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机械设计基础(第4版)
- 邵刚
- 1558字
- 2020-08-27 15:17:03
4.3 图解法设计平面四杆机构
设计平面四杆机构,主要是根据已知条件来确定机构各构件的尺寸。在实际生产中,对平面机构提出的工作要求是多种多样的,给定的条件也不相同,通常可归纳为以下两类问题:
(1)实现给定的运动规律。例如,要求满足一定的急回特性要求,实现连杆的几组给定位置等。
(2)实现给定的运动轨迹。例如,要求连杆上某点能沿着给定的轨迹运动等。
平面四杆机构的设计方法有图解法、解析法和实验法。图解法直观;解析法要求建立方程式,然后求解,结果比较精确;实验法借助已汇编成册的连杆曲线图谱,根据预定运动轨迹从图谱中选择形状相近的曲线,同时查得机构各杆尺寸及描述点在连杆平面上的位置,再用缩放仪求出图谱曲线与所需轨迹曲线的缩放倍数,即可求出四杆机构的机构和运动尺寸,这种方法简单方便。本书主要介绍图解法。
4.3.1 按给定行程速比系数K设计四杆机构
1.曲柄摇杆机构
已知摇杆的长度lCD、摆角ψ和行程速比系数K,试设计该摇杆机构。
(1)由给定的行程速比系数K,求出极位夹角θ。
(2)选取适当的比例尺μl,按lCD和ψ作出摇杆的两个极限位置C1D、C2D,如图4.25所示。
图4.25 按K值设计曲柄连杆机构
(3)连接C1C2,作∠C1C2O=∠C2C1O=90°-θ,以O为圆心,OC1为半径作圆η,弧C1C2所对的圆心角为∠C1OC2=2θ。
(4)在圆η上,弧C1C2所对的圆周角为θ,在圆周上适当选取A点,使∠C1AC2=θ,则AC1、AC2即为曲柄与连杆共线的两个位置。故AC1=B1C1-AB1,AC2=AB2+B2C2,而AB1=AB2=AB,B1C1=B2C2=BC,因此:
曲柄的长度lAB=μl×AB1=μl×AB2
连杆的长度lBC=μl×B1C1=μl×B2C2
由于弧C1C2所对应的圆周角为θ,故在圆η上任意选A点,均可使∠C1AC2=θ,所以若仅按行程速比系数K设计,可得无穷多的解。A点位置不同,机构传动角的大小也不同,因此可按照最小传动角或其他辅助条件来确定A点的位置。
2.导杆机构
已知机架长度lAC、行程速比系数K,试设计该机构。
由图4.26可知,导杆机构极位夹角θ等于导杆的摆角ψ,所需确定的尺寸是曲柄长度lAB。其设计步骤如下:
图4.26 按K值设计导杆机构
(1)由已知行程速比系数K,求得极位夹角θ(即摆角ψ)。
(2)任意固定铰链中心C,以夹角ψ作导杆的两个极限位置线Cm和Cn。
(3)作摆角ψ的平分线AC,并在线上取μl·AC=lAC,得固定铰链中心A的位置。
(4)过点A作AB1⊥Cm,AB2⊥Cn,则AB就是曲柄,lAB=μl×AB1= μl×AB2。
4.3.2 按给定连杆位置设计四杆机构
如图4.27所示,已知连杆的长度lBC及它所处的三个位置B1C1、B2C2、B3C3,试设计该铰链四杆机构。
图4.27 按给定连杆位置设计四杆机构
由于连杆上铰链B(C)是在以A(D)为圆心的圆弧上运动的,求出A(D)点的位置即可确定该机构。设计步骤如下:
(1)选取适当的比例尺μl,按照连杆长度lBC及BC的三个已知位置画出B1C1、B2C2、B3C3。
(2)连接B1B2、B2B3、C1C2和C2C3,分别作它们的垂直平分线b12、b23和c12、c23;b12和b23的交点就是固定铰链中心A,c12和c23的交点就是固定铰链中心D。
(3)连接AB1C1D即为所求的铰链四杆机构。
4.3.3 按给定两连杆的对应位置设计四杆机构
设已知机架长度lAD及连杆架AB、CD的两组相应位置a1、φ1和a2、φ2,试设计此铰链四杆机构。
此问题的关键是求铰链C的位置。如图4.28所示,采用刚化反转法将AB2C2D刚化后反转(φ1-φ2)角,C2D与C1D重合,AB2转到A'B2'的位置,此时可以将此机构看成以CD为机架,以AB为连杆的四杆机构,问题转化为按连杆的两个位置设计四杆机构。
图4.28 刚化反转法
现举例说明。如图4.29(a)所示,已知四杆机构的一连架杆AB和机架AD的长度lAB和lAD,连架杆AB和另一连架杆上标线ED的三组对应位置,试设计该铰链四杆机构。设计步骤如下:
图4.29 按给定两连架杆的对应位置设计四杆机构
(1)选取适当的比例尺μl,按给定条件画出两连杆架的三组相应的位置,并连接DB2和DB3,如图4.29(b)所示。
(2)用反转法将DB2和DB3分别绕D点反转(ψ1-ψ2)、(ψ1-ψ3),得B2'和B3'。
(3)作B1B2'和B2'B3'的垂直平分线b12和b23交于C1点,连接AB1C1D即为该铰链四杆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