒸祀。煌煌帝阍庙貌尊,填门拜寿岁复岁。吁嗟乎,古来如公几丈夫,愿公辟天关,提昆吾,东净海氛西击胡。[10]
这最后几句的呐喊,可圈可点,实在是喊出了三百几十年前人们对关公至诚至敬的深情呼唤,道出了关公何以在明后期那样显赫的缘由。呜呼,国家不幸关公幸,这不能不是历史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