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家庭的变迁,同样一个家庭的走向也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
我的父亲是从陶赖昭十中到榆树沟公社的,后来父亲被派往扶余教育局农场担任场长一职,在那里呆了两年左右的时间。父亲虽然没有种过地,但对农活一点都不陌生。上任之前,又跟父老乡们认真取了回经,从土质到管理和市场需求,父亲因地制宜地制定了播种方案,又到各地购买优质种子。在父亲的严格监管下,一向欠收的农场获得了大丰收,玉米、大豆成为创收的主力,豆油、甜瓜成为最受欢迎的福利。
照这样发展下去,相信父亲会成为一个不错的农场主。在改革开放之初,虽百废待兴,但教育乃百年大计,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组织上考虑到教育工作才是父亲的老本行,就把父亲又调回到曾经工作过的陶赖昭十中。
尼采说过: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当父亲第二次走进陶赖昭十中时,相信他的心情一定很不平静。校园还是那个校园,但已不再是十年前的校园了,光阴,不仅改变了校容校貌,还有人的灵魂,但不变的是父亲对这所学校和这所学校对父亲的感情。父亲的重新回归,受到了全校师生的热烈欢迎,人们期待父亲能给学校带来新的改变,而父亲也踌躇满志地规划起了学校的未来。
为了工作,父亲过上了住宿舍、吃食堂的校园生活,只有周末才能回一趟家,他总是在周六下午的课结束后,把所有事情安排完,才骑上那辆被人戏称为“永久牌”的自行车踏上回家的路,住一宿,第二天下午再回去,他要在学生上晚自习之前回到学校。父亲作为一校之长,并没有人要求他这么做,这是他给自己下的命令。
这条路父亲走了多少回,连他自己都数不清。有人推算,他先后两次在陶赖昭工作期间,往返于两地之间的路程加起来能绕地球好几圈了。这条路我没走过,听父亲讲,他一路上要经过若干个村子,有好走的大道也有不好走的羊肠小道,遇到雨天,心疼车子的父亲还要让车子骑他一段。而且其间还要经过一片坟地,父亲说每次走到那,一想起远方温暖的家就一点都不害怕了,所以他几乎每周都回家。那时的父亲45岁,还很年轻,有体力有精力还有毅力。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父亲的付出也得到了回报,在迎来科学春天的大背景下,父亲领导下的陶赖昭十中也重新焕发了新的活力和生机,学生的入学率和升学率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随着学生及家长的认可,学校的知名度也越来越高了。
学校的工作全面走入正轨后,父亲开始着手准备搬家,结束两地分居带来的不便。就在这时,一件意外的事情改变了准备长住沙家浜的父亲的人生轨迹。
时任三岔河一中的林树阁校长,原是榆树沟中学校长,和父亲是多年的老相识。在得知父亲的情况后,力劝父亲来一中,当时的一中,是集初中和高中于一体的中学,林校长也是刚刚接手,就需要像父亲这样兢兢业业干工作的好搭档。这个时候的父亲就像是站在十字路口,到底应该走哪条路,一定也犹豫过。但是最终,父亲做出了决定,来三岔河一中,做林校长的副手。
人生就是这样,当你选择了一条路,势必就会放弃其它的路。即使选择重新来过也不可能是一样的结局。而父亲的这次选择也成为改变自己和整个家庭命运的一个重要转折。
一九八二年五月一日,我们全家从王家搬到了三岔河。
搬家那天,左邻右舍亲朋好友都来帮忙、送行,在装完了所有的东西后,大人孩子都上了车,在一声声常回来啊、多保重啊的道别中,拖拉机轰隆隆地开动了,我们每个人,都情不自禁地和送行的人们挥手告别,跟生活了十几年的王家挥手告别。
多年以后,儿时伙伴回忆说,在我家搬走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每当她们从我家门前经过,都会往我家再看一眼。那一刻,我的眼泪差点掉下来,离开王家和儿时的伙伴,少年时的我心中虽有些许不舍,但对未来生活的向往早已冲淡离别的忧伤,只是随着岁月的流逝,才发现真正离不开王家的人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