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建议与对策

通过调研,可以清醒地看到,随着服装产业进一步深入发展,服装企业不断向新技术、高水平、深加工的领域纵深发展,高素质技能型专业人才凸显紧缺,同时对服装专业高等教育毕业生的能力和素质要求也日渐提高。

高职院校应主动适应服装行业对服装人才需求的变化,并对人才培养模式做出相应调整,大胆进行专业和课程改革,深化专业内涵质量建设,才能培养出更多具有实用性、应用性、创新性、职业素养强的服装专业人才,尽快促进山东省服装企业与国际市场接轨。

(一)进一步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

高职院校应遵循“立足行业,服务全省,校企联动,特色发展”的办学定位,坚持走“强特色、重内涵、上水平”的发展道路,秉承“与巨人为伍,以品牌为伴”的校企合作理念,大力实施“名校加名企育人才”的人才培养战略,形成人才共育机制、过程共管机制、责任共担机制、人员互聘机制、成果共享机制,打造“校企合作命运共同体”。

(二)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优化人才培养模式

坚持问题导向,通过行业企业调研、企业技术专家访谈和优秀毕业生跟踪回访,“深入了解市场需求,深入了解学生成长需求”,按照职场化育人要求,梳理归纳出高职院校服装设计专业核心岗位职业活动所要求的职业素养及所包含的特定培养要素,明确“培养学生就业竞争力和发展潜力”为人才培养核心目标指向。

(三)构建以“培养学生就业竞争力和发展潜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

围绕人才培养核心目标指向,按照“六对接”原则,依据职业成长路径,以项目课程为主体,构建以“课证融通”为特征四级模块化递进式理论课程体系和以专业技能为核心、以创新能力培养为提高的能力递进式实践教学体系,以及“三年培养不断线”、融入理论和实践教学全过程的人文素养教育体系,最终实现毕业生能够做到“首岗适应、多岗迁移、可持续发展”。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专业水平

首先,抓好“双师型”队伍的培养,让专业教师到企业进修,参与企业的经营运作、设计打板等生产一线工作,提高技术应用与实践能力,使他们既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和较高的教学水平,同时也具有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其次,坚持专兼相结合的方针,从企事业单位聘请一定比例的兼职教师,改善专业师资结构,优化专业教学团队建设,适应专业变化要求。最后,引进具有高水平的优秀学科带头人和知名设计师、优秀管理人员,承担教学、科研、主持设计专题等工作。

(五)加强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按照“先进性、实用性、体系化”的原则,以突出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综合素质为目标,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技能成长规律,构建以专业技能为核心、以创新能力培养为提高的能力递进式实践教学体系,满足服装专业“教、学、做”一体化教学、专项技能训练、项目综合实训、生产性实训、毕业设计、技能鉴定、创新能力和顶岗能力等多种培养要求,形成一个集专业教学、培训、考核于一体的校内外实践教学平台。

(六)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精神,强化学生职业素养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思想素质,是现代企业用人的首选标准。调查显示,有44%的服装企业在招聘人才的时候,更加看重毕业生的诚信、吃苦耐劳、踏实肯干等方面的品质。对于高职院校来讲,需要加强对学生人格和心理的培养,让人格培养与专业培养同步,将“工匠精神”的培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让“工匠精神”刻入学生心中,教育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争做新时代高职教育的优秀毕业生。

(七)加强学生就业指导,帮助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重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的培养,科学地设置课程教学内容,理论联系实际,实施分阶段教育,职业生涯教育需贯穿大学培养的全过程。在具体工作中要实现教学的全程化、全员化,实施分年级、分阶段进行,对不同阶段,教学内容要各有侧重,有针对性地进行职业生涯教育。切实提高职业生涯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和学生自身成才的需要。